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48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冷弯钢板;冷弯钢板的端部弯折后焊接形成第一梯形结构,冷弯钢板的中部为波浪形结构,且所述波浪形结构中相邻两个波峰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波谷之间均焊接有盖板,其中,相邻两个波峰与其之间的盖板围成第二梯形结构,相邻两个波谷与其之间的盖板围成第三梯形结构,其中,第一梯形结构中、第二梯形结构中及第三梯形结构中均填充有混凝土,该组合结构焊接难度小,焊接变形易于控制,且构件尺寸易于保证,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方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在施工制作时,柱内腹板与方钢管之间通过焊缝进行连接,其施工时需要伸入到钢管内部焊接。这种多腔柱结构类型及其所采用的焊接方式,施工难度较大,且焊接变形难以控制,构件尺寸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组合结构焊接难度小,焊接变形易于控制,且构件尺寸易于保证,施工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冷弯钢板;冷弯钢板的端部弯折后焊接形成第一梯形结构,冷弯钢板的中部为波浪形结构,且所述波浪形结构中相邻两个波峰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波谷之间均焊接有盖板,其中,相邻两个波峰与其之间的盖板围成第二梯形结构,相邻两个波谷与其之间的盖板围成第三梯形结构,其中,第一梯形结构中、第二梯形结构中及第三梯形结构中均填充有混凝土。第一梯形结构为直角梯形结构,且第一梯形结构中内侧的腰为倾斜分布。第一梯形结构及第二梯形结构均为等腰梯形结构。第二梯形结构中盖板与腰的夹角均为45°,第三梯形结构中盖板与腰的夹角均为45°。本专利技术所述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工厂中进行冷弯钢板及盖板的预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将盖板与冷弯钢板组合,以形成第二梯形结构与第三梯形结构,其中,第二梯形结构与第三梯形结构中盖板与腰相交,以形成破口,再通过填丝焊接的方式将盖板与腰相焊接,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冷弯钢板的端部弯折焊接形成第一梯形结构,冷弯钢板的中部为波浪形结构,且波浪形结构中相邻两个波峰之间及相邻两个波谷之间均焊接有盖板,相邻两个波峰与其之间的盖板围成第二梯形结构,相邻两个波谷与其之间的盖板围成第三梯形结构,从而使得第二梯形结构与第三梯形结构中盖板与腰呈相交,以形成破口,因此无须在焊接时斜切形成破口,在焊接时,只需采用填丝焊接的方式将盖板与腰相焊接即可,焊接难度小,焊接变形易于控制,且构件尺寸易于保证,施工效率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在焊接时,无需将焊枪伸入到柱体内部进行焊接,焊接施工工序仅需在组合柱外部即可完成全部焊接,焊接施工难度较低,现场生产施工效率较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的尺寸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焊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冷弯钢板、2为盖板、3为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冷弯钢板1;冷弯钢板1的端部弯折后焊接形成第一梯形结构,冷弯钢板1的中部为波浪形结构,且所述波浪形结构中相邻两个波峰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波谷之间均焊接有盖板2,其中,相邻两个波峰与其之间的盖板2围成第二梯形结构,相邻两个波谷与其之间的盖板2围成第三梯形结构,其中,第一梯形结构中、第二梯形结构中及第三梯形结构中均填充有混凝土3。第一梯形结构为直角梯形结构,且第一梯形结构中内侧的腰为倾斜分布;第一梯形结构及第二梯形结构均为等腰梯形结构,其中,第二梯形结构中盖板2与腰的夹角均为45°,第三梯形结构中盖板2与腰的夹角均为45°。本专利技术所述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工厂中进行冷弯钢板1及盖板2的预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将盖板2与冷弯钢板1组合,以形成第二梯形结构与第三梯形结构,其中,第二梯形结构与第三梯形结构中盖板2与腰相交,以形成破口,再通过填丝焊接的方式将盖板2与腰相焊接,然后再浇筑混凝土3,以形成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具体施工时,第二梯形结构及第三梯形结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尺寸的要求,另外,焊接前,第一梯形结构中的底边与腰断裂,底边与腰之间呈一定的夹角,以形成破口,因此可以通过填丝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同时在焊接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破口的底部设置垫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弯钢板(1);冷弯钢板(1)的端部弯折后焊接形成第一梯形结构,冷弯钢板(1)的中部为波浪形结构,且所述波浪形结构中相邻两个波峰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波谷之间均焊接有盖板(2),其中,相邻两个波峰与其之间的盖板(2)围成第二梯形结构,相邻两个波谷与其之间的盖板(2)围成第三梯形结构,其中,第一梯形结构中、第二梯形结构中及第三梯形结构中均填充有混凝土(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弯钢板(1);冷弯钢板(1)的端部弯折后焊接形成第一梯形结构,冷弯钢板(1)的中部为波浪形结构,且所述波浪形结构中相邻两个波峰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波谷之间均焊接有盖板(2),其中,相邻两个波峰与其之间的盖板(2)围成第二梯形结构,相邻两个波谷与其之间的盖板(2)围成第三梯形结构,其中,第一梯形结构中、第二梯形结构中及第三梯形结构中均填充有混凝土(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梯形结构为直角梯形结构,且第一梯形结构中内侧的腰为倾斜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内置斜壁矩形钢管腔-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金光华洁郝际平冯啸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