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以及道路护栏立柱安装结构和公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13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07
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以及道路护栏立柱安装结构,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左支座、右支座均包括用于抵靠路面的承压部以及用于夹持护栏立柱的夹持部;左支座和右支座可拆卸连接,通过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护栏立柱的外周面,在现有护栏立柱上安装上述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后,护栏支座的承压部抵靠在路面上,当发生车辆碰撞护栏的事故时,施加在护栏上的冲撞力传递到护栏支座上,再通过护栏支座的承压部以下压力的形式传递到路面,若撞击力过大,护栏立柱会以支座的最上端为支点发生弯折以吸收撞击能量,从而在碰撞护栏的事故发生时给路面提供保护,减轻路面受损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以及道路护栏立柱安装结构和公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座,具体来说涉及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以及道路护栏立柱安装结构和公路。
技术介绍
道路护栏是设置在路侧或者道路的中央隔离带处的防护结构,用于对车辆进行保护与防护,避免失控车辆越出路外或者碰撞路侧构造物。道路护栏包含有立柱,立柱固设于地面,当车辆冲撞护栏时,立柱在撞击力作用下以其与路面相交的位置为支点翻转运动,具体来说,立柱位于路面上方的部分往下倾倒,而立柱位于路面以下的部分往上翘起,从而导致路面被立柱撬烂,由于立柱下端埋入路面深度通常在40公分以上,路面受损深度较深,维修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通过该护栏支座可以很好地减轻因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路面受损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所述护栏支座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右支座均包括用于抵靠路面的承压部以及用于夹持护栏立柱的夹持部;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护栏立柱的外周面,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一起夹住护栏立柱的外周面后,所述护栏立柱被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包夹住的弧长超过其圆周长的1/2。优选的,所述承压部为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夹持部为竖直设置的弧形夹板,底板与弧形夹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底板与弧形夹板。优选的,所述底板呈三角形或扇形。优选的,所述护栏支座的左支座通过螺栓与右支座可拆卸连接。道路护栏立柱安装结构,包括护栏立柱及护栏支座,所述护栏立柱包括设于路基中的立柱下段以及设于路面上方的立柱上段,所述立柱下段与立柱上段分体设置,所述护栏支座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右支座均包括用于抵靠路面的承压部以及用于夹持护栏立柱的夹持部;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立柱下段及立柱上段的外周面,从而将所述立柱上段与立柱下段相连接,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一起夹住护栏立柱的外周面后,所述立柱上段与立柱下段被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包夹住的弧长均超过其圆周长的1/2。一种公路,包括路面、护栏立柱、护栏体、护栏支座,所述护栏支座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右支座均包括用于抵靠路面的承压部以及用于夹持护栏立柱的夹持部;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护栏立柱的外周面,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一起夹住护栏立柱的外周面后,所述护栏立柱被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包夹住的弧长超过其圆周长的1/2。优选的,所述护栏立柱包括设于路基中的立柱下段以及设于路面上方的立柱上段,所述立柱下段与立柱上段分体设置。优选的,所述护栏支座的夹持部可夹持住所述立柱上段的下端和立柱下段的上端,所述立柱上段与立柱下段相连接。优选的,立柱上段与立柱下段被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包夹住的弧长均超过其圆周长的1/2。在现有护栏立柱上安装本技术所涉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后,护栏支座的承压部抵靠在路面上,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护栏立柱,当发生车辆碰撞护栏的事故时,施加在护栏上的冲撞力传递到支座上,再通过支座的承压部以下压力的形式传递到路面,若撞击力过大,立柱会以支座的最上端为支点发生弯折以吸收撞击能量,相比
技术介绍
中立柱底端往上翘的情况,路面被支座承压部压坏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即使路面受支座施加的压力损坏,其受损深度较立柱底端往上翘的情况也要浅得多),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涉护栏支座能够在碰撞护栏的事故发生时给路面提供保护,减轻路面受损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护栏支座安装到护栏之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另一种护栏支座安装到护栏之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涉道路护栏立柱安装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涉道路护栏立柱安装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路面2——立柱2a——立柱上段2b——立柱下段3——护栏体4——支座4a——左支座4b——右支座5——螺栓6——加强筋7——底板8——弧形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2所示,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护栏支座4包括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左支座4a、右支座4b均包括用于抵靠路面的承压部以及用于夹持护栏立柱2的夹持部;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可拆卸连接,通过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护栏立柱2的外周面,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一起夹住护栏立柱2的外周面后,护栏立柱2被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包夹住的弧长超过其圆周长的1/2。在现有护栏立柱上安装本技术所涉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4后,护栏支座4的承压部抵靠在路面上,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护栏立柱2,当发生车辆碰撞护栏的事故时,施加在护栏上的冲撞力传递到支护支座4上,再通过护栏支座4的承压部以下压力的形式传递到路面,若撞击力过大,护栏立柱2会以支座的最上端为支点发生弯折以吸收撞击能量,相比
技术介绍
中护栏立柱2底端往上翘的情况,路面被支座承压部压坏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即使路面受支座施加的压力损坏,其受损深度较立柱底端往上翘的情况也要浅得多),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涉护栏支座能够在碰撞护栏的事故发生时给路面提供保护,减轻路面受损程度。其中,承压部为水平设置的底板7,夹持部为竖直设置的弧形夹板8,底板7与弧形夹板8之间设置有加强筋6,加强筋6连接底板7与弧形夹板8,加强筋可增加护栏支座4的牢固性。优选的,底板7呈三角形或扇形。优选的,护栏支座4的左支座4a通过螺栓5与右支座4b可拆卸连接。如图1至4所示,道路护栏立柱安装结构,包括护栏立柱2及护栏支座4,所述护栏立柱2包括设于路基中的立柱下段2b以及设于路面上方的立柱上段2a,所述立柱下段2b与立柱上段2a分体设置,所述护栏支座4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4a、右支座4b均包括用于抵靠路面的承压部以及用于夹持护栏立柱2的夹持部;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立柱下段2b及立柱上段2a的外周面,从而将所述立柱上段2a与立柱下段2b相连接,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一起夹住护栏立柱2的外周面后,所述立柱上段2a与立柱下段2b被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包夹住的弧长均超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支座(4)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4a)、右支座(4b)均包括用于抵靠路面的承压部以及用于夹持护栏立柱(2)的夹持部;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护栏立柱(2)的外周面,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一起夹住护栏立柱(2)的外周面后,所述护栏立柱(2)被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包夹住的弧长超过其圆周长的1/2。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支座(4)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4a)、右支座(4b)均包括用于抵靠路面的承压部以及用于夹持护栏立柱(2)的夹持部;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一起抱夹住护栏立柱(2)的外周面,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一起夹住护栏立柱(2)的外周面后,所述护栏立柱(2)被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的夹持部包夹住的弧长超过其圆周长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为水平设置的底板(7),所述夹持部为竖直设置的弧形夹板(8),底板(7)与弧形夹板(8)之间设置有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连接底板(7)与弧形夹板(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呈三角形或扇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路面的护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支座(4)的左支座(4a)通过螺栓(5)与右支座(4b)可拆卸连接。5.道路护栏立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栏立柱(2)及护栏支座(4),所述护栏立柱(2)包括设于路基中的立柱下段(2b)以及设于路面上方的立柱上段(2a),所述立柱下段(2b)与立柱上段(2a)分体设置,所述护栏支座(4)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4a)、右支座(4b)均包括用于抵靠路面的承压部以及用于夹持护栏立柱(2)的夹持部;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座(4b)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左支座(4a)和右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钊谢飞帆陶林辉胡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金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