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光工作服技术

技术编号:214236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光工作服。所述方法为:将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加入PBT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得到共混纤维,其中,共混纤维中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PBT 92.0‑98.0%,丝素蛋白1.0‑5.0%,长余辉稀土1.0‑3.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处理条件容易实现等优点,可以根据不同的余辉功能要求来对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的用量进行参数的选择,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对共混纤维自身的结构和性能不造成任何破坏。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复合纤维,对人体友好,有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光工作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功能性纤维
,具体的是一种发光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光工作服。
技术介绍
发光纤维通常是指用发光材料制成的激活性光学纤维。目前制取发光纤维的方法主要有填充法和复合法,根据所用发光材料的不同,它可以分为下面几种。(1)液态发光纤维:首先将低折射率的玻璃管拉成空心纤维,然后在玻璃纤维中空部分中填充进高折射率的液态发光材料制成发光纤维。(2)玻璃发光纤维:以发光玻璃为芯料,外包其它透明材料制成的纤维。(3)塑料发光纤维:以发光塑料为芯料,外包其它材料而制成的纤维。上述发光纤维的共同特性是纤维中的发光组分在外界高能粒子X射线或紫外线的激发下本身可以发射光子,并因为皮层和芯层折射率的不同,使光线在纤维内发生全反射并在发光纤维中传播。利用发光纤维的这一特性可以制成发光工作服,给夜间工作的人员(如机场工工作人员、护路工)穿着,使他们容易被驾驶员觉察,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另外还可利用发光纤维作为一种能量转换元件,用在物理学中探测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光工作服,旨在提供一种过程简单、处理条件容易实现对的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将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加入PBT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得到共混纤维,其中,共混纤维中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PBT92.0-98.0%,丝素蛋白1.0-5.0%,长余辉稀土1.0-3.0%。具体的,所述共混纺丝包括熔融纺丝。具体的,所述长余辉稀土包括铝酸锶。具体的,所述丝素蛋白为纳米颗粒状。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发光复合纤维,包括PBT、丝素蛋白以及长余辉稀土,所述发光复合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加入PBT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得到共混纤维,其中,共混纤维中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PBT92.0-98.0%,丝素蛋白1.0-5.0%,长余辉稀土1.0-3.0%。具体的,所述共混纺丝包括熔融纺丝。具体的,所述长余辉稀土包括铝酸锶。具体的,所述丝素蛋白为纳米颗粒状。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发光工作服,所述发光工作服包括本实施例所述的发光复合纤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加入PBTPBT(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得到共混纤维。其中,所述共混纤维中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PBT92.0-98.0%,丝素蛋白1.0-5.0%,长余辉稀土1.0-3.0%。所述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处理条件容易实现等优点,可以根据不同的余辉功能要求来对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的用量进行参数的选择,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对共混纤维自身的结构和性能不造成任何破坏,因此,所述方法是一种制备发光复合纤维的理想方法。另外,共混纤维中所采用的丝素蛋白,其富含18种氨基酸,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复合导电纤维对人体友好,有利于人体健康。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加入PBTPBT(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得到共混纤维。其中,所述共混纤维中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PBT92.0-98.0%,丝素蛋白1.0-5.0%,长余辉稀土1.0-3.0%。具体的,所述共混纺丝的具体方法包括熔融纺丝法,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共混纤维,具有制备过程简单的优点。具体的,所述丝素蛋白为纳米装颗粒,在共混纤维中引入丝素蛋白纳米颗粒,可以明显改善了原有PBT纤维的吸湿性不足的问题。丝素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复合导电纤维对人体友好,有利于人体健康。具体的,所述长余辉稀土为铝酸盐,进一步的,所述长余辉稀土为铝酸锶。通过在共混纤维中加入铝酸锶等长余辉材料的方法,可以使得共混纤维具有发光功能,且发光率高、余辉时间长。本实施例所述的发光复合纤维,包括PBT、丝素蛋白以及长余辉稀土,所述发光复合纤维采用如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本实施例所述的发光工作服,包括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发光复合纤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加入PBTPBT(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得到共混纤维。其中,所述共混纤维中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PBT92.0-98.0%,丝素蛋白1.0-5.0%,长余辉稀土1.0-3.0%。所述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处理条件容易实现等优点,可以根据不同的余辉功能要求来对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的用量进行参数的选择,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对共混纤维自身的结构和性能不造成任何破坏,因此,所述方法是一种制备发光复合纤维的理想方法。另外,共混纤维中所采用的丝素蛋白,其富含18种氨基酸,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复合导电纤维对人体友好,有利于人体健康。本专利技术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加入PBT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得到共混纤维,其中,共混纤维中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PBT 92.0‑98.0%,丝素蛋白1.0‑5.0%,长余辉稀土1.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丝素蛋白和长余辉稀土加入PBT纺丝溶液中进行共混纺丝,得到共混纤维,其中,共混纤维中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分别为:PBT92.0-98.0%,丝素蛋白1.0-5.0%,长余辉稀土1.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纺丝包括熔融纺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余辉稀土包括铝酸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为纳米颗粒状。5.一种发光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PBT、丝素蛋白以及长余辉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英周燕刘尚楠刘采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