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流量控制结构的
,具体而言,涉及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涂胶需求的增长,以及对涂胶机的应用方便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小型化的涂胶机进行涂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流量控制结构包括输出件,输液管连通输入口、输出口连通输出管,输液管与输出管交接,胶液经输液管进入输出管,且从输出口输出。现有技术中,输出件缺少一种流量控制结构,无法方便地对胶液进行流量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流量控制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用于涂胶机,包括控制块、控制柱以及输出件,所述控制柱的下部与所述控制块连接,所述控制块的上部形成用于旋拧的旋拧头;所述输出件内部形成有输液管、分流管以及输出管,所述输出件具有与所述输液管连通的输入口、与所述输出管连通的输出口以及与所述分流管连通的分流口,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输液管交接且连通;所述输出件的上部设有控制孔,所述输液管与所 ...
【技术保护点】
1.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用于涂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块、控制柱以及输出件,所述控制柱的下部与所述控制块连接,所述控制块的上部形成用于旋拧的旋拧头;所述输出件内部形成有输液管、分流管以及输出管,所述输出件具有与所述输液管连通的输入口、与所述输出管连通的输出口以及与所述分流管连通的分流口,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输液管交接且连通;所述输出件的上部设有控制孔,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分流管交接且连通形成有交汇腔,所述控制孔贯穿至所述交汇腔,所述控制块自所述控制孔嵌入至所述交汇腔;所述控制块具有分流通道,当所述旋拧头被旋拧时,所述分流通道旋转至连通所述分流管以及所述输液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用于涂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块、控制柱以及输出件,所述控制柱的下部与所述控制块连接,所述控制块的上部形成用于旋拧的旋拧头;所述输出件内部形成有输液管、分流管以及输出管,所述输出件具有与所述输液管连通的输入口、与所述输出管连通的输出口以及与所述分流管连通的分流口,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输液管交接且连通;所述输出件的上部设有控制孔,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分流管交接且连通形成有交汇腔,所述控制孔贯穿至所述交汇腔,所述控制块自所述控制孔嵌入至所述交汇腔;所述控制块具有分流通道,当所述旋拧头被旋拧时,所述分流通道旋转至连通所述分流管以及所述输液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输液管的交接位置位于所述输入口与所述交汇腔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中空形成缓冲腔,分隔缺口连通所述缓冲腔,且所述分隔缺口的长度以及宽度均小于所述输液管的管径;当所述分隔缺口仅连通所述输液管时,胶液在所述输液管中流至所述缓冲腔后,所述胶液受阻且逆流至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输液管的交接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分流管呈角度交接,形成交接部;所述分隔缺口与所述缓冲腔形成有所述分流通道;所述分隔缺口形成有切割面,当所述切割面朝向所述交接部时,所述分流通道连通所述输液管以及所述分流管。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便的流量控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新耀,张兆海,张亚平,张中亮,闵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润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