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122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包括碳化硅板、折流蛇形管、温度监测仪、散热风机、过滤层和移动轮,所述碳化硅板右侧设置有折流蛇形管,所述温度监测仪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碳化硅板可以抵抗进入的热量对其造成的冲击,避免其他设备造成损坏;设置有折流蛇形管提高了冷却水对热量流体的冷却效果,使其受冷更加均匀;设置有温度监测仪能防止内部温度过高造成设备的损坏;设置有散热风机进一步提高了管式换热器对热量流体的冷却效果;设置有过滤层能够防止气体中掺杂的有害气体直接排出;设置有移动轮使管式换热器在移动搬运等过程中变得简单便捷。

A High Efficiency Stereo Tub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使换热器的使用范围也随之逐渐扩大,目前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应用领域,通过流体将高温气体、流体等进行冷却处理,市场上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因其在换热过程中其冷却水对热气的作用不均匀,使一些局部热气流体无法被及时冷却,导致管式光热器换热效果低,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因其不具备移动功能,导致机器设备在移动、搬运过程中变得十分麻烦,同时不具备对其内部温度的检测功能,导致管式换热器内部经常因热量的堆积,造成其内部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因其在换热过程中其冷却水对热气的作用不均匀,导致管式光热器换热效果低,不具备移动功能,导致机器设备在移动、搬运过程中变得十分麻烦,不具备对其内部温度的检测功能,导致管式换热器内部经常因热量的堆积,造成其内部设备的损坏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管道、热气进口、电磁开关阀、碳化硅板、换热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管道(1)、热气进口(2)、电磁开关阀(3)、碳化硅板(4)、换热水箱(5)、增压泵(6)、换热直管(7)、折流蛇形管(8)、温度监测仪(9)、散热风机(10)、进风口(11)、逆变器(12)、PLC控制器(13)、控制开关(14)、废气排出口(15)、布气板(16)、过滤层(17)、出气口(18)、支撑底座(19)、电源箱(20)、移动轮(21)和制动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1)左侧中部开设有热气进口(2),所述热气进口(2)上方设置有电磁开关阀(3),所述热气进口(2)右侧设置有碳化硅板(4),所述碳化硅板(4)右侧设置有换热水箱(5),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管式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管道(1)、热气进口(2)、电磁开关阀(3)、碳化硅板(4)、换热水箱(5)、增压泵(6)、换热直管(7)、折流蛇形管(8)、温度监测仪(9)、散热风机(10)、进风口(11)、逆变器(12)、PLC控制器(13)、控制开关(14)、废气排出口(15)、布气板(16)、过滤层(17)、出气口(18)、支撑底座(19)、电源箱(20)、移动轮(21)和制动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1)左侧中部开设有热气进口(2),所述热气进口(2)上方设置有电磁开关阀(3),所述热气进口(2)右侧设置有碳化硅板(4),所述碳化硅板(4)右侧设置有换热水箱(5),所述换热水箱(5)内部设置有增压泵(6),所述换热水箱(5)右侧设置有换热直管(7),所述换热直管(7)内侧设置有折流蛇形管(8),所述折流蛇形管(8)上方设置有温度监测仪(9),所述温度监测仪(9)左侧上方设置有散热风机(10),所述散热风机(10)左侧设置有逆变器(12),所述逆变器(12)左侧设置有PLC控制器(13),所述PLC控制器(13)左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泓许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普尔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