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立海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01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包括外体,外体的内部固定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骨架架体,外体置于底座的顶部,骨架架体包括上肢架体和下肢架体,上肢架体的肩膀支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盒,驱动盒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驱动盒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双轴减速电机,驱动盒的两侧底部均设有L形支架,双轴减速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L形支架表面开设的固定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通过设有的双轴减速电机进行驱动,可以灵活的实现上肢架体与下肢架体之间的弯曲和直立,使得机器人的弯腰更为自然,且驱动方式简单,使得机器人的造价成本降低,适合推广。

A robot with built-in skeleton and can bend dow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bot with built-in skeleton and can bend down, including an outer body, which is internally fixed with a skeleton body matching its shape, and the outer body is plac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The skeleton body includes an upper limb frame and a lower limb fram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houlder support rod of the upper limb frame body is fixed with a driving box, and the inner top of the driving box is fixed with a battery and driven.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movable box is fixed with a double-axle deceleration motor. The bottom of both sides of the drive box are equipped with L-shaped brackets. The two output axes of the double-axle deceleration motor are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hol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two L-shaped brackets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obot with built-in skeleton and can bend. Driven by a two-axis deceleration motor, the robot can flexibly bend and erect between the upper limb frame and the lower limb frame, making the bending of the robot more natural, and the driving mode is simple, which reduces the cost of the robot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中国现有的采用的智能机器人或者非智能机器人机组构造仅停留在微小型儿童玩具类,或者大型工业类作业,在类人形机器中,实现机器人的弯腰动作,需要机器人内部复杂的联动机构进行配合,才能实现机器人的肢体弯腰动作,且装备复杂联动机构的机器人一般造价昂贵,同时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机器人内部组件发生损坏时,维修也较为繁琐,无形中也增加了机器人的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类人形机器中,实现机器人的弯腰动作,需要机器人内部复杂的联动机构进行配合,才能实现机器人的肢体弯腰动作,且装备复杂联动机构的机器人一般造价昂贵,同时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机器人内部组件发生损坏时,维修也较为繁琐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包括外体,所述外体的内部固定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骨架架体,所述外体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骨架架体包括上肢架体和下肢架体,所述上肢架体的肩膀支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驱动盒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双轴减速电机,所述驱动盒的两侧底部均设有L形支架,所述双轴减速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L形支架表面开设的固定孔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L形支架一侧固定安装位置相对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微触按钮位置相对的第一触动簧片,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微触按钮位置相对的第二触动簧片,所述第一触动簧片和第二触动簧片之间设有与驱动盒一侧盒壁固定连接的限位杆,所述第一触动簧片、第二触动簧片和限位杆均置于防护罩的内部,所述防护罩通过螺钉与L形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底端均与下肢架体的胯部支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肢架体的小腿支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脚掌撑片,所述脚掌撑片通过螺钉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底座内部固定安装的电磁铁位置正对,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且带有轮刹的万向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触动簧片为L形,所述第二触动簧片为弧形,且所述第一触动簧片与第二触动簧片之间的夹角为0-45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形状呈脚掌状,且所述底板为金属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体为硅胶材质制成,所述外体的背部开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盒和防护罩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开口处填塞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硅胶板,所述外体的手掌部位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双轴减速电机通过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开关,所述电磁铁通过电磁铁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有的双轴减速电机进行驱动,可以灵活的实现上肢架体与下肢架体之间的弯曲和直立,使得机器人的弯腰更为自然,且驱动方式简单,使得机器人的造价成本降低,适合推广。2)通过安装的防护罩,并将第一触动簧片、第二触动簧片和限位杆罩于其内部,避免机器人往复的弯腰过程中,第一触动簧片、第二触动簧片和限位杆与外体的包覆硅胶发生摩擦,导致外体发生磨损,继而有效提高机器人的使用寿命。3)通过设有的底座,利用底座内安装的的电磁体对底板进行磁性吸附,可以快速完成机器人的放置和固定,避免机器人站立不稳和受到外力后发生倾倒,且底座底部安装有带有轮刹的万向轮,可以方便的对机器人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骨架架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肢架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肢架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骨架架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驱动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与L形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骨架架体;2、外体;3、上肢架体;4、下肢架体;5、驱动盒;6、蓄电池;7、双轴减速电机;8、L形支架;9、防护罩;10、底板;11、底座;12、万向轮;13、限位杆;14、第一限位开关;15、第二限位开关;16、第一触动簧片;17、第二触动簧片;18、固定孔;19、电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包括外体2,外体2的内部固定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骨架架体1,外体2置于底座11的顶部,骨架架体1包括上肢架体3和下肢架体4,上肢架体3的肩膀支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盒5,驱动盒5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驱动盒5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双轴减速电机7,驱动盒5的两侧底部均设有L形支架8,双轴减速电机7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L形支架8表面开设的固定孔18固定连接,其中一个L形支架8一侧固定安装位置相对的第一限位开关14和第二限位开关15,第一限位开关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微触按钮位置相对的第一触动簧片16,第二限位开关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微触按钮位置相对的第二触动簧片17,第一触动簧片16和第二触动簧片17之间设有与驱动盒5一侧盒壁固定连接的限位杆13,第一触动簧片16、第二触动簧片17和限位杆13均置于防护罩9的内部,防护罩9通过螺钉与L形支架8固定连接,两个L形支架8的底端均与下肢架体4的胯部支杆顶端固定连接,下肢架体4的小腿支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脚掌撑片,脚掌撑片通过螺钉与底板10固定连接,底板10与底座11内部固定安装的电磁铁19位置正对,底座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且带有轮刹的万向轮12。进一步的,第一触动簧片16为L形,第二触动簧片17为弧形,且第一触动簧片16与第二触动簧片17之间的夹角为0-45度,通过限位杆13的往复运动分别与第一触动簧片16和第二触动簧片17接触,利用第一限位开关14和第二限位开关15对双轴减速电机7的正反转进行控制,实现机器人的弯腰角度范围控制在0-45度之间。进一步的,底板10的形状呈脚掌状,且底板10为金属材质制成,脚掌状的底板10包覆硅胶材质的外体2后,使得机器人的脚掌可以穿戴鞋袜。进一步的,外体2为硅胶材质制成,外体2的背部开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盒5和防护罩9的空腔,空腔的开口处填塞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硅胶板,外体2的手掌部位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双轴减速电机7通过第一限位开关14和第二限位开关15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电源开关与蓄电池6电性连接,底座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开关,电磁铁19通过电磁铁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取下硅胶板,方便人员对驱动盒5和防护罩9内部的元件进行拆卸和维修。具体时,在类人形的外体2的外部可穿戴不同职业的服装,形成市面上常见的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包括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2)的内部固定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骨架架体(1),所述外体(2)置于底座(11)的顶部,所述骨架架体(1)包括上肢架体(3)和下肢架体(4),所述上肢架体(3)的肩膀支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盒(5),所述驱动盒(5)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所述驱动盒(5)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双轴减速电机(7),所述驱动盒(5)的两侧底部均设有L形支架(8),所述双轴减速电机(7)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L形支架(8)表面开设的固定孔(18)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L形支架(8)一侧固定安装位置相对的第一限位开关(14)和第二限位开关(15),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微触按钮位置相对的第一触动簧片(16),所述第二限位开关(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微触按钮位置相对的第二触动簧片(17),所述第一触动簧片(16)和第二触动簧片(17)之间设有与驱动盒(5)一侧盒壁固定连接的限位杆(13),所述第一触动簧片(16)、第二触动簧片(17)和限位杆(13)均置于防护罩(9)的内部,所述防护罩(9)通过螺钉与L形支架(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形支架(8)的底端均与下肢架体(4)的胯部支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肢架体(4)的小腿支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脚掌撑片,所述脚掌撑片通过螺钉与底板(10)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0)与底座(11)内部固定安装的电磁铁(19)位置正对,所述底座(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分布且带有轮刹的万向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置骨架且可弯腰的机器人,包括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2)的内部固定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骨架架体(1),所述外体(2)置于底座(11)的顶部,所述骨架架体(1)包括上肢架体(3)和下肢架体(4),所述上肢架体(3)的肩膀支杆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盒(5),所述驱动盒(5)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所述驱动盒(5)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双轴减速电机(7),所述驱动盒(5)的两侧底部均设有L形支架(8),所述双轴减速电机(7)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两个L形支架(8)表面开设的固定孔(18)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L形支架(8)一侧固定安装位置相对的第一限位开关(14)和第二限位开关(15),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微触按钮位置相对的第一触动簧片(16),所述第二限位开关(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微触按钮位置相对的第二触动簧片(17),所述第一触动簧片(16)和第二触动簧片(17)之间设有与驱动盒(5)一侧盒壁固定连接的限位杆(13),所述第一触动簧片(16)、第二触动簧片(17)和限位杆(13)均置于防护罩(9)的内部,所述防护罩(9)通过螺钉与L形支架(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形支架(8)的底端均与下肢架体(4)的胯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海
申请(专利权)人:任立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