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161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上设置有搅拌斗、用于放置骨料的第一料斗、用于放置粉料的第二料斗,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将骨料自第一料斗输送至搅拌斗内的第一输送组件,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粉料自第二料斗输送至搅拌斗内的第二输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少资源浪浪费、环境污染的优点。

A Mixing System for Concret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crete mixing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crete processing, including a support. The features are as follows: a mixing hopper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a first hopper for placing aggregates, a second hopper for placing powder, a first conveying component for conveying aggregates from the first hopper to the mixing hopper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and a suppor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veying component for conveying aggregates from the first hopper to the mixing hopper. A second conveying assembly for conveying powder from the second hopper to the mixing hopper is provide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waste of resources wav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骨料、粉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其中骨料可以为沙石等,粉料可以为水泥、矿物掺和剂等。利用将骨料、粉料,按照比例混合以得到原料,将原料送至搅拌车上并进行无水搅拌,然后运送至混凝土搅拌站的对应料仓内。只需要从料仓中取出对应重量的原料,然后加水搅拌,从而得到混凝土,以进行浇筑工作。但是当原料长时间堆放于料仓内时,由于原料内含有沙石和水泥,其中沙石的含水量较高,导致水泥可能附着于沙石上并凝固,从而导致得到的混凝土质量低。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料仓内设置加热风干设备,对料仓进行加热风干,以提高料仓内的干燥度,避免水泥凝固并附着于沙石上。如此操作,需要一直对料仓进行加热风干,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风干时会造成水泥等粉料扬起,导致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具有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搅拌斗、用于放置骨料的第一料斗、用于放置粉料的第二料斗,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将骨料自第一料斗输送至搅拌斗内的第一输送组件,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粉料自第二料斗输送至搅拌斗内的第二输送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骨料放入第一料斗,粉料放入第二料斗,当需要混凝土时,分别打开对应的开关,然后在第一输送组件的作用下,将骨料送入过搅拌斗内,同时在第一输送组件的作用下将粉料送入搅拌斗内。通过将骨料、粉料分开放置,以避免粉料遇水凝固并附着于骨料上,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控制所需骨料、粉料的量,从而控制混凝土的量,以实现现搅现用,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并避免混凝土长时间不用导致的失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吊篮,吊篮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吊篮至出料口位于第一料斗正上方的驱动组件,吊篮上设置有控制出料口启闭的第一开关,吊篮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吊篮内骨料称重的第一称重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开关以封闭出料口,将骨料放置于吊篮内,利用驱动组件,带动吊篮向上移动,至吊篮的出料口正对第一料斗的顶部开口,通过第一称重组件对吊篮内的骨料进行称重并得到对应的数值m1,当吊篮没未放置有骨料时,m1的数值为0,从而实现将骨料送入第一料斗内,以及对进入第一料斗内骨料的统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承接自第一料斗出口输出骨料的中间箱,中间箱上设置有用于对中间箱内骨料称重的第二称重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间箱,中间箱安装于输送带上并与输送带同步转动,当第一料斗内的骨料掉落于中间箱内,第二称重组件对中间箱内的骨料进行称重并得到m2,当中间箱未放置有骨料时,m2显示的竖直为0,然后在输送带的作用下中间箱朝向搅拌斗移动并发生转动,从而将中间箱内的骨料倾倒入搅拌斗内,实现了将物料自第一料斗送入搅拌斗内,并对送离的骨料进行称重以得到对应的数据m2,通过对m1、m2的处理从而能得到第一料斗内骨料的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料斗还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远离第二料斗的一端设置有存储箱,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粉料自存储箱进入第二料斗内的压力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存储箱,存储箱内放置有粉料,利用压力泵使存储箱内的粉料沿着进气管进入第二料斗内,粉料在自重下积聚,从而实现了粉料自存储箱内进入第一料斗内,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并减少扬起的粉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导料管,导料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料斗的出口和搅拌斗连通,且导料管自第二料斗的出口朝向搅拌斗倾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第二料斗对应的开关,使第二料斗内的粉料进入导料管内,导料管内的粉料沿导料管的倾斜方向移动并进入搅拌斗内,从而实现了粉料的输送。导料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料斗和搅拌斗连通,从而避免了粉料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粉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导料管上固定套设有蜗轮,支架上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同轴并与蜗轮配合的蜗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相固定的蜗杆转动,从而带动配合蜗轮转动,以实现带动导料管转动,且导料管自第二料斗朝向搅拌斗倾斜,从而导料管的转动过程中,便于导料管内的物料导料管的倾斜方向移动并落于搅拌斗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料斗的出口设置有空心箱,空心箱的底部开设有与导料管、第二料斗出口相通的贯穿口,空心箱设置有控制贯穿口启闭的第二开关,空心箱内设置有用于对转动板上的粉料称重的第四称重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搅拌时,启动第二料斗对应的开关,使第二料斗内的粉料落入空心箱内,利用第四称重组件对粉料进行称重,得到对应的质量,然后打开转动板,使空心箱内的粉料落入搅拌斗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用控制方法,具有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优点。一种混凝土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所需的混凝土量换算得到对应的骨料预设值和粉料预设值;步骤S2:打开第一料斗的开口,第一料斗内的骨料落于中间箱内并进行称重,当第二称重组件得到的数值大于骨料预设值时,关闭第一料斗的开口;打开第二料斗的开口,第二料斗内的粉料落于转动板上并进行称重,当第四重组件得到的数值大于粉料预设值时,关闭第二料斗的开口;步骤S3:将中间箱、空心箱内的对应物料送入搅拌斗内,然后启动搅拌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混凝土时,分别打开对应的开关,将对应的骨料量、粉料量送入过搅拌斗内并进行混合控制混凝土的量,以实现现搅现用,以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并避免混凝土长时间不用导致的失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架上设置有控制器,在控制器内预设有用于显示第一料斗内骨料质量的m0,第一称重组件得到吊篮内骨料的质量为m1,当吊篮内的骨料全部送至第一料斗内后,将m1与m0相加后得到的数值替换m0;当第一料斗内的骨料落于中间箱内,第二称重组件得到中间箱内的骨料的质量为m2,然后将m0减去m2后得到的数据替换m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质量为m1的骨料送入第一料斗内,得到新的m0,当质量为m2离开第一料斗时,也得到新的m0,从而实现对第一料斗内骨料的实时更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S2之前,先将骨料预设值与m0比较,若骨料预设值大于m0,至停止执行步骤S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骨料预设值小于m0,表明第一料斗内的骨料小于需求量,需要进行补充,并避免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将骨料、粉料分开放置,以避免粉料遇水凝固并附着于骨料上,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控制所需骨料、粉料的量,从而控制混凝土的量,减少混凝土的浪费;(2)导料管内的粉料沿导料管的倾斜方向移动并进入搅拌斗内,从而实现了粉料的输送,避免了粉料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粉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示出空心箱、第二料斗、导料管的位置关系;图4为本实施例二的简图。附图标记:1、支架;2、第一料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设置有搅拌斗(4)、用于放置骨料的第一料斗(2)、用于放置粉料的第二料斗(3),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骨料自第一料斗(2)输送至搅拌斗(4)内的第一输送组件,支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粉料自第二料斗(3)输送至搅拌斗(4)内的第二输送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设置有搅拌斗(4)、用于放置骨料的第一料斗(2)、用于放置粉料的第二料斗(3),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骨料自第一料斗(2)输送至搅拌斗(4)内的第一输送组件,支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粉料自第二料斗(3)输送至搅拌斗(4)内的第二输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篮(14),吊篮(14)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吊篮(14)至出料口位于第一料斗(2)正上方的驱动组件,吊篮(14)上设置有控制出料口启闭的第一开关(19),吊篮(14)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吊篮(14)内骨料称重的第一称重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7),输送带(7)上设置有用于承接自第一料斗(2)出口输出骨料的中间箱(10),中间箱(10)上设置有用于对中间箱(10)内骨料称重的第二称重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料斗(3)还连通有进气管(20)和出气管(24),进气管(20)远离第二料斗(3)的一端设置有存储箱(12),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粉料自存储箱(12)进入第二料斗(3)内的压力泵(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导料管(25),导料管(25)两端分别与第一料斗(2)的出口和搅拌斗(4)连通,且导料管(25)自第二料斗(3)的出口朝向搅拌斗(4)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用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导料管(25)上固定套设有蜗轮(27),支架(1)上固定有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笃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翟氏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