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21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21
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能够实现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它包括电机、支架、转动固接在支架上的回转盘、转动连接在回转盘上的第一行星带轮、沿回转盘周向均布且分别与回转盘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二行星带轮、固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绕设在回转盘与主动带轮上的第一皮带、绕设在回转盘与第一行星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以及绕设在若干第二行星带轮上的第三皮带,其中若干第二行星带轮中的一个第二行星带轮与第一行星带轮同轴固接,回转盘的中心轴线与电机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皮带呈“8”字形设置,每个第二行星带轮上均固接有工件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属于机械传动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生产线的自动加工或自动装配工位,在回转盘输出的过程中,工件的方位不能改变,以防止零部件的翻出和有利于机械手的抓取。这时常用齿轮副啮合的方式,对回转盘中每个工位进行反向调节,尤其针对多工位的大直径回转盘,运动传导至每个工位要增加多个过渡齿轮,造成机构复杂庞大,制造成本高,在技术上难以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能够实现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它包括电机、支架、转动固接在支架上的回转盘、转动连接在回转盘上的第一行星带轮、沿回转盘周向均布且分别与回转盘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二行星带轮、固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绕设在回转盘与主动带轮上的第一皮带、绕设在回转盘与第一行星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以及绕设在若干第二行星带轮上的第三皮带,其中若干第二行星带轮中的一个第二行星带轮与第一行星带轮同轴固接,回转盘的中心轴线与电机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皮带呈“8”字形设置,每个第二行星带轮上均固接有工件架。进一步地,第一行星带轮和若干第二行星带轮的直径均相同。进一步地,回转盘包括同轴固接的主盘体和中心带轮,所述主盘体包括同轴固接为一体的圆盘和定位套,其中定位套的外部沿其周向加工有环形带槽,第一皮带绕设在所述环形带槽与主动带轮上。进一步地,中心带轮、第一行星带轮以及若干第二行星带轮均设置在主盘体上远离定位套的一侧,第二皮带绕设在中心带轮与第一行星带轮上。进一步地,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还包括支轴,主盘体通过支轴转动设置在支架的上部。进一步地,主盘体与支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一、通过本申请能保证在转盘回转的任何角度中,各工位上工件的方位保持不变;二、传动链采用齿形带或链直接带动,驱动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简单易实现,制造成本更低;三、通过调节传动比,可方便改变工件方位,以适应特定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它包括电机1、支架2、转动固接在支架2上的回转盘6、转动连接在回转盘6上的第一行星带轮7、沿回转盘6周向均布且分别与回转盘6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固接在电机1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15、绕设在回转盘6与主动带轮15上的第一皮带3、绕设在回转盘6与第一行星带轮7之间的第二皮带12以及绕设在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上的第三皮带11,其中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中的一个第二行星带轮8与第一行星带轮7同轴固接,回转盘6的中心轴线与电机1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皮带12呈“8”字形设置,每个第二行星带轮8上均固接有工件架10。待转运的工件9被放置在工件架10上,所述第二皮带12及第三皮带11均为同步带,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通过第三皮带11联接,第一行星带轮7与回转盘6通过第二皮带12交叉联接,即通过第二皮带12使第一行星带轮7与回转盘6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通过第三皮带11带动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与回转盘6反向转动,最终保证在转运过程中各个第二行星带轮8上的工件9无论在什么位置,均能保证其在出料工位时的姿势或朝向与进料工位时一致不变。本申请中的任一带传动联接均可由链传动联接代替。通过本申请能保证在转盘回转的任何角度中,各工位上工件9的方位保持不变;传动链采用齿形带或链直接带动,驱动成本低;通过调节传动比,可方便改变工件9方位,以适应特定场合。第一行星带轮7和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的直径均相同。第一行星带轮7和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均为同步带时,其齿槽数也均相同。回转盘6包括同轴固接的主盘体14和中心带轮13,所述主盘体14包括同轴固接为一体的圆盘14-1和定位套14-2,其中定位套14-2的外部沿其周向加工有环形带槽,第一皮带3绕设在所述环形带槽与主动带轮15上。中心带轮13、第一行星带轮7以及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均设置在主盘体14上远离定位套14-2的一侧,第二皮带12绕设在中心带轮13与第一行星带轮7上。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还包括支轴4,主盘体14通过支轴4转动设置在支架2的上部。主盘体14与支轴4之间设置有轴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1)、支架(2)、转动固接在支架(2)上的回转盘(6)、转动连接在回转盘(6)上的第一行星带轮(7)、沿回转盘(6)周向均布且分别与回转盘(6)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固接在电机(1)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15)、绕设在回转盘(6)与主动带轮(15)上的第一皮带(3)、绕设在回转盘(6)与第一行星带轮(7)之间的第二皮带(12)以及绕设在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上的第三皮带(11),其中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中的一个第二行星带轮(8)与第一行星带轮(7)同轴固接,回转盘(6)的中心轴线与电机(1)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皮带(12)呈“8”字形设置,每个第二行星带轮(8)上均固接有工件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1)、支架(2)、转动固接在支架(2)上的回转盘(6)、转动连接在回转盘(6)上的第一行星带轮(7)、沿回转盘(6)周向均布且分别与回转盘(6)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固接在电机(1)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15)、绕设在回转盘(6)与主动带轮(15)上的第一皮带(3)、绕设在回转盘(6)与第一行星带轮(7)之间的第二皮带(12)以及绕设在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上的第三皮带(11),其中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中的一个第二行星带轮(8)与第一行星带轮(7)同轴固接,回转盘(6)的中心轴线与电机(1)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皮带(12)呈“8”字形设置,每个第二行星带轮(8)上均固接有工件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方位不变的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带轮(7)和若干第二行星带轮(8)的直径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邦靳敏陶波韩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