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83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表面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外表面设有钢丝骨架层,所述钢丝骨架层外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外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主体两侧设有包边,且所述包边分别连接主体、钢丝骨架层、玻璃纤维层、耐磨层,所述缓冲层包括橡胶主体,所述橡胶主体内设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气垫,所述玻璃纤维层底部设有凹孔,所述钢丝骨架层顶部设有凸起,且所述凸起设于凹孔内,所述主体上设有固定杆,该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结构稳定,具备有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能力,且各层之间连接紧密,不易发生脱离,提高了输送带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属于传输带

技术介绍
输送带作为物料的常规运输工具,已经普及应用在各行各业,目前输送装置中使用的输送带的输送面多是平面,随着运输的物料的种类繁多,各种不同性质的物料需要被运送,例如表面比较光滑的物品,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物品,或者具有腐蚀性的物品又或者是冷冻温度很低的物品,普通的平面输送带无法完好无损运送上述物品,因此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在低温环境下,特别是北方恶劣的环境温度下,机械的故障率增加,使物料的输送难度增加,目前迫切需求一种抗压、抗高寒的耐寒输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表面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外表面设有钢丝骨架层,所述钢丝骨架层外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外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主体两侧设有包边,且所述包边分别连接主体、钢丝骨架层、玻璃纤维层、耐磨层,所述缓冲层包括橡胶主体,所述橡胶主体内设有气压腔,所述气压腔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气垫,所述玻璃纤维层底部设有凹孔,所述钢丝骨架层顶部设有凸起,且所述凸起设于凹孔内,所述主体上设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分别贯穿缓冲层、钢丝骨架层、玻璃纤维层,所述固定杆两端连接耐磨层。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顶端设于钢丝骨架层内。进一步的,所述钢丝骨架层是由横竖交错的钢丝编制而成。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层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腔底部设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包括内杆与外杆,所述内杆底端设于外杆内腔,且所述内杆底端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外杆。进一步的,所述内杆底端直径大于外杆顶端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缓冲层,减少运输物品对输送带的压力,提高输送带的抗压能力,通过设置钢丝骨架层,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不易被损坏,通过设置玻璃纤维层,具备有抗寒性,使输送带在寒冷环境下能够工作,通过设置包边,使输送带的整体连接紧密,通过设置固定杆,增强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易发生分离,通过采用缓冲层部分嵌于钢丝骨架层的结构,使两者之间连接紧密,不易发生脱离,通过设置凹孔与凸起相配合,使钢丝骨架层紧密的连接玻璃纤维层,固定杆中设置复位弹簧,使固定杆在提供一定承载力的同时,具备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凹孔与凸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的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体;2、缓冲层;3、钢丝骨架层;4、玻璃纤维层;5、耐磨层;6、包边;7、气压腔;8、气垫;9、凹孔;10、凸起;11、固定杆;12、凹槽;13、内杆;14、外杆;15、复位弹簧;16、橡胶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外表面连接有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外表面设有钢丝骨架层3,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所述钢丝骨架层3外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4,增强输送带的耐寒能力,所述玻璃纤维层4外表面设有耐磨层5,增强输送带的耐摩擦能力,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包边6,且所述包边6分别连接主体1、钢丝骨架层3、玻璃纤维层4、耐磨层5,所述缓冲层2包括橡胶主体16,有效的提高了输送带整体的连接强度,所述橡胶主体16内设有气压腔7,所述气压腔7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气垫8,所述玻璃纤维层4底部设有凹孔9,所述钢丝骨架层3顶部设有凸起10,且所述凸起10设于凹孔9内,所述主体1上设有固定杆11,且所述固定杆11分别贯穿缓冲层2、钢丝骨架层3、玻璃纤维层4,所述固定杆11两端连接耐磨层5。更具体而言,所述缓冲层2顶端设于钢丝骨架层3内,使缓冲层2与钢丝骨架层3连接更加的紧密,不易发生脱离,所述钢丝骨架层3是由横竖交错的钢丝编制而成,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所述耐磨层5的外表面上设有凹槽12,且所述凹槽12内腔底部设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使输送带上的液体容易导出,避免腐蚀输送带,所述固定杆11包括内杆13与外杆14,所述内杆13底端设于外杆14内腔,且所述内杆13底端通过复位弹簧15连接外杆14,使固定杆11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所述内杆13底端直径大于外杆14顶端直径,避免内杆13与外杆14脱离。本技术工作原理:工作时,缓冲层2减少了运输物品对输送带的压力,提高输送带的抗压能力,钢丝骨架层3提高了输送带的强度,使输送带不易被损坏,玻璃纤维层4具备有抗寒性,使输送带在寒冷环境下能够工作,包边6使输送带的整体连接紧密,固定杆11增强了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易发生分离,采用缓冲层2部分嵌于钢丝骨架层3的结构,使两者之间连接紧密,不易发生脱离,凹孔9与凸起10相配合,使钢丝骨架层3紧密的连接玻璃纤维层4,固定杆中11设置复位弹簧15,使固定杆11在提供一定承载力的同时,具备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以达到输送带各部之间连接紧密,且具备抗压能力的目的。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外表面连接有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外表面设有钢丝骨架层(3),所述钢丝骨架层(3)外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4),所述玻璃纤维层(4)外表面设有耐磨层(5),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包边(6),且所述包边(6)分别连接主体(1)、钢丝骨架层(3)、玻璃纤维层(4)、耐磨层(5),所述缓冲层(2)包括橡胶主体(16),所述橡胶主体(16)内设有气压腔(7),所述气压腔(7)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气垫(8),所述玻璃纤维层(4)底部设有凹孔(9),所述钢丝骨架层(3)顶部设有凸起(10),且所述凸起(10)设于凹孔(9)内,所述主体(1)上设有固定杆(11),且所述固定杆(11)分别贯穿缓冲层(2)、钢丝骨架层(3)、玻璃纤维层(4),所述固定杆(11)两端连接耐磨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压耐寒输送带,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外表面连接有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外表面设有钢丝骨架层(3),所述钢丝骨架层(3)外表面设有玻璃纤维层(4),所述玻璃纤维层(4)外表面设有耐磨层(5),所述主体(1)两侧设有包边(6),且所述包边(6)分别连接主体(1)、钢丝骨架层(3)、玻璃纤维层(4)、耐磨层(5),所述缓冲层(2)包括橡胶主体(16),所述橡胶主体(16)内设有气压腔(7),所述气压腔(7)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气垫(8),所述玻璃纤维层(4)底部设有凹孔(9),所述钢丝骨架层(3)顶部设有凸起(10),且所述凸起(10)设于凹孔(9)内,所述主体(1)上设有固定杆(11),且所述固定杆(11)分别贯穿缓冲层(2)、钢丝骨架层(3)、玻璃纤维层(4),所述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宝达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