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62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包括:框架、反射片、导光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上、还包括设置于导光板上方的扩散膜及FPC板,所述导光板下端还对应设置有LED,所述LED焊接于FPC板上;传统的背光结构下,所述LED灯与所述铁架之间存在空隙,导致LED灯工作所散发的热量通过空气传导并散失,且扩散膜易因温度变化而发皱,本方案在所述扩散膜与FPC板之间设置一黑色膜片,减小扩散膜粘贴面积,有效防止扩散膜发皱,并在所述LED灯与所述铁架空隙处设置一石墨片,让LED灯工作散发的热量快速传导到石墨片再传导到铁架上,提高背光模组的散热效率。

A Backlight Structure Convenient to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背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用户在购置智能手机产品时,越来越考虑到设备长时间使用时的发热问题,手机使用时过热,不仅仅使得用户使用体验不佳,还将导致电子元器件以及光学膜片损坏问题,从而缩短了手机的使用寿命;传统手机背光结构中,背光灯源与所述外框之间有较大空隙,这直接导致背光灯源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空气传导至外框,才得以散失,散热效率慢,扩散膜因温度变化易起皱,严重影响显示效果以及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包括:框架、反射片、导光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扩散膜及FPC板,所述导光板下端还对应设置有LED,所LED焊接于所述FPC板上;进一步的,所述LED与所述框架之间还设置有石墨片。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片与所述LED和所述框架均存在接触点或接触面,以加快散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为金属框和胶框的组合框体,所述胶框设置于所述金属框下端,所述石墨片与所述金属框接触,热量更易传导散失。进一步的,所述FPC板在焊接所述LED的另一面还设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通过黑白双面胶粘贴于所述FPC板上,可遮挡部分漏出光线。进一步的,所述扩散膜与所述遮光片上端搭接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扩散膜与背光板搭接位置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槽及多个切口,所述槽为多边形且不连通,所述切口与所述槽也不连通,进一步减少所述扩散膜粘贴面积。进一步的,所述扩散膜与所述FPC板之间还设置有一黑色膜片,一方面缩小LED端遮光片粘贴扩散膜的面积,防止所述扩散膜在所述遮光片的粘贴部分因温度变化起皱,另一方面可遮挡LED在此位置的漏光。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膜片为单面胶或无粘性膜片,减少粘贴面积,防止扩散膜因温度变化起皱。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所述背光灯源与所述框架之间的空隙位置,设置有与两者互相接触的石墨片,所述石墨片又称为石墨散热片,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片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应任何表面,可以很好的将背光灯源的热量通过石墨片传导到外框上,再由框架散发出去,加大了散热效率;其次在所述扩散膜与所述FPC板之间设置有膜片,并设置有切口或槽,有效减少扩散膜粘贴面积,解决扩散膜在温度变化下的起皱问题,延长背光结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局部剖视B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沿A-A剖视图;其中:框架—10;反射片-20;导光板-30;扩散膜-40;FP板-50;背光灯源LED-60;石墨片-70;遮光片-80;黑色膜片-90;金属框-11;胶框-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技术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包括:框架10、反射片20、导光板30;所述框架10由金属框11和胶框12两部分组成,但不局限于此,所述胶框12设置于所述金属框11的下端,所述反射片20设置于所述金属框11上,所述导光板30设置于所述反射片20上;所述导光板20上还设置有的扩散膜40及FPC板50,所述扩散膜40使用双面粘粘贴于所述导光板30的上端部分,所述FPC板50使用双面粘粘贴于所述导光板30的下半部,但不局限于此;所述导光板30下端还对应设置有背光灯源LED60,但不局限于此,所述背光灯源LED60焊接于所述FPC板50上;所述背光灯源LED60工作时易发热且难以散失,为此在所述背光灯源LED60与所述铁框11之间设置石墨片70,所述石墨片70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可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呈片层状结构,可很好的与所述背光灯源LED60和金属框11接触,且与所述背光灯源LED60和所述铁框11都保持最大接触面积,如图2所示,所述石墨片70呈几字形设置于背光结构下端,从而将背光灯源LED60的工作热量通过石墨片70传导到金属框11上,利用金属导热性强的特性,由金属框11将热量散发出去,散热效率更高。进一步的,所述FPC板50在焊接所述背光灯源LED60的另一面还设置有遮光片80,所述遮光片80通过黑白双面胶粘贴于所述FPC板50上,可遮挡部分漏出光线。另一方面,所述扩散膜40易因外界温度变化,而导致起皱,所述扩散膜起皱的原因之一在于,所述扩散膜40与所述遮光片80的粘贴面积过大,粘贴部分由于温度变化导致胀缩不一致,且粘贴面积越大,在可靠性实验时出现起皱的现象的几率越高,为此,本实施例在所述扩散膜40与所述FPC板50的中间位置,设置了一个黑色膜片90。优选的,为进一步减少扩散膜40的粘贴面积,所述膜片90设置为单面粘膜片或者无粘性膜片,但不局限于此。优选的,为进一步减少扩散膜40的粘贴面积,所述扩散膜40下端与所述遮光片80上端搭接设置。优选的,为进一步减少扩散膜40的粘贴面积,所述扩散膜40与所述遮光板搭接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多个槽及多个切口,本部分未在图中标记;所述槽为多边形且不连通,所述切口与所述槽也不连通。本实施例在背光灯源LED60与金属框11之间增加石墨片70,加快了手机背光的散热效率,并在扩散膜40与FPC板50之间设置膜片90,减少扩散膜40粘贴面积,防止因温度变化其发生褶皱,避免其影响显示效果,同时有效延长了手机背光结构的使用寿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包括:框架、反射片、导光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扩散膜及FPC板,所述导光板下端还对应设置有LED,所LED焊接于所述FPC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LED与所述框架之间还设置有石墨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包括:框架、反射片、导光板;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扩散膜及FPC板,所述导光板下端还对应设置有LED,所LED焊接于所述FPC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LED与所述框架之间还设置有石墨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片与所述LED和所述框架均存在接触点或接触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金属框和胶框的组合框体,所述胶框设置于所述金属框下端,所述石墨片与所述金属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华林汉良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