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36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包括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热层,所述蓄热体上端中部开有平焰槽,所述蓄热体内腔中部开有菱形中空槽,所述菱形中空槽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柱形蓄热组件,所述蓄热体内腔中部螺旋插接有二次加热管,所述二次加热管左端固定连接有废气进口连接件,所述平焰槽下端中部贯穿插接有蓄热混合室,所述二次加热管右端密封连接第一喷气口,所述蓄热混合室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嘴,所述燃烧嘴上端固定连接有束焰器,所述蓄热混合室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外侧活动套接有混气翼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
本技术涉及烧嘴
,具体为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世界能源的短缺以及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为了节约能源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在热处理加热炉中,蓄热式燃烧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其工作原理是:蓄热式烧嘴成对设置,利用蓄热体作载体,交替地被废气热量加热,再将蓄热体蓄存的热量用于加热空气或燃气,蓄热体周期性地加热、放热使空气或燃气预热到高温,既保证了炉膛加热的连续性又达到节能的效果。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工业炉窑的节能减排迫在眉睫。目前国内的热处理炉和加热炉普遍使用蓄热式烧嘴用于节能,但是市面上大多数蓄热式平焰烧嘴仅仅为直线型蓄热烧嘴,蓄热体体积较小,二次加热效果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包括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热层,所述蓄热体上端中部开有平焰槽,所述蓄热体内腔中部开有菱形中空槽,所述菱形中空槽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柱形蓄热组件,所述蓄热体内腔中部螺旋插接有二次加热管,所述二次加热管左端固定连接有废气进口连接件,所述平焰槽下端中部贯穿插接有蓄热混合室,所述二次加热管右端密封连接第一喷气口,所述第一喷气口密封插接在蓄热混合室的左侧下部,所述蓄热混合室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嘴,所述燃烧嘴上端固定连接有束焰器,所述燃烧嘴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块,所述蓄热混合室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密封插接有第二喷气口和第三喷气口,所述第二喷气口末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进口连接件,所述第三喷气口末端固定连接有可燃气体进口连接件,所述蓄热混合室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外侧活动套接有混气翼片。优选的,所述绝热层为陶瓷绝热层,所述防护块为陶瓷防护块。优选的,所述二次加热管为铜质加热管且所述二次加热管在蓄热体内部至少螺旋环绕一周。优选的,所述混气翼片为弧形翼片,所述混气翼片至少设有四个且环绕固定转轴等距排列。优选的,所述燃烧嘴下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盘,所述导气盘的直径与蓄热混合室的内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蓄热式平焰烧嘴,通过设置菱形中空槽和柱形蓄热组件的结构,达到了提高蓄热体的蓄热效率和储热量的效果;通过设置燃烧嘴和束焰器的结构,达到了能够保持火焰形状的效果;通过设置混气翼片和固定转轴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将可燃气体、空气和废气集中混合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蓄热体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蓄热混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热体、11绝热层、12平焰槽、13菱形中空槽、14柱形蓄热组件、2二次加热管、21废气进口连接件、22第一喷气口、3蓄热混合室、31防护块、4燃烧嘴、41束焰器、5可燃气体进口连接件、51空气进口连接件、52第二喷气口、53第三喷气口、6固定转轴、61混气翼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包括蓄热体1,所述蓄热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热层11,所述绝热层11为陶瓷绝热层,能够提高蓄热体1的蓄热效果,所述防护块31为陶瓷防护块,所述蓄热体1上端中部开有平焰槽12,所述蓄热体1内腔中部开有菱形中空槽13,能够提高蓄热体1的蓄热效果,所述菱形中空槽13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柱形蓄热组件14,所述蓄热体1为炉甘石蓄热体,所述柱形蓄热组件14的比热容大于炉甘石的比热容,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延长蓄热体1的加热时间,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燃烧的余热,所述蓄热体1内腔中部螺旋插接有二次加热管2,螺旋式的结构,增加了加热管2的受热面积,使得加热管2内部的气体的受热时间也得到了增加所述二次加热管2左端固定连接有废气进口连接件21,所述二次加热管2为铜质加热管且所述二次加热管2在蓄热体1内部至少螺旋环绕一周,所述平焰槽12下端中部贯穿插接有蓄热混合室3,所述蓄热混合室3的侧壁为金属侧壁,这样的结构能够得到更高的传热效率,所述二次加热管2右端密封连接第一喷气口22,所述第一喷气口22密封插接在蓄热混合室3的左侧下部,所述蓄热混合室3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嘴4,所述燃烧嘴4上端固定连接有束焰器41,能够使得火焰更为稳定,所述燃烧嘴4下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盘,所述导气盘的直径与蓄热混合室3的内径相同,所述燃烧嘴4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块31,所述防护块31为陶瓷防护块,所述蓄热混合室3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密封插接有第二喷气口52和第三喷气口53,所述第二喷气口52末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进口连接件51,所述第三喷气口53末端固定连接有可燃气体进口连接件5,所述蓄热混合室3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6,所述固定转轴6外侧活动套接有混气翼片61,所述混气翼片61为弧形翼片,所述混气翼片61至少设有四个且环绕固定转轴6等距排列,这样的结构能够充分地将燃料气体和氧气混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包括蓄热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热层(11),所述蓄热体(1)上端中部开有平焰槽(12),所述蓄热体(1)内腔中部开有菱形中空槽(13),所述菱形中空槽(13)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柱形蓄热组件(14),所述蓄热体(1)内腔中部螺旋插接有二次加热管(2),所述二次加热管(2)左端固定连接有废气进口连接件(21),所述平焰槽(12)下端中部贯穿插接有蓄热混合室(3),所述二次加热管(2)右端密封连接第一喷气口(22),所述第一喷气口(22)密封插接在蓄热混合室(3)的左侧下部,所述蓄热混合室(3)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嘴(4),所述燃烧嘴(4)上端固定连接有束焰器(41),所述燃烧嘴(4)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块(31),所述蓄热混合室(3)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密封插接有第二喷气口(52)和第三喷气口(53),所述第二喷气口(52)末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进口连接件(51),所述第三喷气口(53)末端固定连接有可燃气体进口连接件(5),所述蓄热混合室(3)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转轴(6),所述固定转轴(6)外侧活动套接有混气翼片(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平焰烧嘴,包括蓄热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热层(11),所述蓄热体(1)上端中部开有平焰槽(12),所述蓄热体(1)内腔中部开有菱形中空槽(13),所述菱形中空槽(13)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柱形蓄热组件(14),所述蓄热体(1)内腔中部螺旋插接有二次加热管(2),所述二次加热管(2)左端固定连接有废气进口连接件(21),所述平焰槽(12)下端中部贯穿插接有蓄热混合室(3),所述二次加热管(2)右端密封连接第一喷气口(22),所述第一喷气口(22)密封插接在蓄热混合室(3)的左侧下部,所述蓄热混合室(3)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嘴(4),所述燃烧嘴(4)上端固定连接有束焰器(41),所述燃烧嘴(4)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块(31),所述蓄热混合室(3)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密封插接有第二喷气口(52)和第三喷气口(53),所述第二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朗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赛洋能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