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强制复位全周抽芯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电器产品日益增多,产品结构设计变化多样,对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2、目前,针对产品形成多向倒钩结构的需求,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成型实现,第一种方式是修改产品结构,将其拆为单向的倒扣,然而此方式影响产品结构意图的实现,限制了产品设计的空间;第二种方式则是将其分型放到前后模方向,以解决一个方向的倒扣,再将另一个方向的倒扣采用常规的斜顶或内行位等其它结构出模,但此方式对模具结构设计空间受限,当产品结构复杂,无空间转换出模方向来解决。
3、现有公告号为cn20803523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侧向抽芯注塑模具,包括能够开合模的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动模部分包括动模板、斜顶杆、斜顶滑块、行位座以及锁合组件,动模板表面具有相互垂直的横向和纵向;斜顶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斜顶滑块具有滑槽,斜顶杆的第二端滑设在滑槽内;行位座滑动设置在动模板上,行位座具有容置槽和斜导孔,斜顶滑块滑动设置在容置槽内;锁合组件用于在开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制复位全周抽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3)、定模板(4)、热流道接口(5)、动模板(8)、模脚(9)、顶针板(10)、推板(11)、底板(12)、连杆(14)、转动杆(15)、强制复位杆(16)、冷却水接口(18)、第一侧向滑块(21)、第一内缩滑块(22)、第二侧向滑块(23)以及第三侧向滑块(24),所述定模板(4)与动模板(8)连接,所述定模板(4)的上端面安装有面板(3),所述动模板(8)的底部安装有模脚(9),所述模脚(9)底部安装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与模脚(9)形成的空间内安装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上端面安装有顶针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制复位全周抽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3)、定模板(4)、热流道接口(5)、动模板(8)、模脚(9)、顶针板(10)、推板(11)、底板(12)、连杆(14)、转动杆(15)、强制复位杆(16)、冷却水接口(18)、第一侧向滑块(21)、第一内缩滑块(22)、第二侧向滑块(23)以及第三侧向滑块(24),所述定模板(4)与动模板(8)连接,所述定模板(4)的上端面安装有面板(3),所述动模板(8)的底部安装有模脚(9),所述模脚(9)底部安装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与模脚(9)形成的空间内安装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上端面安装有顶针板(10),所述连杆(14)的一端与动模板(8)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杆(15)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杆(15)的另一端与推板(11)连接,所述强制复位杆(16)位于转动杆(15)与连杆(14)连接端的一侧,所述强制复位杆(16)安装在定模板(4)上,所述定模板(4)与动模板(8)之间设有制品(25),所述第一侧向滑块(21)、第一内缩滑块(22)、第二侧向滑块(23)以及第三侧向滑块(24)以制品(25)中心为圆心均布的安装在动模板(8)上端面,所述动模板(8)的侧端设有冷却水接口(18),所述定模板(4)的侧端设有热流道接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制复位全周抽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4)下端面设有第一铲基(21-2)、内缩滑块铲基(22-2)、第二铲基(23-2)以及第三铲基(24-2),所述第一铲基(21-2)与第一侧向滑块(21)位置相对应且内侧设有第一斜导柱(21-1),所述内缩滑块铲基(22-2)与第一内缩滑块(22)的位置相对应且内侧设有内缩滑块斜导柱(22-1),所述第二铲基(23-2)与第二侧向滑块(23)的位置相对应且内侧设有第二斜导柱(23-1),所述第三铲基(24-2)与第三侧向滑块(24)的位置相对应且内侧设有第三斜导柱(24-1),所述定模板(4)下端面还设有定模仁(27)、第一定位块(26-1)、第二定位块(26-2)和第三定位块(26-3),所述第一斜导柱(21-1)与第二斜导柱(23-1)以及第三斜导柱(24-1)的顶端皆通过紧固螺栓(31)连接有斜导柱定位块(30)连接,所述第一侧向滑块(21)、第一内缩滑块(22)、第二侧向滑块(23)以及第三侧向滑块(24)内皆设有滑块水路(32),所述滑块水路(32)与冷却水接口(18)连通,所述第一侧向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可,李恒,李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