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充电口盖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9230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动充电口盖,该充电口盖包括:防护盖,充电座,及微型电机;充电座的边缘设有转轴固定部,微型电机的转轴套设于转轴固定部,且与转轴固定部转动连接;防护盖的边缘设有转轴受体,转轴受体与微型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微型电机的转轴在转轴固定部内转动,随着微型电机转轴在充电座的周周的转动,通过转轴受体带动防护盖转动,微型电机正转(反转),防护盖关闭,微型电机反转(正转),防护盖打开。

Electric Charging Cap and Its Contro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charging mouth cover, which comprises a protective cover, a charging seat and a micro-motor; the edge of the charg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fixing par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sleeve of the micro-motor is arranged at the fixed part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part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edge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cceptor, and the rotating shaft acceptor is fix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icro-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icro motor rotates in the fixed part of the rotating shaft.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micro motor's rotating shaft around the charging seat, the protective cover rotates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acceptor. The protective cover turns forward (reverse), closes, the protective cover turns backward (forward), and the protective cover op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充电口盖及其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座
,提供了一种电动充电口盖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壮大,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对车辆的高压安全及用户体验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盖开启和关闭的方式均为手动,操作不方便,且在充电完毕后容易出现忘记关闭充电口盖,引发高压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充电口盖,在充电完毕后,自动关闭充电口盖,无需人工操作的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忘记关闭充电口盖带来的高压安全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充电口盖,该电动充电口盖包括:防护盖,充电座,及微型电机;在充电座的边缘设有转轴固定部,微型电机的转轴套设于转轴固定部,且与转轴固定部转动连接;在防护盖的边缘设有转轴受体,转轴受体与微型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受体包括:固定槽,固定槽的凹面呈弧形,及设于固定槽上方的弧形挡片,弧形挡片与固定槽凹面形成的轴套半径略小于微型电机转轴半径,且弧形挡片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固定部由套筒一及轴套二组成,轴套一的中心与轴套二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且轴套一与轴套二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固定槽的延伸长度。进一步的,防护口盖靠近充电座的一端设有防水橡胶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充电口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与充电枪通讯连接的充电机;与充电机通讯连接的车身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电动充电口盖。进一步的,充电机用于接收充电枪发送的高平信号,并将接收的高平信号发送至向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检测到高平信号丢失时,控制电动充电口盖关闭;高平信号是充电枪插入充电座时,发送至充电机的。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动作按钮一,动作按钮一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动作按钮一用于向车身控制器发送充电口盖关闭指令,车身控制器基于充电口盖打开指令检测高平信号是否丢失;若丢失,则控制电动充电口盖关闭。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动作按钮二,动作按钮二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动作按钮二用于向整车控制器发送充电口盖打开指令;车身控制器基于充电口盖打开指定控制充电口盖打开,无需手动即可实现充电口盖的打开。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定时器,定时器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当车身控制器检测到高平信号丢失时,则控制定时器开始倒计时,当计时为零时,车身控制器控制电动充电口盖关闭。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指示灯用于显示电动充电口盖的开合状态。当充电枪断开与充电座的电连接时,整车控制器在设定时长内检测不到充电枪发出的高平信号,因而,整车控制器会控制电动充电口盖自动关闭,无需人工操作,同时避免了由于忘记关闭充电口盖而引发的高压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充电口盖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充电口盖的结构总成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1.防护盖、2.防水密封圈、3.微型电机、4.弧形挡片、5.充电座、6.套筒一、7.套筒二、8.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的结构爆炸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该充电口盖包括:防护盖1,充电座5,及微型电机3;在充电座5的边缘设有转轴固定部,微型电机3的转轴套设于转轴固定部,且与转轴固定部转动连接;在防护盖1的边缘设有转轴受体,转轴受体与微型电机3的转轴固定连接。微型电机3的转轴在转轴固定部内转动,随着微型电机3转轴在充电座5的周周的转动,通过转轴受体带动防护盖转动,微型电机3正转(反转),防护盖关闭,微型电3机反转(正转),防护盖1打开。在本技术中,转轴受体包括:固定槽8,固定槽8的凹面呈弧形,及设于固定槽8上方的弧形挡片4,弧形挡片4与固定槽8凹面形成的轴套半径略小于微型电机3转轴半径,且弧形挡片4由弹性材料制成。在本技术中,转轴固定部由套筒一6及轴套二7组成,轴套一6的中心与轴套二7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且轴套一6与轴套二7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固定槽8的延伸长度。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充电口盖的结构总成图,如图2所述,在装配过程中,将固定槽8放置于轴套一6与轴套二7之间,微型电机3转轴依次穿过轴套一6、弧形挡片4与固定槽8凹面形成的轴套、以及轴套二7,当微型电机3转动时,微型电机3的转轴在轴套一6及轴套二7内转动,由于弧形挡片4与固定槽8凹面形成的轴套与微型电机3转轴固定连接,因此,防护盖1随微型电机3的转动而转动,以实现防护盖1的开启或关闭。在本技术中,防护盖1靠近充电座5的一端设有防水橡胶圈2,用于加强防护盖的防护效果。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充电口盖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该控制系统包括:与充电枪通讯连接的充电机;与充电机通讯连接的车身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电动充电口盖,其中,充电机用于接收充电枪发送的高平信号,并将接收的高平信号发送至向车身控制器;高平信号是充电枪插入充电座时,发送至充电机的,当高平信号丢失,整车控制器在设定时长内检测不到高平信号的存在,即为本技术中认定的高平信号丢失,说明充电枪未与充电座电连接;车身控制器检测到高平信号丢失时,控制电动充电口盖关闭。当充电枪断开与充电座的电连接时,整车控制器在设定时长内检测不到充电枪发出的高平信号,因而,整车控制器会控制电动充电口盖自动关闭,无需人工操作,同时避免了由于忘记关闭充电口盖而引发的高压安全风险。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动作按钮一,动作按钮一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动作按钮一用于向车身控制器发送充电口盖关闭指令,车身控制器基于充电口盖打开指令检测高平信号是否丢失;若丢失,则控制电动充电口盖关闭;当充电机出现故障时,可以基于动作按钮一拉实现充电口盖的自动关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动作按钮二,动作按钮二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动作按钮二用于向整车控制器发送充电口盖打开指令;车身控制器基于充电口盖打开指定控制充电口盖打开,无需手动即可实现充电口盖的打开,将动作按钮二设于电动车内,即可无需下车,即可实现充电口盖的打开。在本技术中,该系统还包括:定时器,定时器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当车身控制器检测到高平信号丢失时,控制定时器开始倒计时,当计时为零时,车身控制器控制电动充电口盖关闭,以实现延时关闭。在本技术中,该系统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指示灯用于显示电动充电口盖的开合状态。用于指示充电口盖的是处于打开还是关闭状态。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充电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充电口盖包括:防护盖,充电座,及微型电机;在充电座的边缘设有转轴固定部,微型电机的转轴套设于转轴固定部,且与转轴固定部转动连接;在防护盖的边缘设有转轴受体,转轴受体与微型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充电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充电口盖包括:防护盖,充电座,及微型电机;在充电座的边缘设有转轴固定部,微型电机的转轴套设于转轴固定部,且与转轴固定部转动连接;在防护盖的边缘设有转轴受体,转轴受体与微型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充电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受体包括:固定槽,固定槽的凹面呈弧形,及设于固定槽上方的弧形挡片,弧形挡片与固定槽凹面形成的轴套半径略小于微型电机转轴半径,且弧形挡片由弹性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充电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固定部由套筒一及轴套二组成,轴套一的中心与轴套二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且轴套一与轴套二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固定槽的延伸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充电口盖,其特征在于,防护盖靠近充电座的一端设有防水橡胶圈。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电动充电口盖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与充电枪通讯连接的充电机;与充电机通讯连接的车身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电动充电口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动充电口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充电机用于接收充电枪发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芳曾羽飞王平亮陈晨许伶莉姚意汪涛王华王书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