【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透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属于海绵城市
技术介绍
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下,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雨水主要通过排水设施排走,无法渗透到地下,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周围的透水装置尤为关键,在现有的一些透水装置中,导水槽出于便于施工的目的,导水槽直接与明槽对接,而明槽中的一些树叶等杂质会随着雨水进入到导水槽中,而这些树叶容易造成导水槽与导流管之间的堵塞,从而造成整个透水装置透水效果较差的情况,其主要的原因是存积在导水槽与导流管内的树叶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堵塞区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办法是借助相应的设备破坏堵塞区域的稳定状态,但是此种办法严重的依靠人工来进行,在现实中应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透水装置透水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包括透水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上透水装置(2)、下透水装置(5)和渗水头(8),所述上透水装置(2)位于透水装置本体(1)上的顶端,所述下透水装置(5)位于透水装置本体(1)的中部,所述渗水头(8)位于透水装置本体(1)的下端,所述上透水装置(2)包括三个透水孔(11)、三个网格栅(9)、两根加强筋(10)和固定板(3),所述透水孔(11)位于上透水装置(2)内部,所述加强筋(10)位于两透水孔(11)之间,所述网格栅(9)位于透水孔(11)顶部入口处,所述固定板(3)位于上透水装置(2)的两侧,所述下透水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包括透水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上透水装置(2)、下透水装置(5)和渗水头(8),所述上透水装置(2)位于透水装置本体(1)上的顶端,所述下透水装置(5)位于透水装置本体(1)的中部,所述渗水头(8)位于透水装置本体(1)的下端,所述上透水装置(2)包括三个透水孔(11)、三个网格栅(9)、两根加强筋(10)和固定板(3),所述透水孔(11)位于上透水装置(2)内部,所述加强筋(10)位于两透水孔(11)之间,所述网格栅(9)位于透水孔(11)顶部入口处,所述固定板(3)位于上透水装置(2)的两侧,所述下透水装置(5)包括透水长孔(13)、吸水材料(4)、防堵板(6)和轴杆(7),所述透水长孔(13)上端与透水孔(11)下端出口处连通,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