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60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16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油管封堵装置,属于采油技术领域。所述油管封堵装置包括:中心体1、压盖2、主体3、弹簧4、锁紧爪组5、箍簧6和压紧销7,其中:压盖2和主体3具有中通的管状结构;主体3至少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中心体1与主体3的第二管段之间具有密封结构,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阶梯面;压紧销7设置在中心体1外壁上,位于第一管段内;弹簧4套装在中心体1上,位于第一管段内部;锁紧爪组5外侧具有多个凸起,第三管段侧壁具有通孔,每个凸起分别设置在一个通孔中;箍簧6套装在锁紧爪组5外侧。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下油管时油管中的修井液喷出的技术问题。

Tubing plug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管封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油
,具体涉及一种油管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修井作业,指的是为了油井能顺利使用而采取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在修井作业中,经常需要起下油管。起下油管是指用吊升系统将套管内的油管提出井口,经过清洗、丈量、重新组配和更换下井工具后,再逐根下入套管内的过程。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向套管内下油管时,若油管和套管间环形空间的液柱压力大于油管内液柱压力,油管内部的修井液就会从油管顶部喷出。喷出来的修井液会带来以下问题:脏污井口设备,污染环境;危害井口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地面湿滑,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增加清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下油管时油管内的修井液喷出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管封堵装置。所述油管封堵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管封堵装置,所述油管封堵装置包括:中心体1、压盖2、主体3、弹簧4、锁紧爪组5、箍簧6和压紧销7,其中:压盖2固定在主体3的顶部,压盖2和主体3具有中通的管状结构;主体3至少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第二管段上方,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第三管段上方,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中心体1与主体3的第二管段之间具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阶梯面;压紧销7设置在中心体1外壁上,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压紧销7的顶端与中心体1轴线的距离大于压盖2中孔的半径;弹簧4套装在中心体1上,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部,弹簧4下端与所述第一阶梯面接触,弹簧4上端与压紧销7接触;锁紧爪组5位于所述第三管段内,锁紧爪组5外侧具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三管段侧壁具有通孔,每个凸起分别设置在一个通孔中;箍簧6套装在锁紧爪组5外侧;中心体1下端具有锥形面,中心体1外侧具有锥形面的轴段的直径由上到下递增;当压紧销7与压盖2接触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中心体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主体3外壁在对应的位置的半径,当压紧销7与压盖2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中心体1的轴线的距离小于主体3外壁在对应的位置的半径。可选的,所述油管封堵装置还包括定位销8,定位销8设置在中心体1外壁上,定位销8设置于压紧销7上方;压盖2中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定位销8通过的槽。可选的,锁紧爪组5由多个分离的锁紧爪组成,每个锁紧爪的外侧具有一个所述凸起;每个凸起外侧均具有外螺纹。可选的,每个锁紧爪内壁均具有与中心体1下端锥形面相匹配的部分锥形面。可选的,主体3外壁具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外径大于被封堵的油管的内径。可选的,主体3外壁上位于所述环状凸起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环状沟槽,所述环状沟槽中设置有密封圈。可选的,中心体1外壁与所述第二管段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可选的,所述油管封堵装置还包括把手9,把手9安装在中心体1的上部。可选的,锁紧爪组5外侧具有槽,箍簧6套装在所述槽中。可选的,中心体1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开口位于中心体1的底部;中心体1侧壁位于压盖2上部的位置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开孔中安装有泄压阀。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油管封堵装置可以安装在油管的油管接箍上,将油管封堵。具体操作如下:下压中心体1,使得中心体1上的锥形面远离锁紧爪组5,此时,锁紧爪组5在箍簧6的作用下收缩,锁紧爪4上的凸起通过主体3第三管段上的通孔缩回到主体3内。然后将油管封堵装置放入到油管接箍内,停止施加压力,这时弹簧4推动压紧销7,压紧销7推动中心体1向上运动。当压紧销7与压盖2接触时,中心体1停止向上运动,此时,中心体1上的锥形面与锁紧爪组5接触并将锁紧爪组5撑开,锁紧爪组5上的凸起通过主体3上的通孔伸出。凸起与油管接箍内壁相贴合,从而将油管封堵。采用本油管封堵装置,当向套管内下入油管时,油管内部的修井液不会喷出,从而不会脏污井口设备,不会污染环境;不会危害井口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不会造成地面湿滑,从而不会带来安全隐患;不会增加清理工作量。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油管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锁紧爪组5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单个锁紧爪的三维图;图4A和图4B是压盖2的三维图。图例说明1、中心体,2、压盖,3、主体,4、弹簧,5、锁紧爪组,6、箍簧,7、压紧销,8、定位销,9、把手,10、油管接箍。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管封堵装置,如图1所示,油管封堵装置包括:中心体1、压盖2、主体3、弹簧4、锁紧爪组5、箍簧6和压紧销7,其中:压盖2固定在主体3的顶部,压盖2和主体3具有中通的管状结构。主体3至少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位于第二管段上方,第二管段位于第三管段上方,第一管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管段的内径,第三管段的内径大于第二管段的内径,中心体1与主体3的第二管段之间具有密封结构,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阶梯面。压紧销7设置在中心体1外壁上,位于第一管段内,压紧销7的顶端与中心体1轴线的距离大于压盖2中孔的半径。弹簧4套装在中心体1上,位于第一管段内部,弹簧4下端与第一阶梯面接触,弹簧4上端与压紧销7接触。锁紧爪组5位于第三管段内,锁紧爪组5外侧具有多个凸起,第三管段侧壁具有通孔,每个凸起分别设置在一个通孔中。箍簧6套装在锁紧爪组5外侧。中心体1下端具有锥形面,中心体1外侧具有锥形面的轴段的直径由上到下递增。当压紧销7与压盖2接触时,凸起的顶端与中心体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主体3外壁在对应的位置的半径,当压紧销7与压盖2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凸起的顶端与中心体1的轴线的距离小于主体3外壁在对应的位置的半径。在实施中,中心体1外壁与第二管段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如图1所示。基于密封圈,可以防止修井液从主体3与第二管段内壁之间的缝隙泄漏。为了便于密封圈的安装,可在第二管段内壁上开设环形沟槽,环形沟槽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对应的,该位置的密封圈数量与环状沟槽数量一致。如图1所示,第二管段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沟槽。锁紧爪组5由多个分离的锁紧爪组成,每个锁紧爪的外侧具有一个凸起。每个凸起外侧均具有外螺纹。如图2所示,锁紧爪组5由四个分离的锁紧爪组成。压紧销7与压盖2接触时,凸起从第三管段侧壁上的通孔中伸出,凸起上的外螺纹与油管接箍内壁的内螺纹相咬合,此时整个油管封堵装置固定在油管接箍10上。如图1中右侧锁紧状态所示。主体3的材料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封堵装置包括:中心体(1)、压盖(2)、主体(3)、弹簧(4)、锁紧爪组(5)、箍簧(6)和压紧销(7),其中:压盖(2)固定在主体(3)的顶部,压盖(2)和主体(3)具有中通的管状结构;主体(3)至少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第二管段上方,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第三管段上方,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中心体(1)与主体(3)的第二管段之间具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阶梯面;压紧销(7)设置在中心体(1)外壁上,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压紧销(7)的顶端与中心体(1)轴线的距离大于压盖(2)中孔的半径;弹簧(4)套装在中心体(1)上,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部,弹簧(4)下端与所述第一阶梯面接触,弹簧(4)上端与压紧销(7)接触;锁紧爪组(5)位于所述第三管段内,锁紧爪组(5)外侧具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三管段侧壁具有通孔,每个凸起分别设置在一个通孔中;箍簧(6)套装在锁紧爪组(5)外侧;中心体(1)下端具有锥形面,中心体(1)外侧具有锥形面的轴段的直径由上到下递增;当压紧销(7)与压盖(2)接触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中心体(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主体(3)外壁在对应的位置的半径,当压紧销(7)与压盖(2)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中心体(1)的轴线的距离小于主体(3)外壁在对应的位置的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封堵装置包括:中心体(1)、压盖(2)、主体(3)、弹簧(4)、锁紧爪组(5)、箍簧(6)和压紧销(7),其中:压盖(2)固定在主体(3)的顶部,压盖(2)和主体(3)具有中通的管状结构;主体(3)至少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第二管段上方,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第三管段上方,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中心体(1)与主体(3)的第二管段之间具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阶梯面;压紧销(7)设置在中心体(1)外壁上,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压紧销(7)的顶端与中心体(1)轴线的距离大于压盖(2)中孔的半径;弹簧(4)套装在中心体(1)上,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部,弹簧(4)下端与所述第一阶梯面接触,弹簧(4)上端与压紧销(7)接触;锁紧爪组(5)位于所述第三管段内,锁紧爪组(5)外侧具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三管段侧壁具有通孔,每个凸起分别设置在一个通孔中;箍簧(6)套装在锁紧爪组(5)外侧;中心体(1)下端具有锥形面,中心体(1)外侧具有锥形面的轴段的直径由上到下递增;当压紧销(7)与压盖(2)接触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中心体(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主体(3)外壁在对应的位置的半径,当压紧销(7)与压盖(2)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中心体(1)的轴线的距离小于主体(3)外壁在对应的位置的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张育德岳海涛王世光史琪琪李洪魁曹勇李洪宾尹国栋张伟蔡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