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22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外表面固定焊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散热扇叶,且固定支架与散热扇叶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外壳,且第二外壳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箱,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四周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洞,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设置有后板,所述后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能够通过多种散热的方式对所连接的发动机进行散热处理,并且安装时能够有效的减小该散热装置的晃动,从而使得该散热装置能够稳定的进行运行,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以及电动机等,而在发动机在进行使用时均会发出热量,若不及时将其内部的热量排出便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现有的发动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发动机自身的散热效果较差,因此在使用时发动机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并快速的排出,便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效果,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外表面固定焊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散热扇叶,且固定支架与散热扇叶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外壳,且第二外壳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箱,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四周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洞,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设置有后板,所述后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后板的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后板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后端外围设置有软垫框,且软垫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水冷管与散热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后板与第一外壳的形状均呈正方形,且后板靠近第一外壳的外表面一侧与第一外壳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后板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螺丝靠近后板的一端设置有螺帽,螺帽的一侧与后板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螺丝的外围设置有螺旋状螺纹,且固定螺丝的外围与固定孔洞的内壁相卡合。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杆贯穿设置于固定支架与散热扇叶的中心处,且连接螺杆的外表面两端均套接有固定帽,所述散热扇叶通过连接螺杆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减震弹簧分别位于软垫框四周的边角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在使用时,当使用人员将该装置与发动机连接后,该散热装置后端的软垫框能够与待安装的发动机外表面相贴合,继而便可大大增加两者连接时的密封性,并在软垫框的四周均设置上减震弹簧,这样一来在发动机因外界因素出现晃动的情况时即可有效的减少振动,从而大大提高整个散热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而发动机内的热气便可通过散热片进行初步散热,使得发动机内的温度降低,而在散热片进行散热的同时,设置在第二外壳内的水冷管能通过水冷的方式持续对发动机内的热量进行处理,整体散热的效果更加优异,最后便能够通过散热扇叶的转动将其内部的热量带出,从而完成散热,整个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通过多种散热的方式对所连接的发动机进行散热处理,并且安装时能够有效的减小该散热装置的晃动,从而使得该散热装置能够稳定的进行运行,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第二外壳与水冷管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第一外壳与后板的整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软垫框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第一外壳;2、固定支架;3、散热扇叶;4、连接螺杆;5、第二外壳;6、水冷管;7、散热箱;8、固定孔洞;9、后板;10、散热片;11、固定螺丝;12、温度传感器;13、软垫框;14、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一外壳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焊接有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的后端设置有散热扇叶3,且固定支架2与散热扇叶3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杆4,第一外壳1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外壳5,且第二外壳5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水冷管6,水冷管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箱7,第一外壳1的后端四周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洞8,第一外壳1的后端设置有后板9,后板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片10,后板9的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螺丝11,后板9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5的后端外围设置有软垫框13,且软垫框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4。水冷管6与散热箱7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即可有效的增强水冷管6与散热箱7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后板9与第一外壳1的形状均呈正方形,且后板9靠近第一外壳1的外表面一侧与第一外壳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后板9通过固定螺丝11与第一外壳1固定连接;固定螺丝11靠近后板9的一端设置有螺帽,螺帽的一侧与后板9的外表面相贴合,固定螺丝11的外围设置有螺旋状螺纹,且固定螺丝11的外围与固定孔洞8的内壁相卡合,两者连接后即可进行固定;连接螺杆4贯穿设置于固定支架2与散热扇叶3的中心处,且连接螺杆4的外表面两端均套接有固定帽,散热扇叶3通过连接螺杆4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在散热扇叶3进行转动时即可将发动机内的热量抽出,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减震弹簧14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减震弹簧14分别位于软垫框13四周的边角处,因此在该散热装置进行安装时即可有效的减少因外界情况所产生的振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当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需要将该装置与发动机进行连接,此时该散热装置后端的软垫框13能够与待安装的发动机外表面相贴合,继而便可大大增加两者连接时的密封性,并在软垫框13的四周均设置上减震弹簧14,这样一来在发动机因外界因素出现晃动的情况时即可有效的减少振动,从而大大提高整个散热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待安装完毕后,发动机内的热气便可通过散热片10进行初步散热,使得发动机内的温度进行降低,而在散热片10进行散热的同时,设置在第二外壳5内的水冷管6并能通过水冷的方式持续对发动机内的热量进行处理,整体散热的效果更加优异,而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2便能够实时对发动机内的温度进行监控,使得使用人员可实时得知发动机内的温度,一旦温度过高即可作出相应的处理方式,最后便能够通过散热扇叶3的转动将其内部的热量带出,从而完成散热,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外表面固定焊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散热扇叶,且固定支架与散热扇叶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外壳,且第二外壳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箱,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四周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洞,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设置有后板,所述后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后板的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后板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后端外围设置有软垫框,且软垫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前端外表面固定焊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散热扇叶,且固定支架与散热扇叶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外壳,且第二外壳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箱,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四周边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洞,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设置有后板,所述后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后板的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后板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后端外围设置有软垫框,且软垫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与散热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登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