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61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属于防水板技术领域。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包括上保护膜和下保护膜,所述上保护膜与下保护膜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无纺土工布和第二无纺土工布,所述第一无纺土工布和第二无纺土工布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所述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蜂窝芯板和下蜂窝芯板,所述上蜂窝芯板和下蜂窝芯板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防水效果好,重量轻,抗渗透性能好,抗断裂强度大,延伸率大,收缩小,同时使防水板具有一定的韧性,不易折断或开裂,同时拼接方便,拼接处稳固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式防水板
本技术涉及防水板
,尤其涉及一种蜂窝式防水板。
技术介绍
防水板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制成的一种防渗材料,既可以防止液体渗漏,也可以预防气体挥发,在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广泛运用;蜂窝板是一种高压强度、轻量化的机械和工程结构,目前现在最常见的蜂窝板有纸质蜂窝板、玻璃钢蜂窝板和铝蜂窝板。随着铝蜂窝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越来越多的铝蜂窝板也存在强度低、防水效果差以及透气性不好等问题,同时现有的蜂窝防水板的拼接处都是使用胶水粘接,长时间使用会使粘接处不牢固,影响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蜂窝式防水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包括上保护膜和下保护膜,所述上保护膜与下保护膜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无纺土工布和第二无纺土工布,所述第一无纺土工布和第二无纺土工布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所述第一海绵垫和第二海绵垫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蜂窝芯板和下蜂窝芯板,所述上蜂窝芯板和下蜂窝芯板相抵。优选的,所述上保护膜和下保护膜的材料具体为聚氯乙烯塑料。优选的,所述上蜂窝芯板和下蜂窝芯板的形状为正六边形。优选的,所述上蜂窝芯板和下蜂窝芯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上蜂窝芯板和下蜂窝芯板的外壁均开凿有通孔。优选的,所述上蜂窝芯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插件,所述下蜂窝芯板顶部外壁开凿有凹槽,所述固定插件与凹槽相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插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上蜂窝芯板的底部外壁,所述固定板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凹槽的内壁相抵,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蜂窝式防水板,通过采用上保护膜进行初步的防水,使水流不会渗透防水板,然后第一无纺土工布则会使防水板具有一定的抗渗透性,同时可使防水板柔软易折叠,第一海绵垫则会对渗透进入的水流进行吸附,进一步的进行防水,然后通过将上蜂窝芯板和下蜂窝芯板相抵,从而使防水板拼接在一起更方便,同时使防水板具有一定的韧性,不易折断或开裂,若拼接处流进水流,则会在第二海绵垫、第二无纺土工布和下保护膜的作用下,使其不会流过防水板,防水效果好,同时此防水板重量轻,抗渗透性好,抗断裂强度大,延伸率大,收缩小,使用方便。2、该蜂窝式防水板,通过采用聚氯乙烯塑料可增强防水板的防水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折断。3、该蜂窝式防水板,通过多个上蜂窝芯板和多个下蜂窝芯板固定相连,从而增强防水板内部的连接,使其不会断裂,增强其强度。4、该蜂窝式防水板,通过设置挡板可对上蜂窝芯板与下蜂窝芯板进行一定的固定,使其连接更稳定,同时挡板对渗透进上蜂窝芯板和下蜂窝芯板的水流进行阻挡,增强了防水效果,设置通孔可使防水板内部具有一定的透气性。5、该蜂窝式防水板,通过将固定插件插入凹槽内,从而使上蜂窝芯板与下蜂窝芯板进行固定,从而实现防水板的拼接,拼接效果好,从而使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6、该蜂窝式防水板,通过将固定板插入凹槽,从而使固定板外壁的转动板插入凹槽,从而使转动板外壁的固定块插入凹槽,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固定块与凹槽的内部相抵,从而使固定插件固定在凹槽内,从而使上蜂窝芯板与下蜂窝芯板固定,从而完成拼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蜂窝式防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蜂窝式防水板下蜂窝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蜂窝式防水板上蜂窝芯板与下蜂窝芯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蜂窝式防水板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保护膜;2、下保护膜;3、第一无纺土工布;4、第二无纺土工布;5、第一海绵垫;6、第二海绵垫;7、上蜂窝芯板;8、下蜂窝芯板;9、挡板;10、通孔;11、凹槽;12、固定板;13、转动板;14、固定块;1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包括上保护膜1和下保护膜2,上保护膜1与下保护膜2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无纺土工布3和第二无纺土工布4,第一无纺土工布3和第二无纺土工布4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5和第二海绵垫6,第一海绵垫5和第二海绵垫6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相抵;通过采用上保护膜1进行初步的防水,使水流不会渗透防水板,然后第一无纺土工布3则会使防水板具有一定的抗渗透性,同时可使防水板柔软易折叠,第一海绵垫5则会对渗透进入的水流进行吸附,进一步的进行防水,然后通过将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相抵,从而使防水板拼接在一起更方便,同时使防水板具有一定的韧性,不易折断或开裂,若拼接处流进水流,则会在第二海绵垫6、第二无纺土工布4和下保护膜2的作用下,使其不会流过防水板,防水效果好,同时此防水板重量轻,抗渗透性好,抗断裂强度大,延伸率大,收缩小,使用方便。实施例2:参照图1-3,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包括上保护膜1和下保护膜2,上保护膜1与下保护膜2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无纺土工布3和第二无纺土工布4,第一无纺土工布3和第二无纺土工布4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5和第二海绵垫6,第一海绵垫5和第二海绵垫6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相抵;通过采用上保护膜1进行初步的防水,使水流不会渗透防水板,然后第一无纺土工布3则会使防水板具有一定的抗渗透性,同时可使防水板柔软易折叠,第一海绵垫5则会对渗透进入的水流进行吸附,进一步的进行防水,然后通过将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相抵,从而使防水板拼接在一起更方便,同时使防水板具有一定的韧性,不易折断或开裂,若拼接处流进水流,则会在第二海绵垫6、第二无纺土工布4和下保护膜2的作用下,使其不会流过防水板,防水效果好,同时此防水板重量轻,抗渗透性好,抗断裂强度大,延伸率大,收缩小,使用方便。上保护膜1和下保护膜2的材料具体为聚氯乙烯塑料;通过采用聚氯乙烯塑料可增强防水板的防水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折断。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的形状为正六边形;通过多个上蜂窝芯板7和多个下蜂窝芯板8固定相连,从而增强防水板内部的连接,使其不会断裂,增强其强度。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挡板9,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的外壁均开凿有通孔10;通过设置挡板9可对上蜂窝芯板7与下蜂窝芯板8进行一定的固定,使其连接更稳定,同时挡板9对渗透进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的水流进行阻挡,增强了防水效果,设置通孔10可使防水板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包括上保护膜(1)和下保护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膜(1)与下保护膜(2)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无纺土工布(3)和第二无纺土工布(4),所述第一无纺土工布(3)和第二无纺土工布(4)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5)和第二海绵垫(6),所述第一海绵垫(5)和第二海绵垫(6)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所述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包括上保护膜(1)和下保护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膜(1)与下保护膜(2)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无纺土工布(3)和第二无纺土工布(4),所述第一无纺土工布(3)和第二无纺土工布(4)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5)和第二海绵垫(6),所述第一海绵垫(5)和第二海绵垫(6)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所述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膜(1)和下保护膜(2)的材料具体为聚氯乙烯塑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蜂窝芯板(7)和下蜂窝芯板(8)的形状为正六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式防水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向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宝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