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辊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41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48
本公开涉及一种牵引辊驱动装置,包括:套管,用于可锁止地套设在牵引辊的端部,套管上形成有叶片;吹气部,用于朝向叶片吹气以驱动套管转动;以及制动部,包括能够顶紧在套管上的摩擦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牵引辊与其所夹持的玻璃基板分开时,将套管安装到牵引辊的端部,吹气部向叶片吹气,叶片带动套管转动,从而驱动牵引辊转动,避免牵引辊在高温的退火炉内因静止而产生软化下垂的现象,进而保证玻璃基板的质量。同时,摩擦件顶到套管外侧可以增加二者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以降低牵引辊的转速,避免由于牵引辊的转速过大导致与其配合的其他配件发生震动。此驱动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使用吹气的方式驱动牵引辊转动,能耗低且清洁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辊驱动装置
本公开涉及玻璃基板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牵引辊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玻璃基板的生产过程中,退火炉是玻璃基板进行退火工艺的核心设备,退火炉中有引导玻璃基板的牵引辊,牵引辊用于夹持玻璃基板,牵引辊靠与玻璃基板接触的摩擦力转动,对玻璃基板起到扶持导向的作用。在退火炉进行清洁维护时,牵引辊与玻璃基板分开,以保持炉体从上往下的通畅度,此时牵引辊由于失去与玻璃基板接触的摩擦力而停止转动。牵引辊中部为较细的金属辊轴,在清洁维护期间,静止的牵引辊在长时间受到退火炉内的高温炙烤,将会产生软化下垂,从而影响牵引辊的辊轴轴线的直线度,进而影响玻璃基板在退火炉中的退火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辊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能够使退火炉内的牵引辊不被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牵引辊驱动装置,包括:套管,用于可锁止地套设在所述牵引辊的端部,所述套管上形成有叶片;吹气部,用于朝向所述叶片吹气以驱动所述套管转动;以及制动部,包括能够顶紧在所述套管上的摩擦件。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底座和立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吹气部安装在所述立柱上。可选地,所述制动部包括:框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具有间隔地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的安装板;套筒,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并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套管的下方;顶块,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以及推杆,所述推杆螺纹旋入所述套筒的底部,以在转动时推动所述顶块沿所述套筒竖向移动,所述摩擦件为所述顶块。可选地,所述框架可平移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可选地,所述套筒竖直地穿过所述安装板并通过顶丝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推杆的顶部形成有贴合在所述套筒的内壁的挡片,所述挡片和所述顶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可选地,所述制动部包括:螺杆,竖直地立于所述底座上;第一滑块,套设在所述螺杆外侧,所述第一滑块上连接有顶片;旋钮,螺纹配合地安装在所述螺杆上,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下方,以在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竖向移动,所述摩擦件为所述顶片。可选地,所述制动部还包括平行于所述螺杆的光杆,所述光杆上可锁止地套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一滑块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吹气部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柱上。可选地,所述吹气部包括:第三滑块,可锁止地套设在所述立柱上;出气管,可锁止地穿过所述第三滑块,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叶片的表面;以及气源,连接在所述出气管的远离所述叶片的一端,所述气源和所述出气管之间设置有开关阀和流量阀。可选地,所述套管的端部设置有指示片,所述指示片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套管的轴线,所述指示片的两侧表面具有不同的颜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牵引辊与其所夹持的玻璃基板分开时,将套管安装到牵引辊的端部,吹气部向叶片吹气,叶片带动套管转动,从而驱动牵引辊转动,避免牵引辊在高温的退火炉内因静止而产生软化下垂的现象,进而保证玻璃基板的质量。同时,摩擦件顶到套管外侧可以增加二者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以降低牵引辊的转速,避免由于牵引辊的转速过大导致与其配合的其他配件发生震动。此驱动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使用吹气的方式驱动牵引辊转动,能耗低且清洁安全。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牵引辊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动部安装在底座上和吹气部安装在立柱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动部与套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制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制动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套管111光管12叶片121叶轮13指示片21底座22立柱31安装板311顶丝32套筒33顶块34推杆35挡片36弹性件41螺杆411安装座42第一滑块43顶片44旋钮45光杆46第二滑块461紧固件47连杆51第三滑块52出气管6牵引辊61辊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根据使用习惯定义的,具体地,可参照图2的图面方向,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牵引辊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套管11、吹气部以及制动部;套管11用于可锁止地套设在牵引辊6的端部,套管11上形成有叶片12;吹气部用于朝向叶片12吹气以驱动套管11转动;制动部包括能够顶紧在套管11上的摩擦件。套管11一端可以套在牵引辊6的辊轴61的端部,另一端上可以安装叶片12形成叶轮121,即整个套管11可以由光管111和叶轮121组成。光管111上开设有贯穿管壁的螺纹孔,螺栓穿过螺纹孔并顶紧在辊轴61上,使套管11与牵引辊6同步转动,套管11可拆卸地套设在辊轴61上,使用时,将套管11安装到辊轴61的一端,并调整吹气部和制动部的位置即可,在不使用期间,为避免受退火炉周围的高温而影响机械性能,可将套管11拆下来移走装置,操作简洁方便。由于牵引辊6的转动时为了使牵引辊6受热均匀,防止牵引辊6静止放置产生变形,因此牵引辊6只需低速转动即可,所以设置制动部。制动部的摩擦件可以顶在光管111区域,以增加光管111与摩擦件接触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牵引辊6的转速,达到制动效果。摩擦件顶的越紧,摩擦件与套管11之间的摩擦力越大,可通过调节摩擦件的顶紧程度来调节牵引辊6的转速。叶片12环绕在套管11的一周,叶片12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或弧形,优选为弧形,当吹气部吹气时,弧形叶片具有较好的受力面,更易于产生推动力,使套管11转动。叶片12可以为金属材质的薄片以焊接或镶嵌的方式安装在套管11上,使其在承受吹气时不易于损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牵引辊6与其所夹持的玻璃基板分开时,将套管11安装到牵引辊6的端部,吹气部向叶片12吹气,叶片12带动套管11转动,从而驱动牵引辊6转动,避免牵引辊6在高温的退火炉内因静止而产生软化下垂的现象,进而保证玻璃基板的质量。同时,摩擦件顶到套管11外侧可以增加二者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以降低牵引辊6的转速,避免由于牵引辊6的转速过大导致与其配合的其他配件发生震动。此驱动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使用吹气的方式驱动牵引辊6转动,能耗低且清洁安全。如图1和图3所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套管11的端部可以设置有指示片13,具体地,为了便于观察指示片13,将指示片13设置在套管11的远离牵引辊6的一端,如设置在上述叶轮121的一端。指示片13的平面平行于套管11的轴线,使观察的更加准确,指示片13的两侧表面具有不同的颜色,比如黄色和红色。在套管11转动时,指示片13也随之转动,通过观察指示片13上颜色的变化,可以感知牵引辊6的转速。当转速过大或过小时,可通过调整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1),用于可锁止地套设在所述牵引辊(6)的端部,所述套管(11)上形成有叶片(12);吹气部,用于朝向所述叶片(12)吹气以驱动所述套管(11)转动;以及制动部,包括能够顶紧在所述套管(11)上的摩擦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1),用于可锁止地套设在所述牵引辊(6)的端部,所述套管(11)上形成有叶片(12);吹气部,用于朝向所述叶片(12)吹气以驱动所述套管(11)转动;以及制动部,包括能够顶紧在所述套管(11)上的摩擦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底座(21)和立于所述底座(21)上的立柱(22),所述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底座(21)上,所述吹气部安装在所述立柱(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包括:框架,安装在所述底座(21)上,并具有间隔地位于所述底座(21)的上方的安装板(31);套筒(32),固定在所述安装板(31)上,并具有开口向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套管(11)的下方;顶块(33),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以及推杆(34),所述推杆(34)螺纹旋入所述套筒(32)的底部,以在转动时推动所述顶块(33)沿所述套筒(32)竖向移动,所述摩擦件为所述顶块(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可平移地安装在所述底座(21)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2)竖直地穿过所述安装板(31)并通过顶丝(31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31)上,所述推杆(34)的顶部形成有贴合在所述套筒(32)的内壁的挡片(35),所述挡片(35)和所述顶块(33)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龙刘源杨道辉何怀胜李斌李兆廷石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