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86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部件供给装置。部件供给装置将收纳于载带的部件供给至部件装配装置,该部件供给装置具备对通过部件装配装置取出部件后的载带即空带的卷曲习性进行矫正的卷曲习性矫正部。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件供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收纳于载带的部件供给至部件装配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将部件供给装置(带馈送器)以在台车的上部装配的方式安装于部件装配装置的结构,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将卷绕于卷盘的载带所收纳的部件供给至部件装配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10-153439号公报)。在日本特开2010-153439号公报中,取出部件后从带馈送器排出的使用完毕的载带(空带)沿着台车所具备的带排出用通路被进给且回收于在带馈送器的下方设置的载带用收纳盒。在包括日本特开2010-153439号公报在内的现有技术中,在由纸等形成的载带因卷绕于卷盘而附有的卷曲习性较大的情况下,存在有时弯曲的空带卡挂于带排出用通路从而无法顺畅地回收空带这样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对于卷曲习性较大的载带也能够顺畅地回收的部件供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部件供给装置将收纳于载带的部件供给至部件装配装置,该部件供给装置具备对通过所述部件装配装置取出所述部件后的载带即空带的卷曲习性进行矫正的卷曲习性矫正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对于卷曲习性较大的载带也能够顺畅地回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装配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的结构说明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图9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图9C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图9D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后续带保持部的功能说明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卷曲习性矫正部的结构说明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卷曲习性矫正部的功能说明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卷曲习性矫正部的功能说明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卷盘保持装置中的卷盘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卷盘保持装置中的装配于卷盘保持部的卷盘按压构件的结构说明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卷盘保持装置中的另一卷盘保持部的结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以下阐述的结构、形状等为用于说明的示例,可以根据部件装配装置、带馈送器、台车等的规格进行适当变更。以下,对所有附图中相应的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在图1中,作为在水平面内相互正交的两轴方向而示出有基板搬运方向的X方向(图1中的纸面垂直方向)、与基板搬运方向正交的Y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另外,作为与水平面正交的高度方向而示出有Z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首先,参照图1对部件装配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部件装配装置1具有制造出在基板上搭载有部件的安装基板的功能。设置于基台1a的上表面的基板搬运机构2将基板3沿X方向搬运并定位而进行保持。在基板搬运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通过省略图示的头移动机构而沿水平方向(X方向、Y方向)移动的装配头4。在基板搬运机构2的侧方,在结合于基台1a的台车5的上部沿X方向并列地安装有多个带馈送器6。在台车5的前方侧且带馈送器6的下方设置有将卷绕有载带7的卷盘8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卷盘保持部9,该载带7收纳向部件装配装置1供给的部件。带馈送器6将收纳于卷盘8的载带7沿带进给方向搬运而将部件供给至基于装配头4的部件取出位置。部件装配装置1具备对基板搬运机构2、装配头4、头移动机构进行控制的装配控制部10。装配控制部10向带馈送器6发送部件的供给指令而对装配头4、头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从而通过装配头4执行将由带馈送器6向部件取出位置供给的部件取出并且移送搭载于由基板搬运机构2保持的基板3的装配点的部件装配作业。这样,带馈送器6是将收纳于载带7的部件向部件装配装置1供给的部件供给装置。在台车5的上方设置有以使得作业者不接触部件装配作业中的装配头4等可动机构的方式进行遮盖的开闭自如的主体盖11。在图1中,在台车5的下部设置有对在通过装配头4取出部件后从带馈送器6的后方排出的空的载带7进行回收的回收箱12。在台车5的后方侧设置有将从带馈送器6排出的空的载带7引导至回收箱12的排出滑道13。在排出滑道13设置有将空的载带7以规定的长度切断的切断部14。从带馈送器6排出的空的载带7被切断部14切断并被回收箱12回收。接着,参照图2对带馈送器6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说明。在带馈送器6的内部设置有对从卷盘8抽出而被取入到带馈送器6内的载带7进行引导的带行进路20。带行进路20设置为从带馈送器6中的在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图2的左侧)开口的插入口20a连通至在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图2的右侧)开口的排出口20b。在带行进路20的中途设置有通过装配头4取出部件的部件取出位置P。在持续执行部件装配作业的过程中,以一个卷盘8的收纳量为单位批的多个载带7从插入口20a依次插入而向带馈送器6供给。以下,将在从插入口20a导入而被前后相继地进给的两个载带7中的、在先地进给的载带7称为在先带7p,且将在先带7p之后进给的载带7称为后续带7s(参照图4)。即,带行进路20具有能够插入在先带7p和后续带7s的插入口20a。在图2中,在带行进路20中的下游侧设置有将在先带7p进给至部件取出位置P的第一带进给机构21。第一带进给机构21构成为包括与在先带7p卡合的第一链轮21a、以及驱动第一链轮21a旋转的第一马达21b。在第一带进给机构21的上方装配有具备从上方按压在先带7p且使收纳于在先带7p的部件露出的剥离刃的带盖22。在带盖22的对应于部件取出位置P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在通过链轮21a使载带7沿着带盖22的下表面行进时,通过剥离刃使部件露出,且将露出的部件向形成于剥离刃的下游的开口部、即部件取出位置P搬运。在图2中,在带行进路20中的上游侧设置有将从插入口20a插入的后续带7s进给至第一带进给机构21的第二带进给机构23。第二带进给机构23构成为包括与后续带7s卡合的第二链轮23a、以及驱动第二链轮23a旋转的第二马达23b。第二链轮23a内置有作为旋转检测机构的编码器23c。在第二带进给机构23的下方设置有带按压机构24以及带限位机构25。由插入口20a插入的后续带7s被带按压机构24相对于第二链轮23a按压而与第二链轮23a卡合,从而成为能够进行带进给的状态。第二链轮23a与后续带7s卡合后旋转,由此编码器23c对后续带7s卡合于第二链轮23a进行检测。带限位机构25具有如下功能:在先带7p不停止地通往下游侧,且利用限位构件25a使重叠于在先带7p之上地插入的后续带7s的前端端部暂时停止。在图2中,在插入口20a的上游侧设置有将以重叠于先带7p之上的状态插入到插入口20a的后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部件供给装置,其将收纳于载带的部件供给至部件装配装置,其中,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备对通过所述部件装配装置取出所述部件后的载带即空带的卷曲习性进行矫正的卷曲习性矫正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6 JP 2017-2497621.一种部件供给装置,其将收纳于载带的部件供给至部件装配装置,其中,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备对通过所述部件装配装置取出所述部件后的载带即空带的卷曲习性进行矫正的卷曲习性矫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中,所述卷曲习性矫正部具有将所述空带向排出滑道引导的引导路径,所述引导路径具有:与所述空带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空带的上表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以及与所述空带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谷实樋口元宽松川茂常政慧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