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41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包括:一通风管,水平设置;一助燃风机,连接所述通风管;一通风支管,前端支管连接通风管,后端支管连接助燃风机的进风口;一冷却水管,连接所述通风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设置了一条回流的气流循环支路,能直接回流对高炉助燃风机进行气流降温,使高炉助燃风机快速的降温,由于在回流的过程中进行了多个冷却通路的冷却,使其在冷却时的接触面积更大,降温更快更明显。并且设置了阻尘结构,阻止微尘的进入,并定时进行清洁,保持管路中的清洁。

A Cooling Device for Blast Furnace Combustion-supporting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炉设备,具体为一种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技术是使用循环水,水温较高热天近40℃左右导致助燃风机传动箱轴承温度偏高,存在设备隐患。长期使用,会严重的损耗高炉助燃风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对高炉助燃风机进行稳定冷却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包括:一通风管,水平设置;一助燃风机,连接所述通风管;一通风支管,前端支管连接通风管,后端支管连接助燃风机的进风口,包括:半圆状挡板,斜向设置在前端支管内;圆形孔,设置在所述半圆状挡板的中心;清洁口,与所述圆形孔同圆心设置在通风支管的顶端;一冷却水管,连接所述通风支管,包括:一冷却水通路;一锥形冷却管,设置在所述通风支管内,连接所述冷却水管,包括:一锥形头,设置在锥形冷却管的前端;主冷却通路,设置在锥形头的中心,并贯穿所述锥形冷却管;从冷却通路,多个圆周向设置在主冷却通路的四周。本技术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优选的,所述半圆状挡板为斜向下方向设置。更优选的,所述通风管连接在高炉的底端。更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设置在通风支管上方。更优选的,所述后端支管中也设置半圆状挡板。更优选的,所述后端支管中的半圆状挡板斜向上方向设置。更优选的,所述后端支管中也设置圆形孔。更优选的,所述后端支管中也设置清洁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设置了一条回流的气流循环支路,能直接回流对高炉助燃风机进行气流降温,使高炉助燃风机快速的降温,由于在回流的过程中进行了多个冷却通路的冷却,使其在冷却时的接触面积更大,降温更快更明显。并且设置了阻尘结构,阻止微尘的进入,并定时进行清洁,保持管路中的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的正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前端支管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前端支管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A-A面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锥形冷却管的左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锥形冷却管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半圆状挡板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前端支管的俯视图;具体的附图标记为:1通风管;2助燃风机;3通风支管;4冷却水管;31半圆状挡板;32圆形孔;33清洁口;34前端支管;35后端支管;41冷却水通路;42锥形冷却管;421锥形头;422主冷却通路;423从冷却通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包括:一通风管1,水平设置;一助燃风机2,连接所述通风管1;一通风支管3,所述通风支管3的前端支管34连接通风管1,后端支管35连接助燃风机2的进风口,包括:半圆状挡板31,斜向设置在前端支管34内;圆形孔32,设置在所述半圆状挡板31的中心;清洁口33,与所述圆形孔32同圆心设置在通风支管3的顶端;助燃风机2启动时为关闭状态;一冷却水管4,连接所述通风支管3,包括:一冷却水通路41;一锥形冷却管42,设置在所述通风支管3内,连接所述冷却水管4,包括:一锥形头421,设置在锥形冷却管42的前端;主冷却通路422,设置在锥形头421的中心,并贯穿所述锥形冷却管42;从冷却通路423,多个圆周向设置在主冷却通路422的四周。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半圆状挡板31为斜向下方向设置。再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风管1连接在高炉的底端。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管4设置在通风支管3上方。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支管35中也设置半圆状挡板31。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支管35中的半圆状挡板31斜向上方向设置。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支管35中的半圆状挡板31也设置圆形孔32。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支管35中也设置清洁口33。所述清洁口33的作用是用于对通风支管3内的前端支管34和后端支管35进行清洁。本技术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的使用方法为:通风管1连接高炉,在通风管1上设置通风支管3,在通风支管3上设置冷却水管4;锥形冷却管42设置在通风支管3的水平向通风管路中,在通风管1不连接高炉的另一端设置助燃风机2;助燃风机2的进风口连接通风支管3;通风支管3的前端支管34连接在通风管1中助燃风机2的出风口更前面的位置,后端支管35连接助燃风机2的进风口;以使通风支管3能借助助燃风机2的吹风使通风支管3能进行气流输送,使风从通风管1进入通风支管3的前端支管34再从后端支管35进入助燃风机2的进风口。在使用时,风从助燃风机2中吹出,一部分风从通风管1中进入高炉,另一部分从前端支管34进入了通风支管3后,先在设置为斜向下的半圆状挡板31的阻挡下,粉尘被吹到半圆状挡板31的较高处的夹缝中,不再随风流吹动,优选的,在所述半圆状挡板31的弧形面的圆弧的中间的最外侧部分设置滤网。将风路中的杂质都去除掉后,再经过锥形冷却管42,锥形头421处,风流被分割成若干个风流,从锥形头421处被分割,从主冷却通路422和从冷却通路423分别流过,从冷却通路423环形圆周向设置在主冷却通路422的四围;风从锥形冷却管42的主冷却通路422或从冷却通路423中流过后,进入通风支管3的后端支管35后,再进入助燃风机2的进风口,使助燃风机2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状态。清洁时,先将助燃风机2关机,然后从清洁口33将柱状的清洁工具,如带头拖把类清洁工具伸入并旋转,使其将通风支管3内的半圆状挡板31上的杂质都清除掉,落入下方的通风管1并一起清除掉。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通风管,水平设置;一助燃风机,连接所述通风管;一通风支管,前端支管连接通风管,后端支管连接助燃风机的进风口,包括:半圆状挡板,斜向设置在前端支管内;圆形孔,设置在所述半圆状挡板的中心;清洁口,与所述圆形孔同圆心设置在通风支管的顶端;一冷却水管,连接所述通风支管,包括:一冷却水通路;一锥形冷却管,设置在所述通风支管内,连接所述冷却水管,包括:一锥形头,设置在锥形冷却管的前端;主冷却通路,设置在锥形头的中心,并贯穿所述锥形冷却管;从冷却通路,多个圆周向设置在主冷却通路的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通风管,水平设置;一助燃风机,连接所述通风管;一通风支管,前端支管连接通风管,后端支管连接助燃风机的进风口,包括:半圆状挡板,斜向设置在前端支管内;圆形孔,设置在所述半圆状挡板的中心;清洁口,与所述圆形孔同圆心设置在通风支管的顶端;一冷却水管,连接所述通风支管,包括:一冷却水通路;一锥形冷却管,设置在所述通风支管内,连接所述冷却水管,包括:一锥形头,设置在锥形冷却管的前端;主冷却通路,设置在锥形头的中心,并贯穿所述锥形冷却管;从冷却通路,多个圆周向设置在主冷却通路的四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助燃风机冷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青芳刘德安陈继科衡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