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820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涉及注塑模具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模具机构包括:面板(1)、A板(2)、B板(3)、C板(4)、底板(5)、顶针底板(6)、顶针板(7)、第一顶杆(8)、第二顶杆(9)、第三顶杆(10)、第四顶杆(11)、滑块镶件(12)、斜导柱(13)、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第七顶杆(16)、第八顶杆(17)、动模镶件(18)、滑块座(19),该模具通过设置顶杆延迟距离,以及将动模镶件部分的浇口设置成口小里大的倒锥形式,在滑块镶件上的浇口部分设置为长条形式,实现了侧浇口切断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侧浇口模具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制造
,具体为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的浇口分为直接浇口、侧浇口、点浇口、潜伏式浇口、耳形浇口,其中侧浇口的形状简单,加工方便,尺寸容易准确控制,且易快速改变。但其缺点是制品表面有明显的浇口瑕疵,需要人工切断浇道。在成型时易产生流痕,不适合薄板形的透明制品,同时也不适合于细而长的桶形制品。一般注塑模具的侧浇口无法实现切断自动化,侧浇口模具的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该模具通过设置顶杆延迟距离,以及将动模镶件部分的浇口设置成口小里大的倒锥形式,在滑块镶件上的浇口部分设置为长条形式,实现了侧浇口切断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侧浇口模具的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面板、A板、B板、C板、底板、顶针底板、顶针板、滑块镶件、斜导柱、动模镶件、滑块座、所述面板、A板、B板、C板、底板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滑块镶件通过螺丝固定在滑块座上,所述模具机构还包括: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三顶杆、第四顶杆、第五顶杆、第六顶杆、第七顶杆、第八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一端与第四顶杆端部套接相连,第一顶杆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底部相连,第二顶杆的一端与第三顶杆的端部套接相连,第二顶杆的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底部相连,第五顶杆的一端与第六顶杆相连,第五顶杆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底部相连,第七顶杆一端与第八顶杆端部套接相连,第七顶杆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底部相连,第五顶杆、第六顶杆和第七顶杆、第八顶杆设置在模具Y方向中心,浇口设置在滑块镶件下面,第一顶杆、第四顶杆和第二顶杆、第三顶杆的延迟顶出距离为第五顶杆、第六顶杆和第七顶杆、第八顶杆的延迟顶出距离加2,浇口为侧浇口,动模镶件部分的浇口设置成口小里大的倒锥形式,在滑块镶件上的浇口部分设置为长条形式,第三顶杆和第四顶杆与顶针垫板之间的间隙为第六顶杆和第八顶杆与顶针垫板之间间隙加2。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所述侧浇口一部分在滑块镶件上面,一部分在动模镶件上面,在滑块部分的浇口底面为1°角度,在动模镶件上的浇口底面为30°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模具通过设置顶杆延迟距离,以及将动模镶件部分的浇口设置成口小里大的倒锥形式,在滑块镶件上的浇口部分设置为长条形式,实现了侧浇口切断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侧浇口模具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具俯视图;图2为图1中L部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图4为图3中M部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B-B剖视图;图6为图5中N部局部放大图;图7为浇口放大图;图8为图7中浇口A向视图;图9为图7中浇口B向视图。图中:1、面板,2、A板,3、B板,4、C板,5、底板,6、顶针底板,7、顶针板,8、第一顶杆,9、第二顶杆,10、第三顶杆,11、第四顶杆,12、滑块镶件,13、斜导柱,14、第五顶杆,15、第六顶杆,16、第七顶杆,17、第八顶杆,18、动模镶件,19、滑块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面板1、A板2、B板3、C板4、底板5、顶针底板6、顶针板7、第一顶杆8、第二顶杆9、第三顶杆10、第四顶杆11、滑块镶件12、斜导柱13、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第七顶杆16、第八顶杆17、动模镶件18、滑块座19、面板1、A板2、B板3、C板4、底板5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滑块镶件12通过螺丝固定在滑块座19上,第一顶杆8一端与第四顶杆11端部套接相连,第一顶杆8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二顶杆9的一端与第三顶杆10的端部套接相连,第二顶杆9的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五顶杆14的一端与第六顶杆15相连,第五顶杆14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七顶杆16一端与第八顶杆17端部套接相连,第七顶杆16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和第七顶杆、第八顶杆17设置在模具Y方向中心,浇口设置在滑块镶件12下面,第一顶杆8、第四顶杆11和第二顶杆9、第三顶杆10的延迟顶出距离为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和第七顶杆16、第八顶杆17的延迟顶出距离加2,浇口为侧浇口,动模镶件部分的浇口设置成口小里大的倒锥形式,在滑块镶件12上的浇口部分设置为长条形式,侧浇口一部分在滑块镶件上面,一部分在动模镶件上面,在滑块部分的浇口底面做1°角度,在动模镶件上的浇口底面做30°角度。第三顶杆10和第四顶杆11与顶针垫板6之间的间隙为第六顶杆15和第八顶杆17与顶针垫板6之间间隙加2。斜导柱13、动模镶件18、滑块座19位置为常规位置,属于现有技术,无特殊设置。实施例滑块镶件12通过螺丝固定在滑块座19上,二次顶出顶杆即第一顶杆8、第四顶杆11和第二顶杆9、第三顶杆10在滑块镶件12下面,二次顶出顶杆即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和第七顶杆16、第八顶杆17在模具Y方向中心,浇口设置在滑块镶件12下面,如果二次顶出顶杆,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和第七顶杆16、第八顶杆17的延迟顶出距离为S,那么二次顶出顶杆第一顶杆8、第四顶杆11和第二顶杆9、第三顶杆10的延迟顶出距离设置为S+2,他们之间必须有2mm左右的顶出落差,浇口样式设计成如图7,8,9特殊形状,侧浇口一部分在滑块镶件上面,一部分在动模镶件上面,在滑块部分的浇口底面做1°角度,在动模镶件上的浇口底面做30°角度。通过两处二次顶出顶杆不同的延迟时间控制以及浇口的特殊式样来实现侧浇口自动切断。此套模具是侧浇口,要求自动切断浇口,首先把浇口做成如图7,8,9的样式,即在动模镶件部分的浇口做成口小里大的倒锥形式(如图8所示),在滑块镶件12上的浇口部分做成长条形式(如图9所示),如果第六顶杆15和第八顶杆17与顶针垫板6之间的间隙为S,则第三顶杆10和第四顶杆11与顶针垫板6之间的间隙应为S+2,它们之间有2mm左右的顶出时间差,当模具开模完成做顶出动作时,产品先顶出,顶出距离大于S后第五顶杆14和第七顶杆16开始顶出流道,而第一顶杆8和第二顶杆9仍然处于无效状态,再顶出2mm后第一顶杆8和第二顶杆9才开始顶出流道,由于浇口在动模镶件部分是倒锥型,所以在产品顶出时浇口始终在动模镶件内,而且只有产品顶出S+2的距离后流道才真正的开始顶出动作,即产品和流道之间有个相对运动,运动距离为S+2,所以这时浇口已经切断离开产品,即成功的完成了侧浇口自动切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面板(1)、A板(2)、B板(3)、C板(4)、底板(5)、顶针底板(6)、顶针板(7)、滑块镶件(12)、斜导柱(13)、动模镶件(18)、滑块座(19),所述面板(1)、A板(2)、B板(3)、C板(4)、底板(5)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滑块镶件(12)通过螺丝固定在滑块座(1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机构还包括:第一顶杆(8)、第二顶杆(9)、第三顶杆(10)、第四顶杆(11)、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第七顶杆(16)、第八顶杆(17),所述第一顶杆(8)一端与第四顶杆(11)端部套接相连,第一顶杆(8)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二顶杆(9)的一端与第三顶杆(10)的端部套接相连,第二顶杆(9)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五顶杆(14)的一端与第六顶杆(15)相连,第五顶杆(14)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七顶杆(16)一端与第八顶杆(17)端部套接相连,第七顶杆(16)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和第七顶杆、第八顶杆(17)设置在模具Y方向中心,浇口设置在滑块镶件(12)下面,第一顶杆(8)、第四顶杆(11)和第二顶杆(9)、第三顶杆(10)的延迟顶出距离为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和第七顶杆(16)、第八顶杆(17)的延迟顶出距离加2mm,浇口为侧浇口,动模镶件部分的浇口设置成口小里大的倒锥形式,在滑块镶件(12)上的浇口部分设置为长条形式,第三顶杆(10)和第四顶杆(11)与顶针底板(6)之间的间隙为第六顶杆(15)和第八顶杆(17)与顶针底板(6)之间间隙加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动切断侧浇口的二次顶出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面板(1)、A板(2)、B板(3)、C板(4)、底板(5)、顶针底板(6)、顶针板(7)、滑块镶件(12)、斜导柱(13)、动模镶件(18)、滑块座(19),所述面板(1)、A板(2)、B板(3)、C板(4)、底板(5)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滑块镶件(12)通过螺丝固定在滑块座(1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机构还包括:第一顶杆(8)、第二顶杆(9)、第三顶杆(10)、第四顶杆(11)、第五顶杆(14)、第六顶杆(15)、第七顶杆(16)、第八顶杆(17),所述第一顶杆(8)一端与第四顶杆(11)端部套接相连,第一顶杆(8)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二顶杆(9)的一端与第三顶杆(10)的端部套接相连,第二顶杆(9)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第五顶杆(14)的一端与第六顶杆(15)相连,第五顶杆(14)的另一端与滑块镶件(12)底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勤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日信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