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陆两用电动平衡车结构装置及其集成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衡车
,特别涉及水陆两用电动平衡车结构装置及其集成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车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科学家经过潜心的研究,终于开发出新款两轮电动平衡车。两轮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目前,市面上的电动平衡车,仅仅能够实现路上行驶,无法实现水陆两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水陆 ...
【技术保护点】
1.水陆两用电动平衡车结构装置,包括驱动轮(1)、连接杆(2)、控制杆(3)、平衡车身(4)、座椅(5)、车轮(6)、照明灯(7)、控制箱(8)、气垫(9)、调节轴(10)、延长轴(11)、轮毂电机(12)、隔离罩(13)、支撑柱(14)、气动弹簧(15)、防护罩(16)、状态预估模块(17)和加速度传感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身(4)的内部设置有座椅(5),所述平衡车身(4)的底端中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垫(9),所述平衡车身(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所述控制箱(8)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照明灯(7),所述控制箱(8)的顶端设置有控制杆(3),所述气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陆两用电动平衡车结构装置,包括驱动轮(1)、连接杆(2)、控制杆(3)、平衡车身(4)、座椅(5)、车轮(6)、照明灯(7)、控制箱(8)、气垫(9)、调节轴(10)、延长轴(11)、轮毂电机(12)、隔离罩(13)、支撑柱(14)、气动弹簧(15)、防护罩(16)、状态预估模块(17)和加速度传感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身(4)的内部设置有座椅(5),所述平衡车身(4)的底端中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气垫(9),所述平衡车身(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8),所述控制箱(8)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照明灯(7),所述控制箱(8)的顶端设置有控制杆(3),所述气垫(9)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延长轴(11),所述延长轴(11)远离气垫(9)的一端通过调节轴(10)铰接有连接杆(2)的一端,所述连接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轮毂电机(12),所述轮毂电机(12)设置在驱动轮(1)的内部,所述驱动轮(1)的外侧通过支撑柱(14)固定连接有车轮(6),所述车轮(6)的外侧设置有隔离罩(13),所述轮毂电机(12)和气垫(9)之间设置有气动弹簧(15),所述气动弹簧(15)用于控制气垫(9)的充气和抽气,所述防护罩(16)用于保护驾驶员以及安装状态预估模块(17)和加速度传感器(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电动平衡车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6)共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车轮(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车轮(6)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所述车轮(6)为空心或实心橡胶轮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电动平衡车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12),两个所述轮毂电机(12)分别控制两个所述驱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石,赵洪伟,郭艳德,林胜,张烁,张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