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防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11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车防盗装置。一种电动车防盗装置,包括车轮支架,车轮支架上安装有轮毂,轮毂外侧包裹有车轮,轮毂上均匀排布有通孔,在车轮支架上安装有限位器。这种电动车防盗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过限位器将电动车的轮胎进行限位,防止轮胎进行滚动,提高了电动车的防盗性能,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满足使用需求。

Anti-theft Device of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防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是一种电动车防盗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社会,电动车失窃的事件经常发生,目前的电动车的防盗手段基本为采用锁进行锁扣,为了防止偷盗的情况发生,但是目前的锁扣结构只需要液压钳就能将锁剪断,防盗性能不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动车不能有效防盗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防盗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防盗装置,包括车轮支架,车轮支架上安装有轮毂,轮毂外侧包裹有车轮,轮毂上均匀排布有通孔,在车轮支架上安装有限位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限位器的支杆的位置与轮毂最上端的通孔位置处于同一高度,支杆的中部焊接有金属板,金属板后方为电磁铁,电磁铁与金属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支杆外侧套有导向套,导向套焊接在车轮支架的内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限位器上连接有感应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电动车防盗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通过限位器将电动车的轮胎进行限位,防止轮胎进行滚动,提高了电动车的防盗性能,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满足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车轮,2、轮毂,3、车轮支架,4、通孔,5、限位器,6、电磁铁,7、感应器,8、金属板,9、弹簧,10、支杆,11、导向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电动车防盗装置,包括车轮支架3,车轮支架3上安装有轮毂2,轮毂2外侧包裹有车轮1,轮毂2上均匀排布有通孔4,在车轮支架3上安装有限位器5。这种电动车防盗装置在电动车车轮支架3上安装有限位器5,限位器5工作的将限位器内的支杆10伸出卡在轮毂2上,轮毂2在滚动之后,支杆10能够卡如轮毂2的通孔4内,进而实现对车轮1的锁定,起到防盗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限位器5的支杆10的位置与轮毂2最上端的通孔4位置处于同一高度,支杆10的中部焊接有金属板8,金属板8后方为电磁铁6,电磁铁6与金属板8之间安装有弹簧9。限位器5与电动车的电瓶连接,限位器5通电之后,电磁铁6产生吸力,将金属板8吸住,此时限位器5的支杆10远离轮毂2,此时为开锁状态,当电磁铁6断电之后,弹簧9推动金属板8向前移动,使金属板8上的支杆10前移,将支杆10的前端移动在轮毂上,如果正好对准轮毂2上的通孔4,就是实现了锁定的目的,如果没有对准通孔4,推动电动车前后移动一下,使轮毂2进行转动,方便轮毂2上的通孔4进行移动,当通孔4移动到支杆10对应的位置的时候,就能实现锁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支杆10外侧套有导向套11,导向套11焊接在车轮支架3的内侧。为了方便支杆10移动的精准度,在车轮支架3的内侧焊接有导向套11,使支杆10沿着导向套11进行前后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限位器6上连接有感应器7。限位器6上连接感应器7,感应器7与钥匙内的传感器进行信号匹配,当钥匙持有者接近电动车1米内的时候,电磁铁6开始工作,将金属板8吸住,实现开锁的目的,当人离开电动车超过1米,则电磁铁6断电,弹簧9将金属板8顶出,实现锁定。以上说明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防盗装置,包括车轮支架(3),车轮支架(3)上安装有轮毂(2),轮毂(2)外侧包裹有车轮(1),其特征是,轮毂(2)上均匀排布有通孔(4),在车轮支架(3)上安装有限位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防盗装置,包括车轮支架(3),车轮支架(3)上安装有轮毂(2),轮毂(2)外侧包裹有车轮(1),其特征是,轮毂(2)上均匀排布有通孔(4),在车轮支架(3)上安装有限位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防盗装置,其特征是,限位器(5)的支杆(10)的位置与轮毂(2)最上端的通孔(4)位置处于同一高度,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星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