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69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该电池箱体包括底板;多个周向且间隔设置的外延件,外延件沿底板向外平展延伸形成;每个外延件至少一次弯折形成侧箱臂,侧箱臂与底板围合成电池箱体的腔体;其中,侧箱臂用于连接的端面弯折形成连接部,相邻的两个连接部卡接以将相邻的侧箱臂彼此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箱体具有能够快速的将端板与侧板进行连接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动力电池包为一种可充电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中,为保障电池包的整体结构强度,实现汽车的安全行驶,位于电池包内部的电池模组的箱体结构强度也尤为重要。目前,电池模组的端板、侧板为单独的零部件,通常通过将端板与侧板焊接或铆接在一起形成电池模组箱体,以保障电芯能够稳定设置于电池模组的箱体内,或者通过增加板体厚度的方式,以增加电池模组箱体的结构强度。现有技术的电池模组的箱体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端板与侧板连接处的强度,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将端板与侧板连接在一起较为繁琐,同时,需要投入较为昂贵的焊接设备,工艺复杂,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还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电池箱体的端板与侧板连接方式繁琐,进而造成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底板;多个周向且间隔设置的外延件,外延件沿所述底板向外平展延伸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多个周向且间隔设置的外延件(a),所述外延件(a)沿所述底板(1)向外平展延伸形成;每个所述外延件(a)至少一次弯折形成侧箱臂(2),所述侧箱臂(2)与所述底板(1)围合成所述电池箱体的腔体;其中,所述侧箱臂(2)用于连接的端面弯折形成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卡接以将相邻的所述侧箱臂(2)彼此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多个周向且间隔设置的外延件(a),所述外延件(a)沿所述底板(1)向外平展延伸形成;每个所述外延件(a)至少一次弯折形成侧箱臂(2),所述侧箱臂(2)与所述底板(1)围合成所述电池箱体的腔体;其中,所述侧箱臂(2)用于连接的端面弯折形成连接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卡接以将相邻的所述侧箱臂(2)彼此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21);所述侧箱臂(2)包括:至少两个端板(21),所述端板(21)用于连接的端面弯折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至少两个侧板(22),相邻的所述侧板(22)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端板(21),所述侧板(22)用于连接的端面弯折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卡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1)弯折形成至少一个加强臂(212),所述加强臂(212)与所述底板(1)平行设置;所述加强臂(212)位于所述电池箱体的空腔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臂(212)为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卡接后形成至少一个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抵接于两个所述加强臂(21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臂(2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加强部(2122),两个所述加强部(2122)上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利文朱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