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令习专利>正文

针刀医学专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3727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针刀医学专用床,包括床、胸部牵引固定器和腰部牵引固定器,胸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胸部牵引固定器通过固定带与床头端固定装置连接,腰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腰部牵引固定器通过固定带与床脚端固定装置连接。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牵引状态下实施闭合性松解术,增加了安全系数,提高了临床疗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针刀医学专用床
技术介绍
针刀医学是一门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医学,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史,从事针刀临床医疗工作的医生已达几万名,每天约有世界各地的十几万名患者正在接受针刀治疗。针刀医学的治疗体系是针刀为主、手法为辅、药物配合、器械辅助、祛因通路、康复巩固。所实施的手术特性是闭合性松解术,所使用的专用手术器械是针刀。针刀刀刃长度:0.4~2.2mm,长度分为50~100mm。闭合性松解术与开放性松解术虽然手术目的都是松解粘连、瘢痕、消除高应力点等,但是手术操作方法有着根本性区别。开放性松解术的特点是可实施长距离的切割、剥离;而闭合性松解术的特点是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组织等,直至到达挛缩的瘢痕组织,然后实施闭合性松解术。实施闭合性松解术,皮肤上仅有一个定点(与肌肉注射的针眼相同),针刀在病变处能够松解的范围约10mm3。其现行的松解方法是针刀在病变处做微小的切开,破坏了粘连、瘢痕及挛缩病变组织的表面张力,然后,再借助手法中所实施的外力,将发生粘连、瘢痕、挛缩、堵塞的病变组织较彻底松解,它是分两个步骤完成的。牵引状态下实施闭合性松解术是将两个步骤合为一个步骤,即牵引的同时完成针刀操作,其松解程度明显提高。其临床优势:增加了针刀治疗时的松解程度;提高了针刀治疗的临床疗效;增大了针刀治疗时的针刀感觉,加快了针刀技术的掌握速度;降低了针刀治疗时的针刀深度,加大了针刀治疗的安全系数。牵引状态下与非牵引状态下实施闭合性松解术相比,对已挛缩的瘢痕组织而言,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其表面张力明显增加;而无牵引力时,其表面张力无任何变化。由于挛缩的瘢痕组织表面张力的变化,同样针刀切割几刀,前者松解的程度与后者松解的程度有明显差异,犹如布边剪个小口,牵拉着布边剪小口与非牵拉着布边剪小口,布撕开的长度有明显不同。现行的闭合性松解术,尤其是第5~8胸椎、腰椎及周围的病变组织所实施的闭合性松解术几乎都是在非牵引状态下实施的。其原因是当实施第5~8胸椎、腰椎病变的闭合性松解术时,患者必须处于俯卧位,闭合性松解术的定点位于背部和腰部,从胸部、腹部是无法实施闭合性松解术。现行牵引方法是固定部位——腋下胸部和腰部;固定范围——第5~8胸椎周围和第3~5腰椎周围。由于胸部固定带遮盖了第5~8胸椎周围的皮肤、腰部固定带遮盖了第3~5腰椎周围的皮肤,所以无法在牵引状态下实施闭合性松解术,牵引与闭合性松解术只能分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针刀医学专用床,能够在牵引状态下实施闭合性松-->解术,增加了安全系数,提高了临床疗效。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针刀医学专用床,包括床、胸部牵引固定器和腰部牵引固定器,床的头端和脚端分别设置固定装置,胸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前部边缘是镰刀状,镰刀头部设有一个固定孔,前部边缘上下各设有一个固定孔,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上前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上前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头端固定装置固定,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是直线状,背部边缘上下设有不少于2个的固定孔,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上背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上背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头端固定装置固定;腰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前部边缘是弧状,前部边缘上下各设有一个固定孔,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下前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下前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脚端固定装置固定,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是直线状,背部边缘上下设有不少于2个的固定孔,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下背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下背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脚端固定装置固定。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上下设有9个固定孔。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上下设有7个固定孔。胸部牵引固定器和腰部牵引固定器的每个构件的内层附着一层硬质泡沫。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上端部位设有海绵,海绵外采用人造革固定。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长度是200毫米,宽度是200毫米,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前部边缘长度是80毫米,宽度是50毫米,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前部边缘下方的固定孔设置在20毫米乘20毫米处,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上前部边缘的固定孔设置在30毫米乘70毫米处,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上背部边缘的固定孔设置在30毫米乘30毫米处。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长度是280毫米,宽度是180毫米,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前部边缘上下的固定孔距离前部边缘20毫米,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下前部边缘的固定孔设置在30毫米乘30毫米处,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下背部边缘的固定孔设置在30毫米乘30毫米处。固定带宽度是8毫米。胸部牵引固定器和腰部牵引固定器的每个构件的直角是大R弧角。采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治疗颈、胸、腰椎、骨盆、四肢关节有形态学改变的患者时,不但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临床疗效,而且能够完成非牵引状态下难以完成的疑难性闭合性松解术,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够在牵引状态下实施颈椎病、冠心病、腰椎间突出症等几十种慢性疾病的闭合性松解术(针刀手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迁延不愈的慢些疾病的临床疗效,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慢性胃炎、颈椎病、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几十种疑难性慢性疾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针刀医学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胸部牵引固定器的一个构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腰部牵引固定器的一个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刀内科治疗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时,闭合性松解术的主要治疗部位是第5胸椎错位及周围软组织挛缩,其实施体位为俯卧位。针刀内科治疗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等慢性疾病时,闭合性松解术的主要治疗部位是第8胸椎错位及周围软组织挛缩,其实施体位为俯卧位。针刀外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竖脊肌下端损伤、腰椎严重变形等慢性疾病时,闭合性松解术的主要治疗部位是第3~5腰椎及周围软组织挛缩,其实施体位为俯卧位。现行针刀医学治疗床实施牵引时,胸部固定带的放置部位——第5~8胸椎及周围软组织,腰部固定带的放置部位——第3~5腰椎及周围软组织,固定带的宽度约为80~120mm,牵引时的患者体位一般情况下均为仰卧位。此固定部位及操作体位,完成遮盖了闭合性松解术所需要的第3~5腰椎及周围软组织和第5~8胸椎及周围软组织的操作部位,故无法在牵引的同时实施闭合性松解术。患者在俯卧位时,如何实现牵引状态下实施闭合性松解术,其设计方案是采用换孔固定法。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针刀医学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针刀医学治疗床包括床30、胸部牵引固定器10和腰部牵引固定器20,胸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50,胸部牵引固定器通过固定带50与床头端固定装置301连接,腰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50,腰部牵引固定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针刀医学专用床

【技术保护点】
针刀医学专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胸部牵引固定器和腰部牵引固定器,床的头端和脚端分别设置固定装置,胸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前部边缘是镰刀状,镰刀头部设有一个固定孔,前部边缘上下各设有一个固定孔,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上前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上前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头端固定装置固定,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是直线状,背部边缘上下设有不少于2个的固定孔,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上背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上背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头端固定装置固定;腰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前部边缘是弧状,前部边缘上下各设有一个固定孔,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下前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下前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脚端固定装置固定,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是直线状,背部边缘上下设有不少于2个的固定孔,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下背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下背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脚端固定装置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针刀医学专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胸部牵引固定器和腰部牵引固定器,床的头端和脚端分别设置固定装置,胸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前部边缘是镰刀状,镰刀头部设有一个固定孔,前部边缘上下各设有一个固定孔,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上前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上前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头端固定装置固定,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是直线状,背部边缘上下设有不少于2个的固定孔,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上背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上背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头端固定装置固定;腰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构件和固定带,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前部边缘是弧状,前部边缘上下各设有一个固定孔,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下前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下前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脚端固定装置固定,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是直线状,背部边缘上下设有不少于2个的固定孔,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下背部边缘设有一个固定孔,固定带穿过下背部边缘的固定孔与床脚端固定装置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刀医学专用床,其特征在于,胸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上下设有9个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刀医学专用床,其特征在于,腰部牵引固定器每个构件的背部边缘上下设有7个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令习
申请(专利权)人:王令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