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电机冲片上料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24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电机冲片上料平台,其包括底板、升降机构、托料板、中心轴、调节母板、调节定位杆和定位螺丝,所述中心轴的下端末固定设于底板上端面中心,所述调节母板的下端面中心与中心轴的上端末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定位杆呈L形,其L形一侧设有腰型孔且通过定位螺丝穿过腰型孔将其固定于调节母板的上端面,其L形的另一侧沿接近底板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底板上,所述托料板的下端面与升降机构连接,托料板的上端面用于承载电机冲片,当电机冲片置于托料板上时,电机冲片的边缘一侧与调节定位杆L形的另一侧外表面相贴,本方案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机冲片的上料操作,不需要更换定位芯轴,提高生产效率。

An adjustable feeding platform for motor st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电机冲片上料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冲片上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电机冲片上料平台。
技术介绍
在电机铁芯制造过程中,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通常电机冲片的上料台都采用固定式通长的定位芯轴来对电机冲片进行定位,然后配合升降机构来对电机冲片进行上料的操作。在更换产品的时候经常需要更换整根定位芯轴,在频繁换型的情况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电机冲片上料平台,其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机冲片的上料操作,不需要更换定位芯轴,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的电机冲片上料平台,其包括底板、升降机构、托料板、中心轴、调节母板、调节定位杆和定位螺丝,所述中心轴的下端末固定设于底板上端面中心,所述调节母板的下端面中心与中心轴的上端末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定位杆呈L形,其L形一侧设有腰型孔且通过定位螺丝穿过腰型孔将其固定于调节母板的上端面,其L形的另一侧沿接近底板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底板上,所述托料板的下端面与升降机构连接,托料板的上端面用于承载电机冲片,当电机冲片置于托料板上时,电机冲片的边缘一侧与调节定位杆L形的另一侧外表面相贴。进一步,所述的调节定位杆为四个,所述的定位螺丝对应为四个,所述的调节定位杆分别两两相对设于调节母板的周侧上,所述的升降机构和托料板分别对应调节定位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升降机构分别对应一个调节定位杆并设于该调节定位杆的L形的另一侧对应位置并与对应的托料板连接。进一步,所述调节定位杆的L形的另一侧外表面下部设有倒角。作为升降机构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的升降机构为气缸或油缸,气缸或油缸的支腿末端与托料板连接。作为升降机构的实施方式之二,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一对连杆和驱动油缸,所述的一对连杆中部相互铰接成剪叉式,一对连杆的其中两端分别与托料板下端面两侧转动连接,一对连杆另外两端的其中一端与底板转动连接,一对连杆另外两端的另一端与驱动油缸的支腿末端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油缸固定在底板上且平行于底板设置,由驱动油缸的支腿伸缩来带动一对连杆驱动托料板升降。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调节定位杆设置成L形结构且其与调节母板连接的侧面设置腰型孔进行连接,使得上料平台在进行不同规格的冲片进行上料时,只需松动定位螺丝后,移动调节定位杆,使腰型孔上的不同位置被锁紧,即可实现调节定位杆的调节,而最后只需令电机冲片的边缘一侧与调节定位杆L形的另一侧外表面相贴即可,该结构不仅简单,而且便于操作切换,且效率高,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机冲片的上料操作,不需要更换定位芯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实施状态之一;图2为对应图1所示实施状态的调节定位杆在调节母板上的位置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另一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实施状态之二;图4为对应图3所示实施状态的调节定位杆在调节母板上的位置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升降机构的实施结构之一的示意图。图例说明:1、底板;2、升降机构;21、连杆;22、驱动油缸;221、支腿;3、托料板;4、电机冲片;5、中心轴;6、调节母板;7、调节定位杆;8、倒角;9、腰型孔;10、定位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至5之一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板1、升降机构2、托料板3、中心轴5、调节母板6、调节定位杆7和定位螺丝8,所述中心轴5的下端末固定设于底板1上端面中心,所述调节母板6的下端面中心与中心轴5的上端末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定位杆7呈L形,其L形一侧设有腰型孔9且通过定位螺丝10穿过腰型孔9将其固定于调节母板6的上端面,其L形的另一侧沿接近底板1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的升降机构2设于底板1上,所述托料板3的下端面与升降机构2连接,托料板3的上端面用于承载电机冲片4,当电机冲片4置于托料板3上时,电机冲片4的边缘一侧与调节定位杆7L形的另一侧外表面相贴。进一步,所述的调节定位杆7为四个,所述的定位螺丝10对应为四个,所述的调节定位杆7分别两两相对设于调节母板6的周侧上,所述的升降机构2和托料板3分别对应调节定位杆7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升降机构2分别对应一个调节定位杆7并设于该调节定位杆7的L形的另一侧对应位置并与对应的托料板3连接。进一步,所述调节定位杆的L形的另一侧外表面下部设有倒角8,可以保证电机冲片4在升降的时候不会被调节定位杆7碰上。。作为升降机构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的升降机构2包括一对连杆21和驱动油缸22,所述的一对连杆21中部相互铰接成剪叉式,一对连杆21的其中两端分别与托料板3下端面两侧转动连接,一对连杆21另外两端的其中一端与底板1转动连接,一对连杆21另外两端的另一端与驱动油缸22的支腿221末端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油缸22固定在底板1上且平行于底板1设置,由驱动油缸22的支腿221伸缩来带动一对连杆21驱动托料板3升降,但升降机构2的实施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其还可以是固定在底板1上的气缸或油缸,且气缸或油缸的驱动端直接与托料板3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电机冲片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1)、升降机构(2)、托料板(3)、中心轴(5)、调节母板(6)、调节定位杆(7)和定位螺丝(10),所述中心轴(5)的下端末固定设于底板(1)上端面中心,所述调节母板(6)的下端面中心与中心轴(5)的上端末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定位杆(7)呈L形,其L形一侧设有腰型孔(9)且通过定位螺丝(10)穿过腰型孔(9)将其固定于调节母板(6)的上端面,其L形的另一侧沿接近底板(1)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的升降机构(2)设于底板(1)上,所述托料板(3)的下端面与升降机构(2)连接,托料板(3)的上端面用于承载电机冲片(4),当电机冲片(4)置于托料板(3)上时,电机冲片(3)的边缘一侧与调节定位杆(7)L形的另一侧外表面相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电机冲片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1)、升降机构(2)、托料板(3)、中心轴(5)、调节母板(6)、调节定位杆(7)和定位螺丝(10),所述中心轴(5)的下端末固定设于底板(1)上端面中心,所述调节母板(6)的下端面中心与中心轴(5)的上端末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定位杆(7)呈L形,其L形一侧设有腰型孔(9)且通过定位螺丝(10)穿过腰型孔(9)将其固定于调节母板(6)的上端面,其L形的另一侧沿接近底板(1)方向向下延伸,所述的升降机构(2)设于底板(1)上,所述托料板(3)的下端面与升降机构(2)连接,托料板(3)的上端面用于承载电机冲片(4),当电机冲片(4)置于托料板(3)上时,电机冲片(3)的边缘一侧与调节定位杆(7)L形的另一侧外表面相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电机冲片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定位杆(7)为四个,所述的定位螺丝(10)对应为四个,所述的调节定位杆(7)分别两两相对设于调节母板(6)的周侧上,所述的升降机构(2)和托料板(3)分别对应调节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华丁云娟张建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通达矽钢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