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21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涉及高铁领域。该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包括列车本体,所述列车本体包括有车门本体,且车门本体的一侧与列车本体的中部滑动连接。该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通过设置的储气罐,以及第一气管、气泵、第二气管、气头和气囊的配合设置,使气泵开启时能够将储气罐中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传输至第二气管,从而使第二气管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气头传输至气囊中,从而使气囊受到气体的填充开始膨胀,从而使乘客的行李箱通过车门本体时能够收到气囊的缓冲不会夹变形,从而有效使乘客以及乘客的行李箱能够安全通过高铁车门进入列车,解决了乘客强行从月台跑入高铁列车时容易被高铁车门夹到发生意外的问题。

A High-speed Railway Door with Anti-pinch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speed rail door with anti-pinch func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high-speed rail. The high-speed rail door with anti-pinch function comprises a train body, which comprises a door body, and one side of the door body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rain body. The high-speed rail door with anti-clamping function can transmit the gas in the storage tank to the second trachea through the first trachea when the air pump is opened through the gas storage tank, the gas pump, the second trachea, the gas head and the air bag, so that the gas in the second trachea can be transferred to the air bag through the gas head, so that the air bag can be filled by the gas. Expansion, so that passengers'suitcases can receive the cushion of airbags when passing through the door body without clamping deformation, thus effectively enabling passengers and passengers' suitcases to enter the train safely through the high-speed railway door,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passengers are easily clamped by the high-speed railway door when they forcibly run from the platform to the high-speed railway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
本技术涉及高铁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乘坐高铁出行,已经成为出差和旅行首选的出行方式,但是目前现有的高铁在运营时是需要停靠沿途的车站,供乘客上下车换乘,而高铁列车大多都是限时停靠,到点发车的,有些乘客往往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就会趁着高铁车门关上的一瞬间,强行从月台跑入高铁列车内,这样的行为是十分危险的,高铁车门很容易就会夹到乘客的衣服或者行李,而这样的情况随之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包括列车本体,所述列车本体包括有车门本体,且车门本体的一侧与列车本体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车门本体的下部包括有储气罐、第一气管、气泵、第二气管和第四气管,所述储气罐的底部与车门本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罐的一侧与第一气管的一端插接,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与气泵的抽气口插接,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第二气管的一端插接,所述储气罐的一侧与第四气管的一侧插接,所述车门本体的右侧包括有气头、气囊、气流控制阀、第三气管、封边板和感应孔,所述气头的右侧与车门本体右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头的右端与气囊套接,所述第三气管的上端与气头的底部插接,所述第三气管的外壁与气流控制阀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右侧与封边板的左侧卡接,所述感应孔位于边封板的右侧开设,所述车门本体的上部包括有控制器、电缆线和光感头,所述控制器的顶部与车门本体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一侧与电缆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缆线的一端与光感头的一端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列车本体包括有乘车入口和阻尼伸缩杆,所述乘车入口位于列车本体的中部开设,所述阻尼伸缩杆的一端与列车本体的上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车门本体的中部包括有安装孔、玻璃和分隔板,所述安装孔位于车门本体的中部开设,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与玻璃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的两侧与车门的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阻尼伸缩杆远离列车本体的一端与车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管的上端与第三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管的下端与第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光感头的外径与感应孔的内径相等。1、该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通过设置的储气罐,以及第一气管、气泵、第二气管、气头和气囊的配合设置,使气泵开启时能够将储气罐中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传输至第二气管,从而使第二气管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气头传输至气囊中,从而使气囊受到气体的填充开始膨胀,从而使乘客的行李箱通过车门本体时能够收到气囊的缓冲不会夹变形,从而有效使乘客以及乘客的行李箱能够安全通过高铁车门进入列车,解决了乘客强行从月台跑入高铁列车时容易被高铁车门夹到发生意外的问题。2、该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通过设置的控制器,以及电缆线、光感头、封边板和感应孔的配合设置,使车门本体闭合时能够通过光感头感应感应孔以外的光暗程度,从而使乘客通过乘车入口时能够将身体的影子遮住感应孔,从而使感应孔中的光感头能够感受到感应孔中失去光源,从而使感应头将其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从而使控制器能够延缓关门时间,从而有效使乘客安全通过高铁车门进入列车,解决了乘客强行从月台跑入高铁列车时容易被高铁车门夹到发生意外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其中,1列车本体、101乘车入口、102阻尼伸缩杆、2车门本体、201安装孔、202玻璃、203分隔板、204封边板、205感应孔、3储气罐、301第一气管、302气泵、303第二气管、304气头、305气囊、4气流控制阀、401第三气管、402、第四气管、5控制器、501电缆线、502光感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包括列车本体1,列车本体1包括有乘车入口101和阻尼伸缩杆102,乘车入口101位于列车本体1的中部开设,阻尼伸缩杆102的一端与列车本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使阻尼伸缩杆102能够借助列车本体1做受力支撑点,列车本体1包括有车门本体2,阻尼伸缩杆102远离列车本体1的一端与车门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使阻尼伸缩杆102能够延缓车门本体2的闭合时间,且车门本体2的一侧与列车本体1的中部滑动连接,车门本体2的下部包括有储气罐3、第一气管301、气泵302、第二气管303和第四气管402,储气罐3的底部与车门本体2的底壁固定连接,车门本体2的中部包括有安装孔201、玻璃202和分隔板203,安装孔201位于车门本体2的中部开设,安装孔201的内壁与玻璃202的外侧固定连接,分隔板203的两侧与车门的内壁固定连接,使乘客能够通过玻璃光看车外情况,储气罐3的一侧与第一气管301的一端插接,第一气管301的一端与气泵302的抽气口插接,气泵302的出气口与第二气管303的一端插接,储气罐3的一侧与第四气管402的一侧插接,车门本体2的右侧包括有气头304、气囊305、气流控制阀4、第三气管401、封边板204和感应孔205,气头304的右侧与车门本体2右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气头304的右端与气囊305套接,第三气管401的上端与气头304的底部插接,第三气管401的外壁与气流控制阀4固定连接,第二气管303的上端与第三气管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管401的下端与第四气管402的一端固定连接,使气流控制阀4能够控制气囊305中的气体通过第三气管401排入第四气管402,从而使第四气管402能够将气体排入出储气罐3中,气囊305的右侧与封边板204的左侧卡接,感应孔205位于边封板的右侧开设,车门本体2的上部包括有控制器5、电缆线501和光感头502,控制器5的顶部与车门本体2的顶壁固定连接,控制器5的一侧与电缆线501的一端电性连接,电缆线501的一端与光感头502的一端电性连接,光感头502的外径与感应孔205的内径相等,使光感头502感应感应孔205以外的光暗程度,使乘客通过乘车入口101时能够将身体的影子遮住感应孔205,从而使感应孔205中的光感头502能够感受到感应孔205中失去光源,从而使感应头502将其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从而使控制器5能够延缓关门时间。使用时,开启气泵302,使气泵302能够将储气罐3中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3001传输至第二气管303,从而使第二气管303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气头304传输至气囊305中,从而使气囊305受到气体的填充开始膨胀,从而使乘客的行李箱通过车门本体时能够收到气囊305的缓冲不会夹变形,使车门本体2闭合时能够通过光感头502感应感应孔205以外的光暗程度,从而使乘客通过乘车入口101时能够将身体的影子遮住感应孔205,从而使感应孔205中的光感头502能够感受到感应孔205中失去光源,从而使感应头502将其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从而使控制器5能够延缓关门时间,解决了乘客强行从月台跑入高铁列车时容易被高铁车门夹到发生意外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包括列车本体(1),所述列车本体(1)包括有车门本体(2),且车门本体(2)的一侧与列车本体(1)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车门本体(2)的下部包括有储气罐(3)、第一气管(301)、气泵(302)、第二气管(303)和第四气管(402),所述储气罐(3)的底部与车门本体(2)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罐(3)的一侧与第一气管(301)的一端插接,所述第一气管(301)的一端与气泵(302)的抽气口插接,所述气泵(302)的出气口与第二气管(303)的一端插接,所述储气罐(3)的一侧与第四气管(402)的一侧插接,所述车门本体(2)的右侧包括有气头(304)、气囊(305)、气流控制阀(4)、第三气管(401)、封边板(204)和感应孔(205),所述气头(304)的右侧与车门本体(2)右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头(304)的右端与气囊(305)套接,所述第三气管(401)的上端与气头(304)的底部插接,所述第三气管(401)的外壁与气流控制阀(4)固定连接,所述气囊(305)的右侧与封边板(204)的左侧卡接,所述感应孔(205)位于边封板的右侧开设,所述车门本体(2)的上部包括有控制器(5)、电缆线(501)和光感头(502),所述控制器(5)的顶部与车门本体(2)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5)的一侧与电缆线(50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缆线(501)的一端与光感头(502)的一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夹功能的高铁车门,包括列车本体(1),所述列车本体(1)包括有车门本体(2),且车门本体(2)的一侧与列车本体(1)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车门本体(2)的下部包括有储气罐(3)、第一气管(301)、气泵(302)、第二气管(303)和第四气管(402),所述储气罐(3)的底部与车门本体(2)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罐(3)的一侧与第一气管(301)的一端插接,所述第一气管(301)的一端与气泵(302)的抽气口插接,所述气泵(302)的出气口与第二气管(303)的一端插接,所述储气罐(3)的一侧与第四气管(402)的一侧插接,所述车门本体(2)的右侧包括有气头(304)、气囊(305)、气流控制阀(4)、第三气管(401)、封边板(204)和感应孔(205),所述气头(304)的右侧与车门本体(2)右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头(304)的右端与气囊(305)套接,所述第三气管(401)的上端与气头(304)的底部插接,所述第三气管(401)的外壁与气流控制阀(4)固定连接,所述气囊(305)的右侧与封边板(204)的左侧卡接,所述感应孔(205)位于边封板的右侧开设,所述车门本体(2)的上部包括有控制器(5)、电缆线(501)和光感头(502),所述控制器(5)的顶部与车门本体(2)的顶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继敏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铭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