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登机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登机过程中,大多是采用登机舷梯;但是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登机是件困难的事。为了保证行动不便的旅客顺利登机,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辅助登机车,包括有通过升降机构相连接的车架和活动式车厢。车厢前端设有用于对接飞机舱门的对接平台;车厢后端设有供旅客登车用的登车平台;通过登车平台将旅客运送进车厢,并利用升降机构将车厢举起,旅客通过对接平台顺利登机。但是,现有辅助登机的升降机构均由多级的剪刀叉构成,不便于控制。也会导致会运行不稳定。剪刀叉的一下端的需要通过滚轮安装在车架的滑轨上;由于滑轨较长以及现有加工精度不够高,滚轮在滑轨上滚动过程中,会出现偏摆的情况,导致剪刀叉的运行不够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剪刀叉运行不平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动不便旅客登记车;通过带内弧形凹槽的垫块限制剪刀叉上的滚轮发生偏摆,并直接驱动单个剪刀叉展缩,能够保证剪刀叉运行的稳定性更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包括通过升降机构相连接车架和车厢、用于对接飞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升降机构相连接车架(1)和车厢(2)、用于对接飞机舱门的对接平台(3)、用于辅助登车用的登车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由框架状的第一叉架(6.1)和第二叉架(6.2)铰接成的剪刀叉(6);第一叉架(6.1)的下端与车架(1)铰接,上端通过滚轮(8)与车厢(2)上的滑轨(7)连接;第二叉架(6.2)的上下两端通过滚轮(8)分别与车厢(2)和车架(1)上的滑轨(7)连接;第一叉架(6.1)与第二叉架(6.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剪刀叉(6)伸缩的第一液压缸(10);剪刀叉(6)上设有用于驱动车厢(2)移动的第二液压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升降机构相连接车架(1)和车厢(2)、用于对接飞机舱门的对接平台(3)、用于辅助登车用的登车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由框架状的第一叉架(6.1)和第二叉架(6.2)铰接成的剪刀叉(6);第一叉架(6.1)的下端与车架(1)铰接,上端通过滚轮(8)与车厢(2)上的滑轨(7)连接;第二叉架(6.2)的上下两端通过滚轮(8)分别与车厢(2)和车架(1)上的滑轨(7)连接;第一叉架(6.1)与第二叉架(6.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剪刀叉(6)伸缩的第一液压缸(10);剪刀叉(6)上设有用于驱动车厢(2)移动的第二液压缸;所述滑轨(7)为侧向开口的槽钢状;滑轨(7)上设有带内弧形凹槽的垫板(11),滚轮(8)的滚动面与垫板(11)的凹槽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上的滑轨(7)的垫板(11)设于滚轮(8)上方;车架(1)上的滑轨(7)的垫板(11)设于滚轮(8)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架(6.1)与车架(1)之间设有支撑第一叉架(6.1)用的支撑杆(9);支撑杆(9)的一端铰接在车架(1)上,另一端能够与第一叉架(6.1)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架(6.1)与所述支撑杆(9)能够形成垂直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平台(3)包括设于车厢(2)前端的第一平台(3.1)、滑动设于第一平台(3.1)下方的第二平台(3.2)、用于驱动第二平台(3.2)向前伸出第一平台(3.1)的第三液压缸(12);所述第一平台(3.1)的侧壁上设有对接护栏(13),用于护住第二平台(3.2)的两侧;对接护栏(13)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护栏(131)和下护栏(132);所述下护栏(132)滑动的设于第一平台(3.1)的侧壁上;上护栏(131)和下护栏(132)分别在其水平和竖直方向开设对应的锁定孔(14);通过穿设锁定销保持对接护栏(13)的展开与折叠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动不便旅客用登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3.2)的前端设有对接飞机舱门用的自适应装置;自适应装置包括可纵向移动的设于第二平台(3.2)上的推杆(16);推杆(16)的前端伸出第二平台(3.2)与伸缩平台(17);后端通过弹簧(18)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彪,向科,张红兵,李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达航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