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910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及制备方法。组份为85‑95%的纺丝级别PET聚酯、0.5‑1%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5‑10%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1‑3%的多链聚酯。将多链聚酯、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通过高速搅拌混合机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混合料拉条造粒,得到纳米母粒;通过涤纶长丝纺丝设备,将纺丝级别PET聚酯粒料和纳米母粒以一定的比例添加进入螺杆熔融纺丝,得到长丝半成品;将长丝半成品,喂入变形丝生产装置,形成160℃以上的涤纶蠕变区;将诱导结晶型助剂喷涂包裹在膨化的长丝主干上,引起纳米母粒的“迁移”,长丝在冷却时形成纳米突起的“小馒头”。

A kind of anti-pilling polyester fila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lyester filament with anti-pilling function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spinning grade PET polyester with 85 95% composition, 0.5 1% small molecular paraffin compounds, 5 10% nano-silica modified powder and 1 3% polyester were prepared. Mixture was prepared by mixing multi-chain polyester, small molecule paraffin compounds and nano-silica modified powders in a high-speed mixer; nano-masterbatch was obtained by drawing and granulating the mixture through twin-screw extruder; and spinning grade PET polyester particles and nano-masterbatch were added into screw melt spinning by a certain proportion through a polyester filament spinning equipment. To the filament semi-finished products, the filament semi-finished products are fed into the deformed filament production device to form the creep zone of polyester fibers above 160 C, and the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additives are sprayed on the expanded filament trunk to cause the \migration\ of nanomasterbatches and the filaments form the \small steamed buns\ with nano protrusions when they are coo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织造
,特别涉及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涤纶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苯环可以使涤纶的分子结构很难反转,当外力对其摩擦时,纤维不会断裂,但是会滑移和变形,长时间作用下,会形成毛球,令面料表面外观很难看,不利于提高涤纶面料的档次。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及制备方法,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其组份为:85-95%的纺丝级别PET聚酯、0.5-1%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5-10%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1-3%的多链聚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多链聚酯选用PBT、PTT中的一种。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1-3%相对含量的多链聚酯、0.5-1%相对含量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5-10%相对含量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通过高速搅拌混合机搅拌混合,以300-800转/分的速度搅拌混合30分钟,制得混合料;(2)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使用100-180℃的工艺温度,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进行拉条造粒,得到纳米母粒;(3)通过涤纶长丝纺丝设备,设定230-290℃的纺丝温度,以2000-3000米/分的速度,将85-95%相对含量的纺丝级别PET聚酯粒料和步骤(2)制得的纳米母粒以一定的比例添加进入螺杆熔融纺丝,使纳米母粒均匀分布在纤维熔体中,得到长丝半成品;(4)将步骤(3)制得的长丝半成品,喂入变形丝生产装置,继续加热膨化,形成160℃以上的涤纶蠕变区;变形丝生产装置内设置耐温乳液槽,通过微量发射喷嘴,将诱导结晶型助剂喷涂包裹在膨化的长丝主干上,引起纳米母粒的“迁移”,然后对长丝进行冷却,长丝在冷却时形成纳米突起的“小馒头”。优选地,技术方案在,诱导结晶型助剂选用聚醚铵盐或改性蒙脱土。优选地,技术方案在,制备方法还包括(5)将涤纶长丝所织造的机织平纹、斜纹布,或者针织单面成圈织物在后整理定型前浸轧,在浸轧溶液中添加浓度为0.3-1g/L的膨化剂,浸轧后的织物进行高温定型,在高温定型时,膨化剂使涤纶分子再次蠕变,拖开分子间隙,在涤纶长丝表面形成更多数量的纳米突起“小馒头”。优选地,技术方案在,膨化剂选用苯甲酸苄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纳米母粒在纺丝过程中稳定分散到纤维中,并通过诱导结晶型助剂,在纤维表面形成小馒头效应,改善涤纶表面的摩擦系数,以达到涤纶被摩擦但损伤小从而不起球的最终效果。在长丝加工和面料的后整理阶段,通过添加膨化剂在涤纶长丝表面形成更多数量的突起,涤纶表面的摩擦系数改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的电镜图;图2为普通涤纶长丝的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实施例1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其组份为:90%的纺丝级别PET聚酯、1%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6%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3%的PBT。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3%相对含量的PBT、1%相对含量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6%相对含量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通过高速搅拌混合机搅拌混合,以600转/分的速度搅拌混合30分钟,制得混合料;(2)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使用170℃的工艺温度,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进行拉条造粒,得到纳米母粒;(3)通过涤纶长丝纺丝设备,设定260℃的纺丝温度,以2500米/分的速度,将90%相对含量的纺丝级别PET聚酯粒料和步骤(2)制得的纳米母粒以一定的比例添加进入螺杆熔融纺丝,使纳米母粒均匀分布在纤维熔体中,得到长丝半成品;(4)将步骤(3)制得的长丝半成品,喂入变形丝生产装置,继续加热膨化,形成160℃以上的涤纶蠕变区;变形丝生产装置内设置耐温乳液槽,通过微量发射喷嘴,将聚醚铵盐喷涂包裹在膨化的长丝主干上,引起纳米母粒的“迁移”,然后对长丝进行冷却,长丝在冷却时形成纳米突起的“小馒头”;(5)将涤纶长丝所织造的机织平纹、斜纹布,或者针织单面成圈织物在后整理定型前浸轧,在浸轧溶液中添加浓度为0.7g/L的苯甲酸苄酯,浸轧后的织物进行高温定型,在高温定型时,苯甲酸苄酯使涤纶分子再次蠕变,拖开分子间隙,在涤纶长丝表面形成更多数量的纳米突起“小馒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在电镜下显示起球面积和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涤纶长丝。实施例2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其组份为:88%的纺丝级别PET聚酯、0.5%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9%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2.5%的PBT。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2.5%相对含量的PBT、0.5%相对含量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9%相对含量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通过高速搅拌混合机搅拌混合,以700转/分的速度搅拌混合30分钟,制得混合料;(2)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使用160℃的工艺温度,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进行拉条造粒,得到纳米母粒;(3)通过涤纶长丝纺丝设备,设定270℃的纺丝温度,以2400米/分的速度,将88%相对含量的纺丝级别PET聚酯粒料和步骤(2)制得的纳米母粒以一定的比例添加进入螺杆熔融纺丝,使纳米母粒均匀分布在纤维熔体中,得到长丝半成品;(4)将步骤(3)制得的长丝半成品,喂入变形丝生产装置,继续加热膨化,形成160℃以上的涤纶蠕变区;变形丝生产装置内设置耐温乳液槽,通过微量发射喷嘴,将改性蒙脱土喷涂包裹在膨化的长丝主干上,引起纳米母粒的“迁移”,然后对长丝进行冷却,长丝在冷却时形成纳米突起的“小馒头”;(5)将涤纶长丝所织造的机织平纹、斜纹布,或者针织单面成圈织物在后整理定型前浸轧,在浸轧溶液中添加浓度为0.5g/L的苯甲酸苄酯,浸轧后的织物进行高温定型,在高温定型时,苯甲酸苄酯使涤纶分子再次蠕变,拖开分子间隙,在涤纶长丝表面形成更多数量的纳米突起“小馒头”。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其特征在于:组份为85‑95%的纺丝级别PET聚酯、0.5‑1%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5‑10%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1‑3%的多链聚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其特征在于:组份为85-95%的纺丝级别PET聚酯、0.5-1%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5-10%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1-3%的多链聚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聚酯选用PBT、PTT中的一种。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起球功能的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1-3%相对含量的多链聚酯、0.5-1%相对含量的小分子石蜡类化合物、5-10%相对含量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粉体,通过高速搅拌混合机搅拌混合,以300-800转/分的速度搅拌混合30分钟,制得混合料;(2)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使用100-180℃的工艺温度,将步骤(1)中的混合料进行拉条造粒,得到纳米母粒;(3)通过涤纶长丝纺丝设备,设定230-290℃的纺丝温度,以2000-3000米/分的速度,将85-95%相对含量的纺丝级别PET聚酯粒料和步骤(2)制得的纳米母粒添加进入螺杆熔融纺丝,使纳米母粒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泛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