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及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35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及涂布装置,该振动线棒涂布方法以该涂布装置在一基材上涂布形成一薄膜,该涂布装置的转动调整模块带动线棒先以一第一转速转动,且该线棒在与该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该基材的移动方向反向,可微调薄膜的厚度,进而控制其精准度;该涂布装置的线棒再以一第二转速转动复位,该线棒在与该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该基材的移动方向同向,其中,第二转速远大于第一转速,该线棒能带动油墨高速拨射而提高均匀度,且该线棒往复转动可控制涂布速度与产量之外,也可限制线棒接触过薄膜的面积,不用整支旋转,可降低对线棒的真直度与圆筒度的要求。

Coat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vibrating r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ating method and a coating device of a vibrating rod. The coating method of the vibrating rod forms a thin film by coating the coating device on a substrate. The rotating adjustment module of the coating device drives the rod to rotate at the first rotating speed, and the tangent direction of the rod at the junction with the substrate and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substrate are reversed, so that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can be fine-tuned, and t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can be controlled. The rod of the coating device is rotated and reset at a second speed. The tangent direction of the rod at the junction with the substrate and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substrate are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second speed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first speed. The rod can drive ink to shoot at high speed and improve uniformity. Besides the reciprocating rotation of the rod can control the coating speed and output, it can also limit the contact of the rod. The area of the film, without the whole rotation, can reduc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true straightness and cylindricity of the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及涂布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及涂布装置,尤指可有效控制涂布厚度与均匀度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及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线棒涂布是目前普遍的涂布方式之一,且在基材上涂布形成的薄膜厚度利用线棒的绕线的线径与密度来控制,请参阅美国第8304027号专利案,其采用固定不旋转的单支线棒,可以涂布出薄又均匀的薄膜,然而固定式线棒的缺点是涂布产线的速度要快,造成后续的烘干作业无法即时配合,且无法有效控制产量,容易造成库存增加,若要烘干作业可配合,则需要增加设备而导致厂内占用的空间增加、成本增加,故不理想。另外,依据不同的需求而在涂布液中添加混合物时,为了提高涂布形成的薄膜中混合物的均匀度。参阅日本第2013-034980号专利案,采用单支线棒,且薄膜移动方向和线棒在与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相同时,会增加涂布形成的薄膜厚度,但是线棒持续保持同一转动方向,线棒的外周面皆会与薄膜接触,因此对线棒的真直度、圆筒度的要求高,若线棒的真直度、圆筒度差,会造成薄膜厚度不均匀。参阅日本第2014-124559号专利案,采用单支线棒,且薄膜移动方向和线棒在与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相反时,能降低涂布形成的薄膜厚度,但是线棒持续保持同一转动方向,线棒的外周面皆会与薄膜接触,因此对线棒的真直度、圆筒度的要求高,若线棒的真直度、圆筒度差,会造成薄膜厚度不均匀。参阅欧洲第1365287号专利案、欧洲第1803502号专利案与欧洲的2052787号专利案,采用二线棒,该二线棒的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虽可弥补单支线棒的不足,但是该二线棒分别保持单一转动方向,线棒的外周面皆会与薄膜接触,因此对线棒的真直度、圆筒度的要求高,若线棒的真直度、圆筒度差,仍会造成薄膜厚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及涂布装置,藉此改善目前以固定不转动的线棒无法降低涂布速度的问题,以及改善线棒转动时会提高对真直度与圆筒度的要求的问题。为达成前揭目的,本专利技术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其以一涂布装置在一基材上涂布形成一薄膜,该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包含一往复转动步骤,于该往复转动步骤中,该涂布装置的线棒先以一第一转速于该基材上转动并涂布形成薄膜,于该线棒以该第一转速转动的过程中,该线棒在与该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该基材的移动方向反向,该涂布装置的线棒再以一第二转速于该基材上转动复位,于该线棒以第二转速转动的过程中,该线棒在与该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该基材的移动方向同向,其中,该线棒的第二转速大于该线棒的第一转速。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用以进行上述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该涂布装置包含:一基座;一线棒,其跨设于该基座;一转动调整模块,其设于该基座并连接该线棒,以带动该线棒往复转动。据上所述,该涂布装置的转动调整模块可带动该线棒往复转动,该线棒的第二转速远大于该线棒的第一转速,在该线棒执行第一转速时,该线棒在与该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该基材的移动方向反向,可提高线棒与薄膜之间的相对速度,进而能在精确控制膜厚的前提下降低涂布速度,以便于控制产量,该线棒执行第二转速时,第二转速远大于第一转速,使该线棒快速复位,且该线棒带动油墨高速拨射,提高油墨内混合物的散播,进而增加混合物的均匀度,其中,该线棒的往复转动可控制该线棒接触过薄膜的面积,进而降低对线棒的真直度与圆筒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游丝固定件、第一转动调整件与推动件的配置立体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线棒进行第一转速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线棒进行第二转速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线棒进行第一转速与轴向移动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线棒进行第二转速与轴向移动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线棒进行第一转速与第二转速的波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线棒进行轴向移动的波形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的线棒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符号说明:10基座11第一座体12第二座体13第一游丝固定件14第二游丝固定件15外环16螺旋部20线棒21第一端22第二端30转动调整模块31第一转动调整件32第二转动调整件40轴向移动调整模块41推动件42复位件50供墨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利用一涂布装置将油墨涂布于一基材60上并形成一薄膜61,该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包含一往复转动步骤,如图5所示,该涂布装置的线棒20先以一第一转速于该基材60上转动并涂布形成薄膜61,于该线棒20以该第一转速转动的过程中,该线棒20在与该基材60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该薄膜61的移动方向反向,如图6所示,该涂布装置的线棒20再以一第二转速于该基材60上转动复位,于该线棒20以第二转速转动的过程中,该线棒20在与该基材60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该薄膜61的移动方向同向,如图9所示,该线棒20的第二转速远大于该线棒20的第一转速,其中,该线棒20的转动角度不大于3.6度,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转动角度为1度。如图7、图8、图10所示,在往复转动步骤中,该涂布装置的线棒20在转动的同时也进行轴向移动,该线棒20的轴向移动为简谐运动,其中,图10中的振幅为该线棒20的轴向移动距离,较佳是在0.5~1个线距P的范围内,而如图11所示,前述线距P是指线棒20上两相邻线圈23的轴心的距离,另如图9、图10所示的波形图中,其频率、振幅的数值依据施作需求而有所变化。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涂布装置包含一基座10、一线棒20及一转动调整模块30。该基座10包含间隔设置的一第一座体11及一第二座体12,并于该第一座体11上设置一第一游丝固定件13,且该第二座体12上设置一第二游丝固定件14,该第一游丝固定件13与该第二游丝固定件14皆包含一外环15、一螺旋部16及一转动推面17,该螺旋部16形成于该外环15内,该转动推面17形成于该螺旋部16。该线棒20跨设于该基座10,其中,该线棒2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21及一第二端22,该线棒20的第一端21、第二端22分别套设于该第一游丝固定件13与该第二游丝固定件14的螺旋部16。该转动调整模块30设于该基座10并连接该线棒20,以带动该线棒20往复转动,其中,该转动调整模块30包含同动的一第一转动调整件31及一第二转动调整件32,该第一转动调整件31设于该第一座体11并径向抵接该第一游丝固定件13的转动推面17,该第二转动调整件32设于该第二座体12并径向抵接该第二游丝固定件14的转动推面17,另外,该第一转动调整件31与该第二转动调整件32皆为压电素子,另外,该第一转动调整件31与该第二转动调整件32也可以是可进行其他小行程、高速、高频率的致动方式的构件,如直线式音圈马达,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是以游丝固定件与压电素子相互搭配,以达成让该线棒往复转动的效果,然而该转动调整模块30也可以是以一旋转式音圈马达来直接驱动该线棒转动,或其他可达到小行程、高速、高频率的致动方式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上述中,该涂布装置进一步包含一轴向移动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其以一涂布装置在一基材上涂布形成一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包含:一往复转动步骤,所述的涂布装置的线棒先以一第一转速于所述的基材上转动并涂布形成薄膜,于所述的线棒以所述的第一转速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的线棒在与所述的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所述的基材的移动方向反向,所述的涂布装置的线棒再以一第二转速于所述的基材上转动复位,于所述的线棒以第二转速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的线棒在与所述的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所述的基材的移动方向同向,其中,所述的线棒的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的线棒的第一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其以一涂布装置在一基材上涂布形成一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包含:一往复转动步骤,所述的涂布装置的线棒先以一第一转速于所述的基材上转动并涂布形成薄膜,于所述的线棒以所述的第一转速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的线棒在与所述的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所述的基材的移动方向反向,所述的涂布装置的线棒再以一第二转速于所述的基材上转动复位,于所述的线棒以第二转速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的线棒在与所述的基材相接处的切线方向和所述的基材的移动方向同向,其中,所述的线棒的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的线棒的第一转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往复转动步骤中,所述的涂布装置的线棒在转动的同时也进行轴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往复转动步骤中,所述的线棒的轴向移动为简谐运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棒的轴向移动距离为0.5个线距至1个线距。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棒的轴向移动距离为0.5个线距至1个线距。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棒的转动角度不大于3.6度。7.一种涂布装置,其用以进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线棒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装置包含:一基座;一线棒,其跨设于所述的基座;一转动调整模块,其设于所述的基座并连接所述的线棒,以带动所述的线棒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志林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