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常亮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62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包括底座板、推板和液压升降杆,所述底座板的上方前后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液压升降板,所述上模板的上方中部固定设置有注塑腔,所述推板焊接固定安装在推杆的底端,所述推板的底端连接有清理装置,所述熔料腔的底部开设有流道,所述下模板的上方安装有定模,所述定模的末端外侧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载板的顶端安装有顶杆。该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有利于保证连续快速生产,有利于保证生产效率,便于针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快速稳定的模具更换,有利于节省时间,便于保证模具的稳定性,便于工件的顶出,有利于稳定生产使用。

An Injection Mold for Cleaning the Run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uld for cleaning the runn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push plate and a hydraulic lifting rod. A hydraulic lifting plate is welded and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base plate, an injection cavity is fixed on the upper and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template, a push plate is welded and fixed 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push rod, and a cleaning device is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push plate. A runn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elt chamber, a fixed die is installed above the lower template, a fixed devic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end of the fixed die, and an ejector rod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carrier plate. This injection mould is easy to clean the runner, to clean the runner, to ensure continuous and rapid production, to ensur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o facilitate rapid and stable die replacement for different types of work pieces, to save time,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die, to facilitate the ejection of the workpiece, and to facilitate the stable produc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
技术介绍
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造型时,产品通常通过注塑的方式进行生产,其是将物料以熔融的状态注射进适用的模具内,从而进行定型生产,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重要生产力之一,注塑成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件是注塑模具,而在进行注塑时,为了保证注塑质量,因此对于注塑的模具也有诸多的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下的注塑用模具在进行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8381884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顶出机构解决设备出模困难问题,利用夹持装置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取模,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减少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全程自动化,减少了操作失误,不仅提高了注塑效率与质量,而且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但其不便于进行流道的清理,且不便于更换模体;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728374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多功能便捷式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但其不便于进行工件的顶出,不利于保证工作的稳定性;既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进行使用时:1、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不利于保证连续快速生产,不利于保证生产效率;2、不便于针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快速稳定的模具更换,不利于节省时间;3、不便于保证模具的稳定性,不便于工件的顶出,不利于稳定生产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注塑用模具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不利于保证连续快速生产,不利于保证生产效率,不便于针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快速稳定的模具更换,不利于节省时间,不便于保证模具的稳定性,不便于工件的顶出,不利于稳定生产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包括底座板、推板和液压升降杆,所述底座板的上方前后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液压升降板,且液压升降板的顶端固定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上方中部固定设置有注塑腔,且注塑腔的内部开设有熔料腔,所述熔料腔的内侧安装有推杆,且熔料腔的右侧通过连接管与物料仓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推板焊接固定安装在推杆的底端,且推板的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推板的底端连接有清理装置,且清理装置包括插杆、边槽、擦板和注入口,所述插杆的外侧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边槽,且插杆的底端设置有擦板,并且擦板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注入口,所述熔料腔的底部开设有流道,且熔料腔的下方设置有连接于上模板的底端的连接块,并且连接块的内部也设置有流道;所述液压升降杆安装在底座板的顶端面,且液压升降杆的顶端安装有位于液压升降板的内侧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方安装有定模,且定模包括固定块、定位杆、第一搭载配件、第二搭载配件、第三搭载配件和限位槽,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安装有定位杆,且固定块的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搭载配件、第二搭载配件和第三搭载配件,并且固定块的末端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限位槽,所述定模的末端外侧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下模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座板的中部上方的底杆,且底杆的上方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的顶端安装有顶杆,且顶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推杆的顶端贯穿熔料腔顶部,且推杆在熔料腔的内部为旋转升降结构,并且推杆的底部外侧呈螺纹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底面形状结构与熔料腔的底部形状结构相契合,且推板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呈通孔结构的进料口,并且清理装置固定焊接在推板的底部中心位置。优选的,所述插杆与擦板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插杆与流道之间上下对应设置,并且擦板的外径尺寸等于流道的内径尺寸。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上模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连接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动模,并且连接块和动模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流道上下对应等大小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下模板之间为拆卸结构,且固定块通过定位杆与上模板之间卡合连接,并且固定块的外侧面呈波纹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搭载配件、第二搭载配件和第三搭载配件与固定块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固定块和定位杆的顶端均呈倾斜结构,并且第三搭载配件的顶端呈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转杆和卡板,且固定板的中部内侧固定有转杆,并且转杆的内侧边部固定有呈弧形结构的卡板。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转杆与下模板之间转动连接,且固定板通过卡板与限位槽之间对应卡合。优选的,所述底杆的外侧设置有与其紧密贴合的限位板,且底杆在下模板的内侧为相对滑动结构,并且底杆通过载板与顶杆之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有利于保证连续快速生产,有利于保证生产效率,便于针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快速稳定的模具更换,有利于节省时间,便于保证模具的稳定性,便于工件的顶出,有利于稳定生产使用;1.通过插杆和擦板外侧的边槽和注入口,便于注塑液的注入,且通过擦板的外侧与流道之间的贴合,便于在清理装置回正后,对流道内侧进行清理,从而便于进行快速连续生产使用;2.通过固定块与下模板之前的卡合以及连接块与上模板之间的螺纹连接,便于对动模和固定块顶端所携带的搭载配件进行更换,从而把便于快速稳定的进行模具的更换,有利于节省时间;3.通过固定板在下模板外侧的转动,从而使得卡板能够与限位槽之间卡合,从而便于对固定块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液压升降杆的伸缩,从而便于利用限位板对工件顶出,以保证稳定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面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清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定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模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板;2、液压升降板;3、上模板;4、注塑腔;5、熔料腔;6、推杆;7、连接管;8、物料仓;9、推板;10、进料口;11、清理装置;1101、插杆;1102、边槽;1103、擦板;1104、注入口;12、流道;13、连接块;14、动模;15、液压升降杆;16、下模板;17、定模;1701、固定块;1702、定位杆;1703、第一搭载配件;1704、第二搭载配件;1705、第三搭载配件;1706、限位槽;18、固定装置;1801、固定板;1802、转杆;1803、卡板;19、底杆;20、载板;21、限位板;22、顶杆;2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包括底座板1、液压升降板2、上模板3、注塑腔4、熔料腔5、推杆6、连接管7、物料仓8、推板9、进料口10、清理装置11、流道12、连接块13、动模14、液压升降杆15、下模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包括底座板(1)、推板(9)和液压升降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上方前后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液压升降板(2),且液压升降板(2)的顶端固定有上模板(3),所述上模板(3)的上方中部固定设置有注塑腔(4),且注塑腔(4)的内部开设有熔料腔(5),所述熔料腔(5)的内侧安装有推杆(6),且熔料腔(5)的右侧通过连接管(7)与物料仓(8)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推板(9)焊接固定安装在推杆(6)的底端,且推板(9)的内部开设有进料口(10),所述推板(9)的底端连接有清理装置(11),且清理装置(11)包括插杆(1101)、边槽(1102)、擦板(1103)和注入口(1104),所述插杆(1101)的外侧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边槽(1102),且插杆(1101)的底端设置有擦板(1103),并且擦板(1103)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注入口(1104),所述熔料腔(5)的底部开设有流道(12),且熔料腔(5)的下方设置有连接于上模板(3)的底端的连接块(13),并且连接块(13)的内部也设置有流道(12);所述液压升降杆(15)安装在底座板(1)的顶端面,且液压升降杆(15)的顶端安装有位于液压升降板(2)的内侧的下模板(16),所述下模板(16)的上方安装有定模(17),且定模(17)包括固定块(1701)、定位杆(1702)、第一搭载配件(1703)、第二搭载配件(1704)、第三搭载配件(1705)和限位槽(1706),所述固定块(1701)的顶端安装有定位杆(1702),且固定块(1701)的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搭载配件(1703)、第二搭载配件(1704)和第三搭载配件(1705),并且固定块(1701)的末端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限位槽(1706),所述定模(17)的末端外侧设置有固定装置(18),所述下模板(16)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座板(1)的中部上方的底杆(19),且底杆(19)的上方连接有载板(20),所述载板(20)的顶端安装有顶杆(22),且顶杆(22)的外侧设置有弹簧(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包括底座板(1)、推板(9)和液压升降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上方前后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液压升降板(2),且液压升降板(2)的顶端固定有上模板(3),所述上模板(3)的上方中部固定设置有注塑腔(4),且注塑腔(4)的内部开设有熔料腔(5),所述熔料腔(5)的内侧安装有推杆(6),且熔料腔(5)的右侧通过连接管(7)与物料仓(8)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推板(9)焊接固定安装在推杆(6)的底端,且推板(9)的内部开设有进料口(10),所述推板(9)的底端连接有清理装置(11),且清理装置(11)包括插杆(1101)、边槽(1102)、擦板(1103)和注入口(1104),所述插杆(1101)的外侧设置有呈弧形结构的边槽(1102),且插杆(1101)的底端设置有擦板(1103),并且擦板(1103)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注入口(1104),所述熔料腔(5)的底部开设有流道(12),且熔料腔(5)的下方设置有连接于上模板(3)的底端的连接块(13),并且连接块(13)的内部也设置有流道(12);所述液压升降杆(15)安装在底座板(1)的顶端面,且液压升降杆(15)的顶端安装有位于液压升降板(2)的内侧的下模板(16),所述下模板(16)的上方安装有定模(17),且定模(17)包括固定块(1701)、定位杆(1702)、第一搭载配件(1703)、第二搭载配件(1704)、第三搭载配件(1705)和限位槽(1706),所述固定块(1701)的顶端安装有定位杆(1702),且固定块(1701)的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搭载配件(1703)、第二搭载配件(1704)和第三搭载配件(1705),并且固定块(1701)的末端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限位槽(1706),所述定模(17)的末端外侧设置有固定装置(18),所述下模板(16)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座板(1)的中部上方的底杆(19),且底杆(19)的上方连接有载板(20),所述载板(20)的顶端安装有顶杆(22),且顶杆(22)的外侧设置有弹簧(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的顶端贯穿熔料腔(5)顶部,且推杆(6)在熔料腔(5)的内部为旋转升降结构,并且推杆(6)的底部外侧呈螺纹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王常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