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71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减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一端固定左侧板,底板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另一端固定右侧板;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构成的框架内设置若干层隔层板,相邻两块隔层板之间分别形成注油腔,每块所述隔层板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沿竖直方向开设若干过油槽,每块所述隔层板的下部均设置有过油孔,相邻两块隔层板之间分别通过垫块限位间隔,外侧的隔层板通过底板上设置的挡板限位固定。该平衡槽结构能够实现多腔底部储油能同步注入,隔层板两侧过油槽在注油过程中能让每个水平高度阶段的粘滞液在多腔中共通,使得每个墙体油腔中的粘滞液在高度流动下同水平上升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减震设备
,涉及一种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
技术介绍
粘滞阻尼墙是一种由钢板在封闭的高粘度阻尼液(高分子聚合物)中运动,使阻尼液产生剪切变形而产生粘滞阻尼力的阻尼器。具有从小位移到大位移都有效,循环性能好,地震后复位性好等技术特点。通过合理设计可有效地吸收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该产品不仅适合新建筑的减震设计,也可用于建筑抗震加固和震后修复。粘滞墙批量生产时需高速注入粘滞液,粘滞液为极高粘度合成物其旋转粘度高,故粘滞液注入墙体时的流动性要求极高,尤其是超薄型多腔粘滞墙要求每个腔体的注油速度须一致。现有的超薄型粘滞阻尼墙尚没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该平衡槽结构能够实现多腔底部储油能同步注入,隔层板两侧过油槽在注油过程中能让每个水平高度阶段的粘滞液在多腔中共通,使得每个墙体油腔中的粘滞液在高度流动下同水平上升油面。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一端固定左侧板,底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一端固定左侧板(3),底板(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另一端固定右侧板(2);所述底板(1)、左侧板(3)、右侧板(2)构成的框架内设置若干层隔层板(5),相邻两块隔层板(5)之间分别形成注油腔,每块所述隔层板(5)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沿竖直方向开设若干过油槽(7),每块所述隔层板(5)的下部均设置有过油孔(6),相邻两块隔层板(5)之间分别通过垫块限位间隔,外侧的隔层板通过底板(1)上设置的挡板(4)限位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一端固定左侧板(3),底板(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另一端固定右侧板(2);所述底板(1)、左侧板(3)、右侧板(2)构成的框架内设置若干层隔层板(5),相邻两块隔层板(5)之间分别形成注油腔,每块所述隔层板(5)沿宽度方向两侧分别沿竖直方向开设若干过油槽(7),每块所述隔层板(5)的下部均设置有过油孔(6),相邻两块隔层板(5)之间分别通过垫块限位间隔,外侧的隔层板通过底板(1)上设置的挡板(4)限位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槽(7)呈U型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粘滞阻尼墙的注油平衡槽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强曾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圣丰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