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位回流测试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252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位回流测试线,其包括逐个对接构成“U”形流水线的第一储料轨道、补位轨道、中继轨道、转向轨道和第二储料轨道以及位于流水线一侧的上料区、下料区、不良品区和移料机器人;移料机器人位于第一储料轨道与第二储料轨道之间,实现上料区与第一储料轨道对接、第二储料轨道与下料区和不良品区对接;第一储料轨道与转向轨道之间、第二储料轨道与转向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补位轨道、中继轨道,每个补位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测试站,补位轨道采用主、副双轨道并排结构且能够横向平移,当补位轨道的主轨道由线上位置移至测试位置时,其副轨道移至空出的线上位置形成补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位回流测试线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板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补位回流测试线。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板测试为集成电路板制造、应用的必要环节,集成电路板根据产品设计与其功能要求,可能需要配合多种测试治具才能完成完整测试,另外由于测试时间可能较长,为节约生产时间,推进生产节拍,针对测试时间较长的测试项目,通常会增加测试治具数量而同时进行测试,以提高测试效率。而在既定的测试时间条件下,如何使集成电路板在各站测试治具间流转、装载的时间达成最小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大关键问题。由于单一测试线可能包含多台测试治具,且线体长度较长,因而电路板的流转与装载多以自动化辅以人工方式投入生产,这种半自动的方式对人工要求较高,且前后测试件遵循排列顺序,一旦人工操作失误、疏忽或某处测试故障,会造成电路板压板、堆料严重、延迟测试时间、影响生产进程等负面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位回流测试线,实现测试件全自动化流转与装载,配合测试系统合理规划路径,提高测试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补位回流测试线,其包括逐个对接构成“U”形流水线的第一储料轨道、补位轨道、中继轨道、转向轨道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位回流测试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逐个对接构成“U”形流水线的第一储料轨道、补位轨道、中继轨道、转向轨道和第二储料轨道以及位于流水线一侧的上料区、下料区、不良品区和移料机器人;所述移料机器人位于所述第一储料轨道与所述第二储料轨道之间,实现所述上料区与所述第一储料轨道对接、所述第二储料轨道与所述下料区和所述不良品区对接;所述第一储料轨道与所述转向轨道之间、所述第二储料轨道与所述转向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补位轨道、中继轨道,每个所述补位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测试站,所述补位轨道采用主、副双轨道并排结构且能够横向平移,当补位轨道的主轨道由线上位置移至测试位置时,其副轨道移至空出的线上位置形成补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位回流测试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逐个对接构成“U”形流水线的第一储料轨道、补位轨道、中继轨道、转向轨道和第二储料轨道以及位于流水线一侧的上料区、下料区、不良品区和移料机器人;所述移料机器人位于所述第一储料轨道与所述第二储料轨道之间,实现所述上料区与所述第一储料轨道对接、所述第二储料轨道与所述下料区和所述不良品区对接;所述第一储料轨道与所述转向轨道之间、所述第二储料轨道与所述转向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补位轨道、中继轨道,每个所述补位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测试站,所述补位轨道采用主、副双轨道并排结构且能够横向平移,当补位轨道的主轨道由线上位置移至测试位置时,其副轨道移至空出的线上位置形成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位回流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位轨道和所述中继轨道交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生郑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威典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