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冲洗防逆流三腔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49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腔导尿管,所述导尿管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互不相通的引流腔、气囊腔和冲洗腔,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末端设置有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导尿口,所述引流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还设有与所述冲洗腔连通的出液口、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冲洗腔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冲洗腔内设置有阀门;所述导尿管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腔连通的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位于所述引流口和所述出液口后侧,所述导尿管的末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气囊腔连通的进水口。所述三腔导尿管可避免冲洗腔和冲洗器的反复连接以及尿液逆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冲洗防逆流三腔导尿管
本技术涉及泌尿外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冲洗防逆流三腔导尿管。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使用的三腔硅胶导尿管为可冲洗导尿管,一腔为冲洗腔,一腔为气囊腔,一腔为引流腔。在每次进行膀胱冲洗时,都需要将冲洗腔和冲洗器连接。现有技术中,冲洗腔和冲洗器之间连接操作繁琐;频繁地连接冲洗腔和冲洗器不但耗费了医务人员的精力和时间,也容易给患者带来不适。并且,如果不进行持续膀胱冲洗时,冲洗腔用自制盖子塞住,但自制盖子与冲洗腔开口不匹配,容易滑脱,并造成尿液外漏,容易造成患者感染。此外,现有技术中的三腔硅胶导尿管的引流腔容易发生尿液逆流,从而有可能造成患者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腔导尿管,以避免冲洗腔和冲洗器连接的繁琐操作,以及防止尿液逆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腔导尿管,所述导尿管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互不相通的引流腔、气囊腔和冲洗腔,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引流口、末端设置有所述引流腔连通的导尿口,所述引流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还设有与所述冲洗腔连通的出液口、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冲洗腔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冲洗腔内设置有阀门;所述导尿管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腔连通的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位于所述引流口和所述出液口后侧,所述导尿管的末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气囊腔连通的进水口。优选的,所述冲洗腔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阀门之间。优选的,所述阀门为两通开关阀。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为带螺纹口。优选的,所述带螺纹口与冲洗器匹配。优选的,所述带螺纹口与肝素帽匹配。优选的,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设有两个以上出液口。优选的,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设有三个以上出液口。优选的,所述三腔导尿管的材质选自以下任一种:天然橡胶;硅胶;聚氯乙烯。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三腔导尿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在冲洗时,打开冲洗腔上的阀门;停止冲洗时,关闭该阀门,从而避免了冲洗腔和冲洗器的反复连接;并且在引流腔内设置有单向阀,从而避免了尿液逆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三腔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引流腔11引流口12导尿口13第一单向阀2气囊腔21膨胀气囊22进水口3冲洗腔31出液口32进液口33阀门34第二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腔导尿管,如图1所示,所述导尿管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引流腔1、沿其轴向延伸的气囊腔2和沿其轴向延伸的冲洗腔3,所述引流腔1、气囊腔2和冲洗腔3之间互不相通。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引流腔1连通的引流口11,所述导尿管的前端通常是导尿管插入到患者体内如膀胱内的一端,所述导尿管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引流腔1连通的导尿口12,所述导尿管的末端通常是导尿管相对于前端的另一端,所述引流腔1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3,所述第一单向阀13位于所述引流口11和所述导尿口12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13可以使流体自导尿管的前端向末端流动,且可以防止导尿管中的流体自末端向前端方向流动。引流口11将膀胱中的尿液引入到引流腔1中,并通过导尿口12排出,例如排出到尿袋中。第一单向阀13可以防止尿液回流,从而避免了患者因尿液回流导致的感染。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还设有与所述冲洗腔3连通的出液口31,所述导尿管的末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冲洗腔3连通的进液口32;所述冲洗腔3靠近所述进液口32处设置有阀门33。进液口32可以连接冲洗器,在冲洗时,打开阀门33,洗液进入到冲洗腔3,然后通过出液口31对膀胱进行冲洗。不需要进行膀胱冲洗时,关闭阀门33,可防止停止冲洗时尿液通过冲洗腔3外漏。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冲洗腔3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34,所述第二单向阀34位于所述出液口31和所述阀门33之间,第二单向阀34可以防止尿液渗漏,减少尿路感染,所述第二单向阀34可以使流体自导尿管的末端向前端流动,且可以防止导尿管中的流体自前端向末端方向流动。在一个示例中,阀门33具体为两通开关阀门,从而提供了膀胱冲洗的便利性。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进液口32为带螺纹口。具体地,该带螺纹口可以与冲洗器匹配,从而方便了冲洗腔3和冲洗器之间的连接;该带螺纹口也可以与肝素帽匹配,在不与冲洗器连接时,可以用肝素帽将冲洗腔3盖住。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设有两个以上出液口31,所述出液口31可对称分布在所述三腔导尿管周壁上。从而可以在对称的两个方向上对膀胱进行冲洗,提高了冲洗效果。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设有三个以上出液口31,所述出液口31环绕在所述三腔导尿管周壁上。从而可以在多个方向上对膀胱进行冲洗,提高了冲洗效果。所述导尿管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腔2连通的膨胀气囊21,所述导尿管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气囊腔2连通的进水口22;所述膨胀气囊21位于所述引流口11和所述出液口31后侧。可以从所述进水口22注入适量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沿所述气囊腔2进入所述膨胀气囊21,使所述膨胀气囊21膨胀充盈。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三腔导尿管具体可以为天然橡胶导尿管,也可以为硅胶导尿管;,也可以为聚氯乙烯导尿管。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阀门33对膀胱冲洗的操作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了冲洗腔3和冲洗器的反复连接、并避免了尿液通过冲洗腔3外漏。2、在引流腔1中设置第一单向阀13,从而避免了尿液回流。3、在冲洗腔3中设置第二单向阀34,从而避免了尿液逆流。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腔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互不相通的引流腔(1)、气囊腔(2)和冲洗腔(3),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引流腔(1)连通的引流口(11)、末端设置有所述引流腔(1)连通的导尿口(12),所述引流腔(1)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3);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还设有与所述冲洗腔(3)连通的出液口(31)、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冲洗腔(3)连通的进液口(32);所述冲洗腔(3)内设置有阀门(33);所述导尿管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腔(2)连通的膨胀气囊(21),所述膨胀气囊(21)位于所述引流口(11)和所述出液口(31)后侧,所述导尿管的末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气囊腔(2)连通的进水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腔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设有沿其轴向延伸、且互不相通的引流腔(1)、气囊腔(2)和冲洗腔(3),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引流腔(1)连通的引流口(11)、末端设置有所述引流腔(1)连通的导尿口(12),所述引流腔(1)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3);所述导尿管的前端还设有与所述冲洗腔(3)连通的出液口(31)、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冲洗腔(3)连通的进液口(32);所述冲洗腔(3)内设置有阀门(33);所述导尿管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气囊腔(2)连通的膨胀气囊(21),所述膨胀气囊(21)位于所述引流口(11)和所述出液口(31)后侧,所述导尿管的末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气囊腔(2)连通的进水口(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腔(3)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霞许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