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80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其电路包括正反转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正反转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连接输入端电源,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包括桥式二极管和三极管,而B输入点为0时,三极管不导通,电机就逆向运行;如果B输出点为正电压时,三极管导通,电机就正向运行,能有效达到与有刷电机一样的方式转换运行方向,不需要改动使用该电机之设备、机器或产品,或者另外增加运转方向的控制,从而延长该设备、机器或产品使用寿命周期,有效提高整体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
技术介绍
从来,直流无刷电机的运转方向转换是依靠在回转方向转换段子通过高电压(High,常为5V)或低电压(Low,常为0V)之互调转换达到电机的正向转动与反向转动,为了要达到与有刷电机一样,单纯在调换附加在输入端子上的电压极性而转变电机的正反转时,必须对使用该电机的设备、机器或产品上控制方式作出变更才得以实现,操作十分不便,且频繁的改动电机设备、机器和产品,甚至会缩短电机设备、机器和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利用附加在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电路上的极性转换达到运转方向的转换,有效改善直流无刷电机的使用方法,不需要改动使用该电机的设备、机器或产品,亦不需要增加运转方向的控制,从而让该设备、机器或产品增长使用寿命周期,有效提高整体耐久性。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包括正反转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正反转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连接输入端电源,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包括桥式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桥式二极管具有A输入点、B输入点,A输出点和B输出点,所述B输出点接地,所述A输出点连接主控制模块,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且连接B输入点,三极管的集成极连接第二电阻与主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阻与主控制模块并联,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桥式二极管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A输入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A输出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B输入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B输出点。所述A输出点上通过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且与第三电容并联,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主芯片,其型号为AN44142A。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4.5kΩ~5.5kΩ,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9kΩ~10.5kΩ。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4.7k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10kΩ。所述第一电容的取值范围为4.5μF~5μF,所述第二电容的取值范围为0.05μF~0.15μF,第三电容的取值范围为0.05μF~0.15μF。本技术加入桥式二极管的连接保证了主控制模块电压接入端是正电压输入,而B输入点为0时,三极管不导通,此时主控制模块电压接入端和三极管接入处就产生了电压差,电机就逆向运行;如果B输出点为正电压时,三极管导通,此时不产生电压差,电机就正向运行,本技术能有效达到与有刷电机一样的方式转换运行方向,不需要改动使用该电机之设备、机器或产品,或者另外增加运转方向的控制,从而延长该设备、机器或产品使用寿命周期,有效提高整体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特征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包括正反转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正反转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连接输入端电源,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包括桥式二极管D1,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47kΩ,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10kΩ,所述桥式二极管D1具有A输入点、B输入点、A输出点和B输出点,所述B输出点接地,所述A输出点连接主控制模块的VCC电压接入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R1,且连接B输入点,三极管Q1的集成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且连接主控制模块的F/R端,所述第二电阻R2和主控制模块并联,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本实施例中,三极管Q1的集成极接入电压为+5V。所述桥式二极管D1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A输入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A输出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B输入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B输出点。所述A输出点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之间并联,且与第三电容C3并联,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主控制模块的VPUMP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1的取值为4.7μF,第二电容C2的取值为0.1μF,第三电容的取值为0.1μF。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主芯片IC1,其型号为AN44142A,桥式二极管D1的型号为KMB23STR,三极管Q1的型号为2SC2712。本技术中加入桥式二极管D1及三极管Q1,A输入点接正(+)位入点,B输入点接0位接入点使用时,电机控制回路的运行状态为A输出点的输出为正(+)电位,B输出点的输出为0电位。此时,B输入点为0电位,三极管Q1在终止状态,运转方向设定输入为+5V(High)时,电机运转方向为逆向运行。在A输入点为0电位,B输入点为正(+)电位的场合时,电机控制回路的运行状态为:A输出点为正(+)电位,B输出点为0电位。此时,B输入点为正(+)电位,三极管Q1变为运作状态,运转方向设定输入为0电位(Low)时,电机运转方向为正向运行。以上述手法使用直流无刷电机,能有效达到与有刷电机一样的方式转换运行方向。在使用该电机之设备、机器或产品上不需要改动甚或增加运转方向之控制,从而让该设备、机器或产品增长使用寿命周期,有效提高整体耐久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其特征包括正反转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正反转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连接输入端电源,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包括桥式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桥式二极管具有A输入点、B输入点,A输出点和B输出点,所述B输出点接地,所述A输出点连接主控制模块,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且连接B输入点,三极管的集成极连接第二电阻与主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阻与主控制模块并联,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其特征包括正反转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正反转控制模块和电机,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连接输入端电源,所述正反转控制模块包括桥式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桥式二极管具有A输入点、B输入点,A输出点和B输出点,所述B输出点接地,所述A输出点连接主控制模块,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且连接B输入点,三极管的集成极连接第二电阻与主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阻与主控制模块并联,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正反转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二极管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A输入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A输出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B输入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B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浜田紘一
申请(专利权)人:豊豐精密有限公司浜田紘一渡邉貴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