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10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生产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包括捅料仓、平台以及送料结构;捅料仓的两端分别形成连通内腔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捅料仓的顶部形成供送料结构嵌入的顶部开口,沿横向移动方向,捅料仓的顶部开口的两端分别贯穿捅料仓的前端和后端;捅料仓的前端开口与平台呈正对布置,捅料仓横向移动与平台对接,捅料仓的后端设有封袋,封袋封闭捅料仓的后端开口;捅料仓具有放置导管类耗材的放置高度,放置高度小于两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且大于单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转移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时,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不会出现上下重叠现象,从而便于对缠绕状态的导管类耗材进行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生产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
技术介绍
导管类耗材包括一次性的医疗耗材,如输液器是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医疗耗材;输液器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目前,如输液软管等的导管类耗材生产以后,需要进行封装和组装,封装在袋子内,再进行消毒处理,增强输液软管使用安全,从而保证医院等医疗场合中使用安全。现有技术中,进行封装时,对缠绕状导管类耗材转移以及组装多采用人工手动方式操作,人工操作增加人为接触导管类耗材,从而易对导管类耗材造成污染;通过机械对导管类耗材进行封装,导管类耗材转移过程中,易影响导管类耗材的缠绕效果,造成导管类耗材出现重叠缠绕现象或者破坏导管类耗材的缠绕状态,导致缠绕状态的导管类耗材不便于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管类耗材进行封装的过程中,缠绕状态的导管类耗材不便于转移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包括具有内腔且横向移动的捅料仓、放置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的平台以及处于所述捅料仓上方且用于推送导管类耗材的送料结构;所述捅料仓的两端分别形成连通内腔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所述捅料仓的顶部形成供所述送料结构嵌入的顶部开口,沿横向移动方向,所述捅料仓的顶部开口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捅料仓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捅料仓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平台呈正对布置,所述捅料仓横向移动与所述平台对接,所述捅料仓的后端设有封袋,所述封袋封闭所述捅料仓的后端开口;所述捅料仓具有放置导管类耗材的放置高度,所述放置高度小于两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且大于单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具有用于放置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的放置板,所述捅料仓具有底仓板;当所述捅料仓横向移动与所述平台对接时,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底仓板对接呈平齐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底仓板形成有连通外部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与所述捅料仓的顶部开口呈上下正对布置;所述捅料仓设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通过所述捅料仓的顶部开口抵触所述封袋中的导管类耗材后嵌入所述贯通槽。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包括横向布置的移动导轨以及沿所述移动导轨呈横向移动的移动块,所述捅料仓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具有沿背离所述移动轨道方向延伸布置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多个呈平行间隔布置固定槽,所述捅料仓具有与所述固定槽相对固定的固定区。进一步的,所述捅料仓包括顶仓板,所述顶仓板具有所述顶部开口;所述顶仓板具有供所述送料结构进入所述顶部开口的嵌入口,所述嵌入口呈扩口状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捅料仓包括两个呈平行间隔对应布置的侧仓板,两个所述侧仓板、仓底板以及顶仓板为何形成所述内腔,沿背离所述前端开口方向,两个所述侧仓板的后端朝相向方向呈倾斜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送料结构将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推送至捅料仓,再从捅料仓的后端开口推送至封袋,实现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的转移;由于捅料仓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平台呈正对布置,这样,捅料仓横向移动与平台对接,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进入捅料仓时,不会破坏导管类耗材的缠绕状态,并且,捅料仓的放置高度小于两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且大于单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这样,转移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时,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不会出现上下重叠现象,从而便于对缠绕状态的导管类耗材进行转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的捅料仓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较佳实施例。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用于解决导管类耗材进行封装的过程中,缠绕状态的导管类耗材不便于转移的问题。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包括捅料仓10、平台40以及送料结构50,捅料仓10具有内腔,且捅料仓10可横向移动,平台40用于放置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送料结构50处于捅料仓10上方,且送料结构50用于推送导管类耗材。捅料仓10的两端分别形成连通内腔的前端开口11和后端开口12,捅料仓10的顶部形成供送料结构50嵌入的顶部开口13,沿横向移动方向,捅料仓10的顶部开口13的两端分别贯穿捅料仓10的前端和后端;捅料仓10的前端开口11与平台40呈正对布置,捅料仓10横向移动与平台40对接,捅料仓10的后端设有封袋,封袋封闭捅料仓10的后端开口12;捅料仓10具有放置导管类耗材的放置高度,放置高度小于两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且大于单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上述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送料结构50将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推送至捅料仓10,再从捅料仓10的后端开口12推送至封袋,实现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的转移;由于捅料仓10的前端开口11与所述平台40呈正对布置,这样,捅料仓10横向移动与平台40对接,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进入捅料仓10时,不会破坏导管类耗材的缠绕状态,并且,捅料仓10的放置高度小于两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且大于单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这样,转移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时,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不会出现上下重叠现象,从而便于对缠绕状态的导管类耗材进行转移。本实施例中,平台40具有放置板41,放置板41用于放置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捅料仓10具有底仓板14;当捅料仓10横向移动与平台40对接时,放置板41与底仓板14对接呈平齐布置;在进行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转移时,通过放置板41与底仓板14对接,使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进入捅料仓10时,不会破坏导管类耗材的缠绕状态,并且,导管类耗材移动时,更加平稳,保证导管类耗材的转移。再者,底仓板14形成有连通外部的贯通槽16,贯通槽16与捅料仓10的顶部开口13呈上下正对布置;捅料仓10设有限制块,限制块通过捅料仓10的顶部开口13抵触封袋中的导管类耗材后嵌入贯通槽16;在限位块的限制下,送料结构50复位时,避免将导管类耗材带出封袋,从而影响导管类耗材的转移。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包括横向布置的移动导轨20以及沿移动导轨20呈横向移动的移动块30,捅料仓10活动连接固定块;在移动导轨20的作用下,实现移动块30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且横向移动的捅料仓、放置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的平台以及处于所述捅料仓上方且用于推送导管类耗材的送料结构;所述捅料仓的两端分别形成连通内腔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所述捅料仓的顶部形成供所述送料结构嵌入的顶部开口,沿横向移动方向,所述捅料仓的顶部开口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捅料仓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捅料仓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平台呈正对布置,所述捅料仓横向移动与所述平台对接,所述捅料仓的后端设有封袋,所述封袋封闭所述捅料仓的后端开口;所述捅料仓具有放置导管类耗材的放置高度,所述放置高度小于两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且大于单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且横向移动的捅料仓、放置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的平台以及处于所述捅料仓上方且用于推送导管类耗材的送料结构;所述捅料仓的两端分别形成连通内腔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所述捅料仓的顶部形成供所述送料结构嵌入的顶部开口,沿横向移动方向,所述捅料仓的顶部开口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捅料仓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捅料仓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平台呈正对布置,所述捅料仓横向移动与所述平台对接,所述捅料仓的后端设有封袋,所述封袋封闭所述捅料仓的后端开口;所述捅料仓具有放置导管类耗材的放置高度,所述放置高度小于两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且大于单个导管类耗材的直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具有用于放置呈缠绕状的导管类耗材的放置板,所述捅料仓具有底仓板;当所述捅料仓横向移动与所述平台对接时,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底仓板对接呈平齐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生产的捅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仓板形成有连通外部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与所述捅料仓的顶部开口呈上下正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新耀张中亮李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润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