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164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涉及紧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旋转丝杠、拉铆螺栓及密闭的筒状外壳;旋转丝杠具有滑块、分别固定在滑块相对两侧的螺栓固定部和丝杆;螺栓固定部与拉铆螺栓的头部在筒状外壳形成的第一空腔内固定连接;丝杆旋转时滑块在第一空腔的滑动腔内做旋转运动,丝杆通过筒状外壳的第一穿孔平移时滑块在滑动腔内做平移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配各种动力源的模块化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紧固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
技术介绍
拉铆螺母是为了解决金属板、管连接问题而开发。考虑到金属板攻丝易滑牙,焊接螺母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设计出拉铆螺母,它可以用于铆接时不需要攻内螺纹和焊接螺母的拉铆产品。由于其铆接牢固,效率高,使用简单方便,目前广泛的应用在航空、铁道、汽车、电梯、家具、仪表、装饰等工业产品铆接。将拉铆螺母紧固到金属板上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拉铆螺母枪,现有的拉铆螺母枪分为手动式、电动式和气动式,手动式拉铆螺母枪效率较低,使用比较费力,且在频繁连续操作铆接工作中容易造成使用者疲劳。电动式和气动式拉铆螺母枪结构通常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具有简化的模块化结构,可与现有的电钻、气钻、扳手、套筒等可旋转紧固装置配合使用,成本低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包括:旋转丝杠、拉铆螺栓及密闭的筒状外壳;所述旋转丝杠具有滑块、分别固定在滑块相对两侧的螺栓固定部和丝杆;所述螺栓固定部与所述拉铆螺栓的头部在所述筒状外壳形成的第一空腔内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自由端从位于所述筒状外壳一端的第一穿孔穿出,所述拉铆螺栓的杆部从位于所述筒状外壳另一端的第二穿孔穿出;所述第一空腔包括容纳所述滑块运动的滑动腔;所述滑块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使所述丝杆旋转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动腔内做旋转运动,所述丝杆通过所述第一穿孔平移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动腔内做平移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筒状外壳由枪头和枪尾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一穿孔位于所述枪尾上,所述第二穿孔位于所述枪头上,所述枪头与所述枪尾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帽形第二连接件;所述拉铆螺栓的头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螺栓固定部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中,以在所述丝杆的旋转方向上卡固所述拉铆螺栓及所述旋转丝杠;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帽口与所述螺栓固定部的外表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形成第二空腔,所述拉铆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帽顶延伸到所述第二连接件之外,所述拉铆螺栓的头部抵靠所述第二连接件帽顶的内表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空腔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丝杆的平移方向上固定所述拉铆螺栓及所述旋转丝杠。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六角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内六角批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帽,与所述螺栓固定部外表面螺纹连接。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止动块,所述止动块位于所述枪头与所述枪尾之间,所述止动块包覆所述枪头的部分外表面,与所述枪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枪尾包覆所述止动块的部分外表面,与所述止动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止动块位于所述枪尾内的端部抵靠所述滑块时,阻挡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动腔内向所述枪头方向的平移运动。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套设于所述枪头上,与所述枪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抵靠所述止动块位于所述枪头外的端部时,阻挡所述止动块向所述调节螺母的方向移动。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筒状外壳上。可选地,所述丝杆自由端为六棱柱,所述丝杆自由端纵截面的相对两边之间的距离为四分之一英寸。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中,由于旋转丝杠的丝杆能与外部的旋转动力源连接,使得在外部旋转动力源提供旋转动力时,旋转丝杠能带动拉铆螺栓旋转,另外由于旋转丝杠的滑块只能在筒状外壳形成的滑动腔内运动,所以通过滑动腔对滑块的限位作用以及筒状外壳与待紧固位置的接触,将拉铆螺栓的旋转力转换成了对拉铆螺母的拉力,从而用简单的结构完成了拉铆操作,实现了对拉铆螺母的紧固,另外由于在装置内未设置动力源,进一步简化了装置结构,降低了装置成本,而且还使得该装置具有适配各种动力源的模块化结构,显著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装置的局部分解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装置的局部分解剖视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包括:旋转丝杠1、拉铆螺栓2及密闭的筒状外壳3。其中,旋转丝杠1具有滑块11、分别固定在滑块11相对两侧的螺栓固定部12和丝杆13。螺栓固定部12与拉铆螺栓2的头部21在筒状外壳3形成的第一空腔C1内固定连接。丝杆13的自由端从位于筒状外壳3一端的第一穿孔A穿出,拉铆螺栓2的杆部22从位于筒状外壳3另一端的第二穿孔B穿出。上述第一空腔C1中包括容纳滑块11运动的滑动腔C2。滑块11与筒状外壳3的内壁滑动配合,使丝杆13旋转时该滑块11在滑动腔C2内做旋转运动(旋转方向为R),该丝杆13通过第一穿孔A平移时该滑块11在滑动腔C2内做平移运动(平移方向为M)。该装置在使用时,比如将拉铆螺母紧固在金属板上时,旋转丝杠1的丝杆13自由端在筒状外壳3的外部与能提供旋转动力的工具连接,如自动工具中的电钻、气钻等,手动工具中的扳手、套筒等,以向旋转丝杠1提供旋转动力,由于旋转丝杠1的螺栓固定部12在筒状外壳3的第一空腔C1内与拉铆螺栓2的头部21固定连接,因此能带动拉铆螺栓2一起旋转。拉铆螺栓2伸入拉铆螺母内,旋入拉铆螺母的内螺纹,同时筒状外壳3具有第二穿孔B的一端表面抵靠金属板表面,随着拉铆螺栓2的旋转,旋入拉铆螺母的深度增加,滑块11被拉铆螺栓2牵拉,朝拉铆螺栓2的方向移动至滑动腔C2的一端。拉铆螺栓2继续旋转,由于滑块11只能在滑动腔C2内移动,所以不能继续向拉铆螺栓2的方向移动,就会对拉铆螺母产生拉力,牵拉拉铆螺母向拉铆螺栓2的方向移动,从而完成拉铆过程,使拉铆螺母紧固在金属板上。需要说明的是:外部能提供旋转动力的工具不限于上述的几种自动和手动工具,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任何能提供旋转动力的工具均可用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中,由于旋转丝杠的丝杆能与外部的旋转动力源连接,使得在外部旋转动力源提供旋转动力时,旋转丝杠能带动拉铆螺栓旋转,另外由于旋转丝杠的滑块只能在筒状外壳形成的滑动腔内运动,所以通过滑动腔对滑块的限位作用以及筒状外壳与待紧固位置的接触,将拉铆螺栓的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丝杠、拉铆螺栓及密闭的筒状外壳;所述旋转丝杠具有滑块、分别固定在滑块相对两侧的螺栓固定部和丝杆;所述螺栓固定部与所述拉铆螺栓的头部在所述筒状外壳形成的第一空腔内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自由端从位于所述筒状外壳一端的第一穿孔穿出,所述拉铆螺栓的杆部从位于所述筒状外壳另一端的第二穿孔穿出;所述第一空腔包括容纳所述滑块运动的滑动腔;所述滑块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使所述丝杆旋转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动腔内做旋转运动,所述丝杆通过所述第一穿孔平移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动腔内做平移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丝杠、拉铆螺栓及密闭的筒状外壳;所述旋转丝杠具有滑块、分别固定在滑块相对两侧的螺栓固定部和丝杆;所述螺栓固定部与所述拉铆螺栓的头部在所述筒状外壳形成的第一空腔内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自由端从位于所述筒状外壳一端的第一穿孔穿出,所述拉铆螺栓的杆部从位于所述筒状外壳另一端的第二穿孔穿出;所述第一空腔包括容纳所述滑块运动的滑动腔;所述滑块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使所述丝杆旋转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动腔内做旋转运动,所述丝杆通过所述第一穿孔平移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动腔内做平移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外壳由枪头和枪尾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一穿孔位于所述枪尾上,所述第二穿孔位于所述枪头上,所述枪头与所述枪尾可拆卸地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紧固拉铆螺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帽形第二连接件;所述拉铆螺栓的头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螺栓固定部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中,以在所述丝杆的旋转方向上卡固所述拉铆螺栓及所述旋转丝杠;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帽口与所述螺栓固定部的外表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形成第二空腔,所述拉铆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帽顶延伸到所述第二连接件之外,所述拉铆螺栓的头部抵靠所述第二连接件帽顶的内表面,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空腔中,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首庆闫立姚尧潘佳南李秋霞李游曾满洲闫聪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