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67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增压缸,包括增压缸主体、气缸筒、活塞、活塞杆、油缸筒、油缸端套、预压油输入道、气缸第一输气道、气缸第二输气道、高压输出口、压力表连接口、气缸前盖、气缸后盖、二位五通换向阀、第一气源、气液转换器、第二气源和二位三通换向阀,所述增压缸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气缸筒,所述气缸筒的内部套接有活塞;该增压缸能根据工作状态需要,进行常压操作,也可通过换向阀的换向增压指令,进行增压操作,实现了增压缸的增压控制,有利于增压缸的使用,该增压缸结构较为简单紧凑,性能稳定可靠;通过气动系统工作得到高压源,省去较复杂的液压系统来获得高压,大大的减小设备的空间,简化了系统。

A New Type of Supercharging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增压缸
本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气动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增压缸。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工业自动化设备得到广泛的使用,工业自动化设备常通过气动设备进行设备的增压,常使用到增压缸,增压缸是结合气缸和油缸优点而改进设计的,液压油与压缩空气严格隔离,缸内的活塞杆接触工作件后自动启程,动作速度快,且较气压传动稳定,缸体装置简单,出力调整容易,在模具和工业自动化设备得到广泛的使用。但现有的增压缸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在气动系统中另加一个由液压泵提供高压油的泵站控制系统较为复杂,且需要通过复杂的液压系统来获得高压,不利于增压缸的使用,液压系统较为复杂造成增压缸的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后期的安装占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增压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增压缸,包括增压缸主体、气缸筒、活塞、活塞杆、油缸筒、油缸端套、预压油输入道、气缸第一输气道、气缸第二输气道、高压输出口、压力表连接口、拉杆螺栓、气缸前盖、气缸后盖、脚架、二位五通换向阀、第一气源、气液转换器、第二气源和二位三通换向阀,所述增压缸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增压缸,包括增压缸主体(1)、气缸筒(2)、活塞(3)、活塞杆(4)、油缸筒(5)、油缸端套(6)、预压油输入道(7)、气缸第一输气道(8)、气缸第二输气道(9)、高压输出口(10)、压力表连接口(11)、拉杆螺栓(12)、气缸前盖(13)、气缸后盖(14)、脚架(15)、二位五通换向阀(16)、第一气源(17)、气液转换器(18)、第二气源(19)和二位三通换向阀(20),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气缸筒(2),所述气缸筒(2)的内部套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一侧外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所述气缸筒(2)的一侧外壁上贯通连接有油缸筒(5),所述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增压缸,包括增压缸主体(1)、气缸筒(2)、活塞(3)、活塞杆(4)、油缸筒(5)、油缸端套(6)、预压油输入道(7)、气缸第一输气道(8)、气缸第二输气道(9)、高压输出口(10)、压力表连接口(11)、拉杆螺栓(12)、气缸前盖(13)、气缸后盖(14)、脚架(15)、二位五通换向阀(16)、第一气源(17)、气液转换器(18)、第二气源(19)和二位三通换向阀(20),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气缸筒(2),所述气缸筒(2)的内部套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一侧外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所述气缸筒(2)的一侧外壁上贯通连接有油缸筒(5),所述油缸筒(5)的内部套接油缸端套(6),所述油缸端套(6)的一侧外壁上与活塞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增压缸主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预压油输入道(7),所述预压油输入道(7)的一端贯通与油缸筒(5)内,所述预压油输入道(7)的另一端贯穿于增压缸主体(1)的顶端外壁上,所述增压缸主体(1)位于气缸筒(2)两端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气缸第一输气道(8)和气缸第二输气道(9),所述气缸筒(2)两端的外壁上通过拉杆螺栓(12)连接安装有气缸前盖(13)和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一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