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54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包括:设有吊点的扁担梁,开设有调节槽,且所述扁担梁的端部形成供放置于对应的防撞墙上的凸出端;装设于所述扁担梁的吊装杆,底部从所述调节槽穿过并与预制防撞墙连接段连接,且所述吊装杆可沿所述调节槽进行移动调节;以及夹设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调节组件,还夹设于对应的防撞墙上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调节组件沿宽度方向调节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架设在两个防撞墙之间,通过吊装杆和调节组件实现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精确的位置调节,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调节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位置,确保防撞墙线形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预制拼装工程领域,特指一种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全社会正在全力推广预制拼装工程,桥梁项目上的防撞墙目前大都采用预制方式,吊装到现场进行位置调节,而后通过现浇的湿接段完成预制防撞墙的连接。为减少防撞墙的大量吊装,现有技术中有将防撞墙和盖梁预制在一起,完成盖梁装配也就完成了防撞墙的装配。该种施工方法中的相邻的两个防撞墙之间留设了一个现浇湿接段的施工空间,接着于该施工空间处支设模板而后浇筑混凝土,从而实现了将相邻的两个防撞墙和盖梁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为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可将现浇湿接段的浇筑施工改为预制装配式施工,即预制湿接段,而后再将给预制湿接段装配到相邻的两个防撞墙之间,由于预制湿接段的施工空间较小,从而给预制湿接段的装配带来了困难,现有是利用吊车将预制湿接段吊装到设定位置而后进行落放位置的微调,在落放后,由于预制湿接段的施工空间小,现场就很难再对预制湿接段进行位置调节了,从而影响了预制湿接段的装配精度。所以如何确保预制防撞墙现浇湿接段安装过程中可快速、准确的安装到位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防撞墙连接的的安装装置,解决现有的利用吊车吊装无法实现精确位置调节以及施工空间小而难以进行位置调节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包括:设有吊点的扁担梁,所述扁担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且所述扁担梁的端部凸伸出预制防撞墙连接段对应的端部形成供放置于对应的防撞墙上的凸出端;装设于所述扁担梁的吊装杆,所述吊装杆的底部从所述调节槽穿过并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连接,且所述吊装杆可沿所述调节槽进行移动调节,进而带动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一起移动而实现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长度方向的位置调节;以及夹设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还夹设于对应的防撞墙上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宽度方向调节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位置。本技术的安装装置利用设置的吊点可用于吊装预制防撞墙连接段,通过扁担梁的凸出端放置于对应的防撞墙上,而实现了将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架设在两个防撞墙之间,接着通过设置的吊装杆和调节组件实现预制防撞墙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精确的位置调节,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调节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位置,确保防撞墙线形准确。且扁担梁的凸出端放置于对应的防撞墙上,在将吊装杆与预制防撞墙连接段连接时,可将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顶部与扁担梁的底部相贴,从而能够定位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顶部标高与对应的防撞墙的标高相一致。本技术的安装装置操作简便,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具有快速调节安装,保障准确性的优点。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凸出端的顶撑杆,且所述顶撑杆的顶撑高度可调,所述顶撑杆的底部置于对应的防撞墙上,通过调节所述顶撑杆的顶撑高度而带动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高度方向进行位置调节。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撑杆的底部设有垫片,且所述垫片上贴设于对应的防撞墙的底面为平整面。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扁担梁上置有可移动的移动板,且所述移动板上对应所述调节槽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吊装杆为螺杆,所述螺杆螺合于所述螺纹孔并从所述调节槽穿过,且所述螺杆的底部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连接。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置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与对应的防撞墙之间的调节拉杆和连接于所述调节拉杆并位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调节夹板,所述调节夹板部分贴设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表面,所述调节夹板还部分贴设于对应的防撞墙的表面,通过所述调节夹板夹紧对应的预制防撞墙连接段和防撞墙,而使得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宽度方向的走向与对应的防撞墙相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中扁担梁、吊装杆以及顶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中吊装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中顶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安装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利用预制防撞墙连接段将相邻的两个防撞墙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安装装置为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提供了吊装和安装调节功能,能够确保防撞墙线形、标高的准确性。提高了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效率,且安装位置调节简单、方便且快速,保证施工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进行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中扁担梁、吊装杆以及顶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包括扁担梁21、吊装杆22以及调节组件23,扁担梁21上设有吊点211,通过吊点211可连接吊车或其他吊装设备,扁担梁2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212,结合图5所示,扁担梁21的端部凸伸出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对应的端部形成供放置于对应的防撞墙11上的凸出端213;吊装杆22装设在扁担梁21上,该吊装杆22的底部从调节槽212穿过并与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连接,且吊装杆22可沿调节槽212进行移动调节,进而带动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一起移动而实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沿长度方向的位置调节;调节组件23夹设在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调节组件23还夹设在对应的防撞墙11上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通过调节组件沿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的宽度方向调节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的位置。本技术的安装装置利用吊装杆22与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连接,接着利用扁担梁21上的吊点211与吊装设备连接,通过吊装设备将扁担梁21和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一起吊装到设定位置,在落放该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时,将扁担梁21的凸出端213放置于对应的防撞墙11上,从而利用扁担梁21将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架设在其两侧的防撞墙11上,接着利用吊装杆22沿着调节槽212移动而带动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一起移动,实现了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沿长度方向进行位置调节,直至调节到位为止;调节组件23夹设在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和防撞墙11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通过调节该调节组件23使其夹紧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和防撞墙11相对的两侧,从而可使得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沿宽度方向的走向与防撞墙11相一致,即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的线形与其两侧的防撞墙11的线形相一致,实现了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沿宽度方向的位置调节。由于扁担梁21的两端的凸出端213放置于对应的防撞墙11上,在连接吊装杆22和预制防撞墙连接段12时,可将预制防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吊点的扁担梁,所述扁担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且所述扁担梁的端部凸伸出预制防撞墙连接段对应的端部形成供放置于对应的防撞墙上的凸出端;装设于所述扁担梁的吊装杆,所述吊装杆的底部从所述调节槽穿过并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连接,且所述吊装杆可沿所述调节槽进行移动调节,进而带动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一起移动而实现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长度方向的位置调节;以及夹设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还夹设于对应的防撞墙上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宽度方向调节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吊点的扁担梁,所述扁担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节槽,且所述扁担梁的端部凸伸出预制防撞墙连接段对应的端部形成供放置于对应的防撞墙上的凸出端;装设于所述扁担梁的吊装杆,所述吊装杆的底部从所述调节槽穿过并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连接,且所述吊装杆可沿所述调节槽进行移动调节,进而带动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一起移动而实现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长度方向的位置调节;以及夹设于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还夹设于对应的防撞墙上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宽度方向调节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防撞墙连接段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凸出端的顶撑杆,且所述顶撑杆的顶撑高度可调,所述顶撑杆的底部置于对应的防撞墙上,通过调节所述顶撑杆的顶撑高度而带动所述预制防撞墙连接段沿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约冯栋栋庆鑫李强曹豪孙石磊范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