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实用针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08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实用针刀,所述的针刀包括针体、手柄、刀头和固定钉;所述的针体包括左针体和右针体;所述的手柄包括左手柄和右手柄;所述的刀头包括左刀头和右刀头;所述的左手柄设于左针体的末端,左刀头设于左针体的前端;所述的右手柄设于右针体的末端,右刀头设于右针体的前端;所述的左针体与右针体之间呈交叉结构,且通过固定钉铰接;所述的固定钉设于针体与刀头连接处;所述的左手柄与右手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竖条纹卡扣。其优点表现在:能够减少皮肤创伤的同时,扩大刀刃长度,对于腱鞘切割,粘连松解等疾病,能减少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且同时遵从通身体长轴方向进针及操作,操作更加安全。

A New Practical Needle Knif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practical needle knife, which comprises a needle body, a handle, a knife head and a fixing nail; the needle body comprises a left needle body and a right needle body; the handle comprises a left handle and a right handle; the knife head comprises a left knife head and a right knife head; the left handl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left needle body, and the left knife head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left needle body. The right handle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right needle body and the right knife head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right needle body; the left needle body and the right needle body are crossed and hinged by fixed nails; the fixed nail is located 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needle body and the knife head; the left handle and the right handle are respectively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urface. Stripe clasp. Its advantages are as follows: it can reduce skin trauma while enlarging the blade length. For tendon sheath cutting, adhesion release and other diseases, it can reduce treatment time,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at the same time follow the long axis direction of the body needle insertion and operation, the operation is sa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实用针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实用针刀。
技术介绍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现有的常规针刀的刀柄通常为扁平体,刀体为细圆柱,刀体前端设有细刀尖,然而在进行例如腱鞘切割,粘粘松解等疾病时,由于刀尖细小,需反复切割或粘粘,增加了治疗的时间,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1458266.1,申请日2016.12.28,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针刀。公开了一种新型针刀,属于针刀结构领域。包括手柄、弯折部和针身,手柄通过弯折部连接针身,所述针身上设有刀刃部;所述刀刃部设置在针身前端一侧,刀刃部的两刀刃面之间的夹角呈80-120°,且刀刃部的刀尖为圆滑过渡结构;刀刃部刀尖到针身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不大于针身直径。中国专利文献:CN201020130570.X,申请日2010.03.09,专利名称为:尖侧刃针刀。公开了一种尖侧刃针刀,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技术包括手持柄和针身,其中所述针身的尖部和一侧上半部分为刀刃。上述专利文献CN201621458266.1中的一种新型针刀,采用在针刀前头设置圆滑结构的刀刃,不能划伤人体,但是对于分离软组织或筋膜可以起到相比现有技术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专利文献CN201020130570.X中的尖侧刃针刀,采用加大刀刃面积,从而能更快的对病患组织进行切割、剥离,减少患者的病痛时间。但是关于一种能够减少皮肤创伤的同时,扩大刀刃长度,对于腱鞘切割,粘连松解等疾病,能减少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且同时遵从通身体长轴方向进针及操作,使得操作更加安全的一种新型实用针刀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减少皮肤创伤的同时,扩大刀刃长度,对于腱鞘切割,粘连松解等疾病,能减少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且同时遵从通身体长轴方向进针及操作,使得操作更加安全的一种新型实用针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皮肤创伤的同时,扩大刀刃长度,对于腱鞘切割,粘连松解等疾病,能减少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且同时遵从通身体长轴方向进针及操作,使得操作更加安全的一种新型实用针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实用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刀包括针体、手柄、刀头和固定钉;所述的针体包括左针体和右针体;所述的手柄包括左手柄和右手柄;所述的刀头包括左刀头和右刀头;所述的左手柄设于左针体的末端,左刀头设于左针体的前端;所述的右手柄设于右针体的末端,右刀头设于右针体的前端;所述的左针体与右针体之间呈交叉结构,且通过固定钉铰接;所述的固定钉设于针体与刀头连接处;所述的左手柄与右手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竖条纹卡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针体、刀头均为扁平状结构,手柄为棱形扁平状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左针体与右针体交叉时,左针体在下,右针体在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针刀还包括刻度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刻度线设于右针体表面。本技术优点在于:1、利用固定钉的作用将左针体和右针体形成可展开闭合的交叉结构,从而在针刀进入患者皮肤后,通过闭合左右手柄,即可展开刀头形成更大的操作面,减少皮肤创伤的同时扩大了针刀刀刃的长度,从而在治疗腱鞘切割,粘连松解疾病时,能有效的减少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本针刀操作遵从同身体长轴方向进针及操作,手柄上下采用竖条纹卡扣自固定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的安全。3、利用在右针体表面上设有刻度线,在进行进针时,便于医生判断刀头的深度和位置,使得进针位置更加准确的同时保证进针过程的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是现有的常规针刀的平面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实用针刀手柄展开后的平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实用针刀手柄闭合后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针体11.左针体12.右针体121.刻度线2.手柄21.左手柄22.右手柄212.竖条纹卡扣3.刀头31.左刀头32.右刀头4.固定钉实施例1请参看附图1,图1是现有的常规针刀的平面示意图;请参看附图2,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实用针刀手柄展开后的平面示意图。一种新型实用针刀,所述的针刀包括针体1、手柄2、刀头3和固定钉4;所述的针体1包括左针体11和右针体12;所述的手柄2包括左手柄21和右手柄22;所述的刀头3包括左刀头31和右刀头32;所述的左手柄21设于左针体11的末端,左刀头31设于左针体11的前端;所述的右手柄22设于右针体12的末端,右刀头32设于右针体12的前端;所述的左针体11与右针体12之间呈交叉结构,且通过固定钉4铰接;所述的固定钉4设于针体1与刀头3连接处;所述的左手柄21与右手柄22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竖条纹卡扣21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针体1、刀头3均为扁平状结构,手柄2为棱形扁平状结构;所述的左针体11与右针体12交叉时,左针体11在下,右针体12在上;所述的通过固定钉4的铰接作用,使得左针体11和右针体12的分开时,左刀头31和右刀头32上下重合,而当左针体11和右针体12闭合时,左刀头31和右刀头32相互分开形成更大的切割面;所述的手柄2采用棱形扁平状结构则方便医生的拿取操作;所述的本针刀在进入患者皮肤之后,通过收缩左手柄21和右手柄22,便可控制左刀头31和右刀头32相应扩展分开,从而形成更大的操作面,减少皮肤创伤的同时扩大了针刀刀刃的长度,从而在治疗腱鞘切割,粘连松解疾病时,能有效的减少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本针刀操作遵从同身体长轴方向进针及操作,手柄2上下采用竖条纹卡扣212自固定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的安全。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右针体12表面上设有刻度线(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利用在右针体12表面上设有刻度线,在进行进针时,便于医生判断刀头3的深度和位置,使得进针位置更加准确的同时保证进针过程的安全。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实用针刀,利用固定钉的作用将左针体和右针体形成可展开闭合的交叉结构,从而在针刀进入患者皮肤后,通过闭合左右手柄,即可展开刀头形成更大的操作面,减少皮肤创伤的同时扩大了针刀刀刃的长度,从而在治疗腱鞘切割,粘连松解疾病时,能有效的减少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针刀操作遵从同身体长轴方向进针及操作,手柄上下采用竖条纹卡扣自固定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的安全;利用在右针体表面上设有刻度线,在进行进针时,便于医生判断刀头的深度和位置,使得进针位置更加准确的同时保证进针过程的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实用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刀包括针体、手柄、刀头和固定钉;所述的针体包括左针体和右针体;所述的手柄包括左手柄和右手柄;所述的刀头包括左刀头和右刀头;所述的左手柄设于左针体的末端,左刀头设于左针体的前端;所述的右手柄设于右针体的末端,右刀头设于右针体的前端;所述的左针体与右针体之间呈交叉结构,且通过固定钉铰接;所述的固定钉设于针体与刀头连接处;所述的左手柄与右手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竖条纹卡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实用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刀包括针体、手柄、刀头和固定钉;所述的针体包括左针体和右针体;所述的手柄包括左手柄和右手柄;所述的刀头包括左刀头和右刀头;所述的左手柄设于左针体的末端,左刀头设于左针体的前端;所述的右手柄设于右针体的末端,右刀头设于右针体的前端;所述的左针体与右针体之间呈交叉结构,且通过固定钉铰接;所述的固定钉设于针体与刀头连接处;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