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绿地型污泥干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369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景观绿地型污泥干化池,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内部下方位置依次设有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一、好氧池二、沉淀池以及中间水池,所述基体端部安装有用以将污水导入基体内部的进水管,所述基体的另外一端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中间水池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基体的上方设置有污泥处理装置,建造同时具有污泥干化和保证地面景观效果的污泥干化池,并对污泥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大大拓展了其应用范围,能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不再利用植物的茎、根作为植物的主要供氧方式,使得其对植物的功能性要求降低,同时植物的管理要求也降低,使得该技术更易被市场所接受;本污泥干化池,管理简单方便。

A Landscape Greenbelt Sludge Drying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绿地型污泥干化池
本技术涉及污泥干化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景观绿地型污泥干化池。
技术介绍
现有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规模小,产生的污泥量不大,污泥大部分是由吸粪车定期清理到指定地方进行处理。部分项目设置了污泥干化池,但没进行景观处理,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收到居民投诉比较高。因此采用没有进行景观处理的污泥干化池做法将逐渐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结构简单的景观绿地型污泥干化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景观绿地型污泥干化池,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内部下方位置依次设有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一、好氧池二、沉淀池以及中间水池,所述基体端部安装有用以将污水导入基体内部的进水管,所述基体的另外一端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中间水池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基体的上方设置有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最上方的生物滤床,所述生物滤床上种植有陆生植物,所述生物滤床的下方埋设有切缝双壁波纹管,所述切缝双壁波纹管的内部中心位置套设有穿孔排泥管,所述穿孔排泥管的端部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端部延伸至沉淀池底部位置且与位于沉淀池底部的排泥泵相连接,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绿地型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的内部下方位置依次设有调节池(2)、缺氧池(3)、好氧池一(4)、好氧池二(5)、沉淀池(6)以及中间水池(9),所述基体(1)端部安装有用以将污水导入基体内部的进水管(20),所述基体(1)的另外一端设有溢流管(10),所述溢流管(10)与中间水池(9)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基体的上方设置有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最上方的生物滤床(11),所述生物滤床(11)上种植有陆生植物(12),所述生物滤床(11)的下方埋设有切缝双壁波纹管(16),所述切缝双壁波纹管(16)的内部中心位置套设有穿孔排泥管(17),所述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绿地型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的内部下方位置依次设有调节池(2)、缺氧池(3)、好氧池一(4)、好氧池二(5)、沉淀池(6)以及中间水池(9),所述基体(1)端部安装有用以将污水导入基体内部的进水管(20),所述基体(1)的另外一端设有溢流管(10),所述溢流管(10)与中间水池(9)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基体的上方设置有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最上方的生物滤床(11),所述生物滤床(11)上种植有陆生植物(12),所述生物滤床(11)的下方埋设有切缝双壁波纹管(16),所述切缝双壁波纹管(16)的内部中心位置套设有穿孔排泥管(17),所述穿孔排泥管(17)的端部连接有排泥管(8),所述排泥管(8)的端部延伸至沉淀池(6)底部位置且与位于沉淀池(6)底部的排泥泵(7)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军钟天长钟金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星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