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98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精密铸造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由机座定位板、第一辅助定位板、第二辅助定位板、第一辅助定位板定位孔、第二辅助定位板定位孔、一组第一定位孔、一组第二定位孔和定位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依据淬火或切削需求快速、精准和稳定对待制造的壳体进行固定,同时能通过第一锁紧螺杆、第二锁紧螺杆按照不同尺寸的壳体固定连接不同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板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板定位孔,实现适应性的水平位置调整,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壳体进行淬火或切削处理时的定位需求,实用性强。

Positioning Tool Applied to Automotive Engine Shell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recision cast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positioning tooling applied to the processing of automobile engine shell, which consists of a seat positioning plate, a first auxiliary positioning plate, a second auxiliary positioning plate, a first auxiliary positioning plate positioning hole, a second auxiliary positioning plate positioning hole, a set of first positioning holes, a set of second positioning holes and positioning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tructure, fast, accurate and stable fixing of the manufactured shell according to quenching or cutting requirements, and fixing different first positioning holes and first positioning plates through the first locking screw and the second locking screw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 shell. The hole, the second positioning hol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late positioning hole can adjust the adaptable horizontal position to meet the positioning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sizes of shell during quenching or cu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
本技术属于精密铸造应用
,具体涉及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工装夹具,是加工时用来迅速紧固工件,使机床、刀具、工件保持正确相对位置的工艺装置。工装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有利于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有利于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实现“一机多用”。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工装夹具,其不能按照淬火或切削等加工需求对待制造的发动机壳体产品完成精准、稳定和快速安装固定,也不能依据按照加工需求对不同尺寸的发动机壳体产品进行适应性的间距调整,以实现淬火或切削等处理的需求。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其设计结构合理,能依据淬火或切削需求快速、精准和稳定对待制造的壳体进行固定,同时能通过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板定位孔和第一锁紧螺杆结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板定位孔和第二锁紧螺杆结构,第一锁紧螺杆、第二锁紧螺杆按照不同尺寸的壳体固定连接不同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板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板定位孔,实现适应性的水平位置调整,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壳体进行淬火或切削处理时的定位需求,实用性强。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由机座定位板,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一端两侧的第一辅助定位板、第二辅助定位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辅助定位板、第二辅助定位板内的第一辅助定位板定位孔、第二辅助定位板定位孔,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内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孔、一组第二定位孔,及与机座定位板、一组第一定位孔、一组第二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及对称设置在第一定位板一端的一组第一斜定位板,及设置在一组第一斜定位板一端的一组第一限位卡板,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板内且与一组第一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板定位孔,及设置在一组第一斜定位板内的一组第一辅助内螺纹孔,及与一组第一定位孔、一组第一定位板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锁紧螺杆,及与第一定位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板,及对称设置在第二定位板一端的一组第二斜定位板,及设置在一组第二斜定位板一端的一组第二限位卡板,及设置在第二定位板内且与一组第二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二定位板定位孔,及设置在一组第二斜定位板内的一组第二辅助内螺纹孔,及与一组第二定位孔、一组第二定位板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二锁紧螺杆,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上且位于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之间的正方形支撑板,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支撑板两端且分别与一组第一限位卡板、一组第二限位卡板相配合使用的一组正方形支撑板定位卡板,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支撑板内的两组第三辅助内螺纹孔。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还包括分别与一组第一锁紧螺杆、一组第二锁紧螺杆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辅助调节螺母、一组第二辅助调节螺母。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板一端端面且位于一组第一斜定位板之间的一组第一辅助限位凹槽,及设置在第二定位板一端端面且位于一组第二斜定位板之间的一组第二辅助限位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依据淬火或切削需求快速、精准和稳定对待制造的壳体进行固定,同时能通过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板定位孔和第一锁紧螺杆结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板定位孔和第二锁紧螺杆结构,第一锁紧螺杆、第二锁紧螺杆按照不同尺寸的壳体固定连接不同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板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板定位孔,实现适应性的水平位置调整,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壳体进行淬火或切削处理时的定位需求,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的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的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机座定位板、2-第一辅助定位板、3-第二辅助定位板、4-第一辅助定位板定位孔、5-第二辅助定位板定位孔、6-第二定位孔、7-第一定位孔、8-第一定位板、9-第一定位板定位孔、10-第一斜定位板、11-第一限位卡板、12-第一辅助内螺纹孔、13-第一锁紧螺杆、14-第一辅助调节螺母、15-第二定位板、16-第二定位板定位孔、17-第二斜定位板、18-第二限位卡板、19-第二辅助内螺纹孔、20-第二锁紧螺杆、21-第二辅助调节螺母、22-正方形支撑板、23-正方形支撑板定位卡板、24-第三辅助内螺纹孔、25-第一辅助限位凹槽、26-第二辅助限位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的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由机座定位板1,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一端两侧的第一辅助定位板2、第二辅助定位板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辅助定位板2、第二辅助定位板3内的第一辅助定位板定位孔4、第二辅助定位板定位孔5,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内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二定位孔6,及与机座定位板1、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二定位孔6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8,及对称设置在第一定位板8一端的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及设置在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一端的一组第一限位卡板11,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板8内且与一组第一定位孔7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板定位孔9,及设置在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内的一组第一辅助内螺纹孔12,及与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一定位板定位孔9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锁紧螺杆13,及与第一定位板8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板15,及对称设置在第二定位板15一端的一组第二斜定位板17,及设置在一组第二斜定位板17一端的一组第二限位卡板18,及设置在第二定位板15内且与一组第二定位孔6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二定位板定位孔16,及设置在一组第二斜定位板17内的一组第二辅助内螺纹孔19,及与一组第二定位孔6、一组第二定位板定位孔16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二锁紧螺杆20,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上且位于第一定位板8、第二定位板15之间的正方形支撑板22,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支撑板22两端且分别与一组第一限位卡板11、一组第二限位卡板18相配合使用的一组正方形支撑板定位卡板23,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支撑板22内的两组第三辅助内螺纹孔24。实施例二如图1和图2所示的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由机座定位板1,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一端两侧的第一辅助定位板2、第二辅助定位板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辅助定位板2、第二辅助定位板3内的第一辅助定位板定位孔4、第二辅助定位板定位孔5,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内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二定位孔6,及与机座定位板1、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二定位孔6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8,及对称设置在第一定位板8一端的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及设置在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一端的一组第一限位卡板11,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板8内且与一组第一定位孔7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由机座定位板(1),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一端两侧的第一辅助定位板(2)、第二辅助定位板(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辅助定位板(2)、第二辅助定位板(3)内的第一辅助定位板定位孔(4)、第二辅助定位板定位孔(5),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内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二定位孔(6),及与机座定位板(1)、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二定位孔(6)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8),及对称设置在第一定位板(8)一端的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及设置在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一端的一组第一限位卡板(11),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板(8)内且与一组第一定位孔(7)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板定位孔(9),及设置在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内的一组第一辅助内螺纹孔(12),及与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一定位板定位孔(9)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锁紧螺杆(13),及与第一定位板(8)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板(15),及对称设置在第二定位板(15)一端的一组第二斜定位板(17),及设置在一组第二斜定位板(17)一端的一组第二限位卡板(18),及设置在第二定位板(15)内且与一组第二定位孔(6)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二定位板定位孔(16),及设置在一组第二斜定位板(17)内的一组第二辅助内螺纹孔(19),及与一组第二定位孔(6)、一组第二定位板定位孔(16)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二锁紧螺杆(20),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上且位于第一定位板(8)、第二定位板(15)之间的正方形支撑板(22),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支撑板(22)两端且分别与一组第一限位卡板(11)、一组第二限位卡板(18)相配合使用的一组正方形支撑板定位卡板(23),及对称设置在正方形支撑板(22)内的两组第三辅助内螺纹孔(24)。...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壳体加工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由机座定位板(1),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一端两侧的第一辅助定位板(2)、第二辅助定位板(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辅助定位板(2)、第二辅助定位板(3)内的第一辅助定位板定位孔(4)、第二辅助定位板定位孔(5),及设置在机座定位板(1)内且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二定位孔(6),及与机座定位板(1)、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二定位孔(6)相配合使用的定位组件组成;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8),及对称设置在第一定位板(8)一端的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及设置在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一端的一组第一限位卡板(11),及设置在第一定位板(8)内且与一组第一定位孔(7)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定位板定位孔(9),及设置在一组第一斜定位板(10)内的一组第一辅助内螺纹孔(12),及与一组第一定位孔(7)、一组第一定位板定位孔(9)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锁紧螺杆(13),及与第一定位板(8)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板(15),及对称设置在第二定位板(15)一端的一组第二斜定位板(17),及设置在一组第二斜定位板(17)一端的一组第二限位卡板(18),及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本刘杰朱玉棠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金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