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25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及制备方法。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1:1配制而成;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基础油分50~70份,增塑剂20~30份,渗透剂10~20份,稳定剂2~5份;B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环氧树脂40~60份和固化剂4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再生剂中的轻质油分,可以补充老化过程转化或失去的轻质组分,基于组分协调原理对沥青进行再生;增塑剂可在再生沥青中形成网络结构,提高再生沥青的性能;渗透剂可以增加再生沥青的低温性能,也有促进增塑剂溶解的作用;环氧组分的加入可以增加再生沥青的粘结力,提高抗蠕变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是一种高粘度的黑色有机液体,主要组成是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下的沥青混凝土,在交替载荷作用和环境的作用下,会出现车辙、开裂、坑洼等破坏,影响行车安全。对于严重损坏的路面就需要通过铣刨再摊铺重建,按照我国道路体量,每年大修翻新的高速公路会产生7.9*109吨的废旧混合料,其中约5%左右的沥青和95%的废旧矿料都是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当作垃圾处理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废旧路面铣刨料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是我国全寿命周期、永久性路面的需要解决的技术。目前,大量的学者对于废旧沥青的再生研究中,主要是加入一些轻质油分(生物油,废旧机油,柴油,芳烃油或者高标号的基质沥青),可以部分恢复老化沥青的性能,但存在废旧沥青掺量低、再生沥青性能差和路面新旧界面粘结性不好的问题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新的沥青再生剂,实现对老化沥青的再生的同时加以改性,提高再生沥青的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1:1配制而成;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基础油分50~70份,增塑剂20~30份,渗透剂10~20份,稳定剂2~5份;B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环氧树脂40~60份和固化剂40~60份。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基础油分为芳烃油,其中芳香烃含量大于75wt%。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增塑剂为SBS改性剂和橡胶粉按照1:(1.5~4)混合使用;其中SBS为线型结构,橡胶粉由废旧轮胎破碎加工而成,颗粒尺寸是80目。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渗透剂为环烷油。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稳定剂为环保型溶剂油D100、环保型溶剂油D70、环保型溶剂油D50的一种或混合。优选为环保型溶剂油D100。按上述方案,环氧树脂是聚醚胺改性双酚F型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80-220,粘度2500~8000mPa*s,25℃比重为1.10~1.30。按上述方案,所述固化剂为十二烷基琥珀酸酐与N-甲基咪唑混合物;十二烷基琥珀酸酐与N-甲基咪唑混合物质量比为100:(0.5-3),将二者常温在充分搅拌15-20分钟后得到固化剂;25℃的粘度为500~1000mPa*s,25℃比重为0.75~1.00。上述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组分的制备:基础油分加热至75-85℃,加入渗透剂和稳定剂,开动剪切仪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加入增塑剂,升温至140℃~150℃,3000rpm转速下搅拌30min得到A组分;在100℃~120℃下备用;B组分的制备: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B组分。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沥青再生剂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中的成分为化工原料,与沥青具有相似相溶的特点,适用性各种沥青。本专利技术再生剂中的轻质油分,可以补充老化过程转化或失去的轻质组分,基于组分协调原理对沥青进行再生;增塑剂可在再生沥青中形成网络结构,提高再生沥青的性能;渗透剂可以增加再生沥青的低温性能,也有促进增塑剂溶解的作用;环氧组分的加入可以增加再生沥青的粘结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获得成分稳定的老化沥青,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沥青为70#基质沥青按照实验室模拟老化方法制备。模拟沥青短期老化是按照T0609规范的沥青薄膜加热试验(RTOFT),实验参数设置为163℃下5个小时;模拟沥青长期老化是按照规范T0630,压力老化容器加速沥青老化试验(PAV),实验参数为压力范围在2.1MPa(±0.1MPa),温度为100℃下20个小时,这种试验方法可模拟沥青路面5-10年过程中沥青的老化。本实验的老化试样均为先短期老化后再长期老化。下述实施例中均采用该老化沥青为试验材料。在本专利技术中,沥青再生剂的添加量选为废旧沥青重量的15%。为了验证本专利技术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50份的芳烃油,在烧杯中加热至80℃,将20份的环烷油加入基质油分中,在80℃下,开动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将2份的环保型溶剂油D100加入基质油分中,在80℃下,开动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加入5份SBS和10份橡胶粉,温度加热至在140~150℃下,保持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30min,即完成组分A的制备。加入40份的环氧树脂,温度控制在18℃~25℃,加入40份的固化剂,保持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取加热至140℃的沥青85份,加入10份的组分A,打开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再加入5份的组分B,打开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即得再生沥青。对再生沥青进行性能测试,针入度为36dmm,10℃延度为10.7cm,软化点为55℃。实施例2一种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70份的芳烃油,在烧杯中加热至80℃,将30份的环烷油加入基质油分中,在80℃下,开动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将5份的环保型溶剂油D100加入基质油分中,在80℃下,开动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加入10份SBS和20份橡胶粉,温度加热至在140~150℃下,保持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30min,即完成组分A的制备。加入60份的环氧树脂,温度控制在18℃~25℃,加入60份的固化剂,保持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取加热至140℃的沥青85份,加入10份的组分A,打开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再加入5份的组分B,打开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即得再生沥青。对再生沥青进行性能测试,针入度为37dmm,10℃延度为21.4cm,软化点为58.5℃。实施例3一种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60份的芳烃油,在烧杯中加热至80℃,将25份的环烷油加入基质油分中,在80℃下,开动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将3份的环保型溶剂油D100加入基质油分中,在80℃下,开动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加入8份SBS和15份橡胶粉,温度加热至在140~150℃下,保持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30min,即完成组分A的制备。加入50份的环氧树脂,温度控制在18℃~25℃,加入50份的固化剂,保持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取加热至140℃的沥青85份,加入10份的组分A,打开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再加入5份的组分B,打开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即得再生沥青。对再生沥青进行性能测试,针入度为37dmm,10℃延度为14.6cm,软化点为57℃。实施例4:一种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70份的芳烃油,在烧杯中加热至80℃,将20份的环烷油加入基质油分中,在80℃下,开动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5min,将2份的环保型溶剂油D100加入基质油分中,在80℃下,开动剪切仪在3000rpm转速下,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1:1配制而成;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基础油分50~70份,增塑剂20~30份,渗透剂10~20份,稳定剂2~5份;B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环氧树脂40~60份和固化剂4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1:1配制而成;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基础油分50~70份,增塑剂20~30份,渗透剂10~20份,稳定剂2~5份;B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环氧树脂40~60份和固化剂40~6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油分为芳烃油,其中芳香烃含量大于75wt%。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为SBS改性剂和橡胶粉按照1:(1.5~4)混合使用;其中SBS为线型结构,橡胶粉由废旧轮胎破碎加工而成,颗粒尺寸是80目。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剂为环烷油。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环保型溶剂油D100、环保型溶剂油D70、环保型溶剂油D50的一种或混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反应型热拌沥青再生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磨炼同陈蒙潘昌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