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252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包括卷筒,所述卷筒上设置钢索,所述卷筒包括固定座、旋转支座和立柱,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立柱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固定套接在所述立柱柱身上,且所述旋转支座还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这样,将待更换的钢索缠绕在所述立柱上,在更换钢索时,可以通过所述固定座将所述立柱支起,然后待更换的钢索可以通过所述旋转支座的作用,将待更换的钢索慢慢放置行车上。

A Driving Cable Replace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索更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行车主钩钢绳在使用过程中周期性地更换比较频繁,为保证生产顺行,炼钢厂对更换钢绳时间要求控制也越高。而工作人员在钢绳更换时,常常会出现费时费力,且更换效率不高,同时在更换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防止在钢绳在地面沾染过多粉尘而导致的钢绳磨损加剧,进而降低了钢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可以通过将待更换的钢绳设置在卷筒上,然后通过固定座使得钢绳与地面隔绝,从而避免钢索沾染过多粉尘,同时,通过旋转支座使得工作人员在盘钢索和放绳时能更加轻松方便。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包括卷筒,所述卷筒包括固定座、旋转支座和立柱,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立柱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固定套接在所述立柱柱身上,且所述旋转支座还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座上开设中心孔,所述固定座上设置限位孔,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座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中心孔、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孔和所述限位孔相互对齐,其中,所述立柱依次穿过所述中心孔、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孔和所述限位孔,且所述立柱分别与所述中心孔孔壁、所述轴承座上的轴承孔孔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与所述限位孔孔壁转动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座上设置便于推动所述旋转支座的推杆。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上设置转轮和防尘挡片,所述转轮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防尘挡片有两片,且其中一片所述防尘挡片设置在所述旋转支座的上表面,另一片所述防尘挡片设置在防尘挡片的下方,两片所述防尘挡片之间的所述立柱柱身上设置用于更换的钢索。在上述实施例中,两片所述防尘挡片之间的所述立柱呈圆台状,且两片所述防尘挡片之间的所述立柱由底部向顶部直径逐渐减小。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其中,所述第一杆部呈圆柱环状,所述第二杆部套接在所述第一杆部内,且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下设置滚轮。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包括卷筒,所述卷筒上设置钢索,所述卷筒包括固定座、旋转支座和立柱,所述立柱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立柱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固定套接在所述立柱柱身上,且所述旋转支座还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这样,将待更换的钢索缠绕在所述立柱上,在更换钢索时,可以通过所述固定座将所述立柱支起,然后待更换的钢索可以通过所述旋转支座的作用,将待更换的钢索慢慢放置行车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推杆的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防尘挡片的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卷筒,所述卷筒包括固定座1、旋转支座2和立柱3,所述立柱3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且所述立柱3与所述固定座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2固定套接在所述立柱3柱身上,且所述旋转支座2还与所述固定座1转动连接。这里,所述立柱3可以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上,其中,所述立柱3安装在所述推力轴承的内圈,所述推力轴承的外圈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上,所述旋转支座2与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可以先将待更换的钢索放置在所述立柱3上,在缠绕时,可以通过电机和减速器的带动,使得所述立柱3旋转,从而将待更换的钢索由所述旋转支座2处沿所述立柱3进行盘放,这里,由于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旋转支座2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待更换的钢索与地面隔绝,从而避免钢索上沾染过多的粉尘,从而避免钢索沾染过多粉尘,而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旋转支座2或人力驱动所述旋转支座2能使得工作人员在盘钢索和放绳时能更加轻松方便。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座2上开设中心孔21,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限位孔11,所述旋转支座2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设置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的座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且所述中心孔21、所述轴承座4上的轴承孔和所述限位孔11相互对齐,其中,所述立柱3依次穿过所述中心孔21、所述轴承座4上的轴承孔和所述限位孔11,且所述立柱3分别与所述中心孔21孔壁、所述轴承座4上的轴承孔孔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与所述限位孔11孔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2上设置便于推动所述旋转支座2的推杆5。这里,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的座身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4上,所述中心孔21、所述轴承座4上的轴承孔和所述限位孔11相互对齐,这样能方便所述立柱3的安装,其中,所述立柱3分别与所述中心孔21孔壁、所述轴承座4上的轴承孔孔壁固定连接,这里的固定连接可以使用焊接或者卡键连接的方式。为了方便操作所述旋转支座2进行旋转,故在所述旋转支座2上设置所述推杆5,使得工作人员在没有电机的情况下,通过推动所述推杆5来实现所述旋转支座2的转动。这里,所述推杆5能可拆卸地插设在所述旋转支座2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进一步地,如图3和4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立柱3上设置转轮31和防尘挡片32,所述转轮31与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防尘挡片32有两片,且其中一片所述防尘挡片32设置在所述旋转支座2的上表面,另一片所述防尘挡片32设置在防尘挡片32的下方,两片所述防尘挡片32之间的所述立柱3柱身上设置用于更换的钢索。两片所述防尘挡片32之间的所述立柱3呈圆台状,且两片所述防尘挡片32之间的所述立柱3由底部向顶部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立柱3包括第一杆部61和第二杆部62,其中,所述第一杆部61呈圆柱环状,所述第二杆部62套接在所述第一杆部61内,且所述第一杆部61和所述第二杆部6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里,所述转轮31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3的上端,所述转轮31与所述旋转支座2之间的所述立柱3为放置钢索的区域,由于所述转轮31和所述旋转支座2在长时间使用后,上面会积聚大量灰尘,因此,会使得所述钢索上沾染灰尘,故在每次使用时都设置所述防尘挡片32,所述防尘挡片32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轮31与所述钢索之间和所述旋转支座2与所述钢索之间。较优地,呈圆台状的所述立柱3由底部向顶部直径逐渐减小,这样能增加所述立柱3安装在所述旋转支座2和所述固定座1上的稳定性,并且在缠绕所述钢索时,能从下到上整齐的缠绕钢索,避免传统圆柱式的立柱3缠绕钢索时,位于上方的钢索会掉落的问题。较优地,所述立柱3由所述第一杆部61和所述第二杆部62构成,且所述第一杆部61和所述第二杆部62通过螺纹相互套接,这样在使用时能根据钢索的长度,改变所述转轮31与所述旋转支座2之间所述支柱的长度,进而方便放置所述钢索,避免位于所述立柱3上部的钢索滑下。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下设置滚轮。这里,所述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包括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包括固定座(1)、旋转支座(2)和立柱(3),所述立柱(3)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且所述立柱(3)与所述固定座(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2)固定套接在所述立柱(3)柱身上,且所述旋转支座(2)还与所述固定座(1)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包括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包括固定座(1)、旋转支座(2)和立柱(3),所述立柱(3)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且所述立柱(3)与所述固定座(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2)固定套接在所述立柱(3)柱身上,且所述旋转支座(2)还与所述固定座(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2)上开设中心孔(21),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限位孔(11),所述旋转支座(2)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设置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的座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且所述中心孔(21)、所述轴承座(4)上的轴承孔和所述限位孔(11)相互对齐,其中,所述立柱(3)依次穿过所述中心孔(21)、所述轴承座(4)上的轴承孔和所述限位孔(11),且所述立柱(3)分别与所述中心孔(21)孔壁、所述轴承座(4)上的轴承孔孔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与所述限位孔(11)孔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车钢索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2)上设置便于推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明张生策李亚平廖勇张敏闵荥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