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纳体用的包装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38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装液体容纳体的包装部件,提高包装部件对液体容纳体的保护性。在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T方向、D方向、以及W方向时,包装部件具备:第一部位,其沿着包含D方向和W方向的DW面以面对液体容纳体的具有挠性的袋的第一面的方式配置;第二部位,其沿着DW面以面对袋的第二面的方式配置,在T方向上,与第一部位一起夹持袋;固定部,其在将袋在T方向上夹持着的状态下将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固定;以及加压部,在处于袋被固定部固定到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之间的固定状态时,该加压部按压袋的被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夹持着的一部分区域,以使液体容纳部内的压力提高。

Packaging Parts for Liquid Contain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容纳体用的包装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容纳体用的包装部件。
技术介绍
作为液体容纳体,具备容纳液体的挠性的袋,在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的状态下,将该袋内的液体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的液体容纳体已为人所知(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2等)。在工厂出货时的输送之际、以及以未使用状态直接保管之际,这样的液体容纳体一般由包装部件包装。这样的液体容纳体用的包装部件通常构成为,具有与容纳有液体的状态下的袋的外形相应的形状,以使得包装部件不对液体容纳体的袋施加过度的负荷。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2中,液体容纳体由托盘状的部件包装,该托盘状的部件被成形成具有与该液体容纳体的外形相应地构成的凹部(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1、13、专利文献2的图1~3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404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83497号公报然而,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即使液体容纳体被与其外形相应地成形而成的包装部件包装,在其搬运之际,袋内液体晃动也会产生液体波动,从而存在袋反复变形,而导致其劣化的情况。另外,专利技术人还发现在构造物与液体一起容纳于袋内的情况下,存在由于这样的液体波动而导致的构造物的运动,而使袋、构造物自身产生损伤·劣化的情况。此外,一直以来,有人指出:若使包装部件的形状与液体容纳体的外形相应,则在由于液体容纳体的设计变更等而导致液体容纳体的形状被变更的情况下,包装部件的形状也需要变更,从而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另外,还有人指出:在为了使液体容纳体中的液体的容量增大而使袋的容积增大的情况下,与此相伴,包装部件也会导致大型化。这样,在包装液体容纳体的包装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抑制作为包装对象物的液体容纳体的损伤·劣化,针对提高包装部件对包装对象物的保护性、使包装部件的结构简化,依然存在改良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实现的,能够实现为以下的形态。[1]第一形态提供一种包装液体容纳体的包装部件。在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T方向、D方向、以及W方向时,该液体容纳体具备:袋,其在内部设置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在所述T方向上该袋具有隔着所述液体容纳部配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且该袋具有挠性;以及液体导出口,其设置于所述袋的一端,且具有沿着所述D方向的中心轴线,该液体导出口将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袋之外导出。该形态的包装部件具备:第一部位,其沿着包含所述D方向和所述W方向的DW面以面对所述第一面的方式配置;第二部位,其沿着所述DW面以面对所述第二面的方式配置,在所述T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位一起夹持所述袋;固定部,其在将所述袋在所述T方向上夹持着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固定;以及加压部,在处于所述袋被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之间的固定状态时,该加压部按压所述袋的被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夹持着的一部分区域,以使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压力比成为所述固定状态之前的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压力高。根据该形态的包装部件,袋内液体的压力被提高,在袋膨胀的状态下液体容纳体被包装,因此,由于袋内液体波动而导致袋的形状变化的情况被抑制。因而,起因于液体容纳体中的液体波动而导致液体容纳体损伤·劣化的情况被抑制。另外,即使包装部件不具有仿造液体容纳体的外形的结构,通过具有加压部,也能够如前所述进行液体容纳体的劣化被抑制的保护。因而,能够简化包装部件的结构。[2]在上述形态的包装部件中,也可以是,在将沿着所述D方向的方向中的、从所述液体导出口朝向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方向设为+D方向,将与所述+D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D方向时,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在位于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D方向上的中心靠所述+D方向侧的位置的区域中按压所述袋。根据该形态的包装部件,加压部按压远离液体导出口的区域,因此,由于加压部的按压而液体供给口劣化的情况被抑制。另外,由于固定状态下的加压部的加压,液体被向远离液体供给口的方向挤压而液体偏置地存在于袋的最里侧区域的情况被抑制。因此,在将液体容纳体从包装部件取出时,液体容纳体成为液体存在于这样的偏置的区域的状态的情况被抑制。[3]在上述形态的包装部件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在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D方向上的中心靠所述+D方向侧的区域中、在所述W方向的全域上按压所述袋。根据该形态的包装部件,在固定状态下,袋在相当于其宽度方向的W方向的全域上被按压,因此,被包装部件包装着的期间的液体容纳体的姿态变化被抑制,液体容纳体的劣化被抑制。[4]在上述形态的包装部件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将沿着所述W方向的方向上的一侧方向设为+W方向,将另一侧方向设为-W方向时,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在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W方向上的中心靠所述+W方向侧的区域以及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W方向上的中心靠所述-W方向侧的区域中,在所述D方向的全域上按压所述袋。根据该形态的包装部件,在固定状态下,袋在+W方向侧和-W方向侧这两侧被按压,因此,被包装部件包装着的期间的液体容纳体的姿态变化被进一步抑制。[5]在上述形态的包装部件中,也可以是,所述液体容纳体还具备液体导出部件,该液体导出部件具有所述液体导出口,且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沿着所述D方向延伸,对从所述液体导出口导出的所述液体进行引导,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在位于比所述液体导出部件靠所述+D方向侧的位置的区域中按压所述袋。根据该形态的包装部件,由加压部的按压导致的液体导出部件的劣化被抑制。[6]在上述形态的包装部件中,也可以是,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还在所述W方向的位于所述液体导出部件的两侧的区域中分别按压所述袋。根据该形态的包装部件,能够抑制由加压部的按压导致的液体导出部件的劣化且使液体容纳体更紧密地固定于包装部件。[7]在上述形态的包装部件中,也可以是,所述液体导出部件具有间隔部件,该间隔部件设置于所述+D方向侧的端部,所述T方向上的尺寸在所述液体导出部件中最大,该间隔部件抑制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T方向上的压扁变形,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按压所述袋,以使配置有所述间隔部件的位置处的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T方向的高度由于所述液体的压力而比所述间隔部件的所述T方向上的尺寸大。根据该形态的包装部件,在被包装部件包装着时,袋从间隔部件受到负荷的情况被抑制,因此,被包装部件包装着时的液体容纳体的劣化被抑制。[8]在上述形态的包装部件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间隔部件以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液体中浮起、且与所述袋的内表面分开的状态配置。根据该形态的包装部件,在被包装部件包装着的期间内,袋从间隔部件受到负荷的情况被进一步抑制。[9]在上述形态的包装部件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分别具有平板状的外形,所述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中的至少一者,由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相对于其他部位向所述袋侧突出的面构成。根据该形态的包装部件,能够使其结构更加简化。[10]第二形态提供一种包装液体容纳体的包装部件。在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T方向、D方向、以及W方向时,该液体容纳体具备:袋,其在内部设置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液体容纳体的包装部件,在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T方向、D方向、以及W方向时,该液体容纳体具备:袋,其在内部设置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在所述T方向上该袋具有隔着所述液体容纳部配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且该袋具有挠性;以及液体导出口,其设置于所述袋的一端,且具有沿着所述D方向的中心轴线,该液体导出口将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袋之外导出,其中,该包装部件具备:第一部位,其沿着包含所述D方向和所述W方向的DW面以面对所述第一面的方式配置;第二部位,其沿着所述DW面以面对所述第二面的方式配置,在所述T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位一起夹持所述袋;固定部,其在将所述袋在所述T方向上夹持着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固定;以及加压部,在处于所述袋被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之间的固定状态时,该加压部按压所述袋的被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夹持着的一部分区域,以使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压力比成为所述固定状态之前的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压力高。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5 JP 2017-2480461.一种包装液体容纳体的包装部件,在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T方向、D方向、以及W方向时,该液体容纳体具备:袋,其在内部设置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在所述T方向上该袋具有隔着所述液体容纳部配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且该袋具有挠性;以及液体导出口,其设置于所述袋的一端,且具有沿着所述D方向的中心轴线,该液体导出口将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液体向所述袋之外导出,其中,该包装部件具备:第一部位,其沿着包含所述D方向和所述W方向的DW面以面对所述第一面的方式配置;第二部位,其沿着所述DW面以面对所述第二面的方式配置,在所述T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位一起夹持所述袋;固定部,其在将所述袋在所述T方向上夹持着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固定;以及加压部,在处于所述袋被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第一部位与所述第二部位之间的固定状态时,该加压部按压所述袋的被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夹持着的一部分区域,以使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压力比成为所述固定状态之前的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压力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部件,其中,在将沿着所述D方向的方向中的、从所述液体导出口朝向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方向设为+D方向,将与所述+D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D方向时,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在位于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D方向上的中心靠所述+D方向侧的位置的区域中按压所述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部件,其中,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在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D方向上的中心靠所述+D方向侧的区域中、在所述W方向的全域上按压所述袋。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包装部件,其中,在将沿着所述W方向的方向中的一侧方向设为+W方向,将另一侧方向设为-W方向时,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在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W方向上的中心靠所述+W方向侧的区域以及比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W方向上的中心靠所述-W方向侧的区域中,在所述D方向的全域上按压所述袋。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部件,其中,所述液体容纳体还具备液体导出部件,该液体导出部件具有所述液体导出口,且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沿着所述D方向延伸,对从所述液体导出口导出的所述液体进行引导,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在位于比所述液体导出部件靠所述+D方向侧的位置的区域中按压所述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部件,其中,在处于所述固定状态时,所述加压部还在所述W方向的位于所述液体导出部件的两侧的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岛巧川手宽之尾关洋义山口学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