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23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24
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焦炉煤气进入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进行初脱硫,初脱硫之后煤气进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进行精脱硫,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排出的脱硫废液送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参与其再生反应除去C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焦炉煤气(燃气)深度脱硫脱氰及脱硫废液综合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焦炉煤气(燃气)中含有硫化氢,其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大气,是PM2.5的主要产物之一,因此必须对煤气(燃气)中的硫化氢进行脱出处理,目前广泛应用的真空碳酸盐(碳酸钠或碳酸钾)脱硫方法有投资少、装置整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脱硫效率~95%,通常脱硫后的煤气中硫化氢含量在200~500mg/m3,但是由于国家环保日趋严格,尤其是《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标准的实施后,脱硫后煤气中含有硫化氢应控制在不大于20~50mg/m3(通常小于20mg/m3),真空碳酸盐(碳酸钠或碳酸钾)脱硫后目前通常增设干法精脱硫装置才能保证硫化氢达标,由于干法精脱硫是固体颗粒吸附式脱硫,固体颗粒脱硫剂吸附饱和后无法再生而需要更换新的脱硫剂,更换下来的饱和脱硫剂颗粒废固处理起来也相当困难。真空碳酸盐脱硫产生含有CN-、SCN-(见表1)危害的脱硫废液排放严重的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其中CN-对水生化处理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尚没有公开的公认有效可行的方法。表1真空碳酸钠脱硫废液组成(g/l)Na2CO3NaHCO3NaHSNaCNNa2SNaSCNNa2S2O3~30~20~0.5~30~2~50~2焦炉煤气脱硫后煤气中硫化氢指标达不到现行标准和脱硫废液尚无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真空碳酸盐脱硫工艺的二大缺陷,因此结合真空碳酸盐脱硫工艺增设合理的精脱硫及脱硫废液综合处理工艺确有必要。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焦化行业焦炉煤气真空碳酸盐脱硫工艺脱硫后煤气中硫化氢指标达不到现行标准和脱硫废液尚无有效的处理方法的二大缺陷,提供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实现脱硫后煤气中硫化氢指标达和脱硫废液综合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焦炉煤气进入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进行初脱硫,初脱硫之后煤气进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进行精脱硫,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排出的脱硫废液送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参与其再生反应除去真空碳酸钠脱硫废液中的CN-,从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排出除去CN-的脱硫废液送入废液处理系统处理SCN-、S2O32-。所述焦炉煤气的硫化氢含量为3~12g/m3,初脱硫后的煤气中硫化氢含量降为0.2~0.5g/m3,精脱硫后的煤气中硫化氢含量为小于20mg/m3。废液处理系统工艺采用废液提盐工艺或废水氧化处理工艺。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采用的系统,包括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废液处理系统,外部来的煤气管道与所述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的煤气入口相连,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煤气出口通过煤气管道与所述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煤气入口相连,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煤气出口通过相连的煤气管道送出;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的废液出口通过废液管道连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脱硫液入口,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废液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废液处理系统。所述废液处理系统为废液提盐系统,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废液排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液提盐系统的入口相连,废液提盐系统的清液出口通过管道与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清液入口相连。所述废液处理系统为废水氧化处理系统。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真空碳酸钠初脱硫和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以达到硫化氢含量小于20mg/m3;2)本专利技术通过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工艺处理真空碳酸钠脱硫工艺排出废液中的CN-离子,进而通过对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工艺排出的废液经提盐方法或废水氧化法处理废液中的SCN-、S2O32-离子实现二套脱硫工艺废液的综合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从鼓风冷凝单元过来的焦炉煤气进入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进行初脱硫,初脱硫之后煤气进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进行精脱硫,硫化氢含量达标的煤气送到后续单元;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排出的脱硫废液送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参与其再生反应除去CN-,从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排出除去CN-的脱硫废液送入废液处理系统处理SCN-、S2O32-。从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排出的脱硫废液(组成见表1)送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中的脱硫液(组成见表2)中,CN-参与其再生反应而被除去,具体化学反应如下:4CN-+4HS-+O2→4SCN-+2H2O2SCN-+6H2O→2HS-+2NH4HCO3表2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液-废液组成(g/l)Na2CO3NaHCO3NaHSNaCNNa2SNaSCNNa2S2O33~10~25﹤0.2﹤0.2﹤0.250~1002~10所述焦炉煤气的硫化氢含量为3~12g/m3,初脱硫后的煤气中硫化氢含量降为0.2~0.5g/m3,精脱硫后的煤气中硫化氢含量为小于20mg/m3。废液处理系统工艺采用废液提盐工艺或废水氧化处理工艺。见图1,废液处理工艺采用废水氧化处理工艺时,从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排出的脱硫废液送入废水氧化处理系统,废液中的SCN-、S2O32-由氧化剂(如:双氧水)氧化后生成CO32-、N2、SO42-离子后送污水处理系统;见图2,废液处理工艺采用废液提盐工艺时,从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排出的脱硫废液送入废液提盐系统,废液中的SCN-、S2O32-经结晶提取硫氰酸盐和硫代硫酸盐,提盐的清液回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脱硫液中。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采用的系统,包括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废液处理系统,外部来的煤气管道与所述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的煤气入口相连,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煤气出口通过煤气管道与所述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煤气入口相连,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煤气出口通过相连的煤气管道送出;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的废液出口通过废液管道连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脱硫液入口,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废液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废液处理系统。见图2,所述废液处理系统可以采用废液提盐系统,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废液排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液提盐系统的入口相连,废液提盐系统的清液出口通过管道与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清液入口(脱硫液的清液入口)相连。见图1,所述废液处理系统还可以采用废水氧化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真空碳酸盐脱硫结合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真空碳酸盐脱硫和湿式氧化法精脱硫必须用相同的金属离子碱源,本专利技术是优先选用钠离子碱源,还可以选用钾离子碱源。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采用的系统,包括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废水氧化处理系统,外部来的煤气管道与所述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的煤气入口相连,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煤气出口通过煤气管道与所述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的煤气入口相连,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焦炉煤气进入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进行初脱硫,初脱硫之后煤气进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进行精脱硫;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排出的脱硫废液送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参与其再生反应除去真空碳酸钠废液中的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焦炉煤气进入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进行初脱硫,初脱硫之后煤气进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进行精脱硫;真空碳酸钠脱硫系统排出的脱硫废液送入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参与其再生反应除去真空碳酸钠废液中的CN-,从钠法湿式氧化法精脱硫系统排出除去CN-的脱硫废液送入废液处理系统处理SCN-、S2O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煤气的硫化氢含量为3~12g/m3,初脱硫后的煤气中硫化氢含量降为0.2~0.5g/m3,精脱硫后的煤气中硫化氢含量为小于20mg/m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废液处理系统工艺采用废液提盐工艺或废水氧化处理工艺。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碳酸钠脱硫精脱硫及废液综合处理工艺采用的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志韦亚东文艳樊宇范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宁波科新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