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756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电子计算机、加热炉、波导管、测试腔、样品杆、真空泵、充气装置;波导管通过定位法兰固定在加热炉上,一端头与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另一端头与测试腔连接;待测样品放置于测试腔内;测试腔及待测样品置于加热炉的有效热区内;加热炉的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加热炉腔为密闭空间,加热炉腔采用空气环境,或结合真空泵实现炉内真空环境,或结合充气装置实现惰性气氛环境;微波信号通过波导管导入,穿过待测样品,然后通过波导管引出,继而进入矢量网络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分析数据最终传输至电子计算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更加高效、快速、节能的高温介电性能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电磁性能测试
,特别地,涉及一种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复介电常数是表征材料电磁性能的一个重要物理参量,它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对材料的应用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天线罩和天线窗,飞行器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这些部件由于气动加热,需要经历高温,表面温度往往达到1000℃以上,材料的介电性能会受温度影响而产生变化,影响电磁波的透过性;在微波处理矿物质,微波烧结陶瓷等方面,需要了解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复介电系数以避免出现热失控或爆炸。为了准确掌握材料的介电性能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化,需要对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电磁性能进行准确测试,为材料研究和器件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不同于常温测试系统,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需要配置加热装置,给被测材料提供高温条件,以模拟实际使用时材料的温度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复杂度。目前绝大部分高温测量系统都采用电阻加热炉为待测物质创造高温环境,待测物料温度达到既定温度后,迅速将物料置于系统中进行测量,此种方式往往需要数小时来加热被测物,耗时耗能。例如,普通的电阻加热炉加热至1000℃通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电子计算机、加热炉、波导管、测试腔、样品杆、真空泵、充气装置;其中,所述波导管通过定位法兰固定在加热炉上,一端头与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另一端头与测试腔连接;待测样品放置于测试腔内;所述测试腔及待测样品置于所述加热炉的有效热区内;所述加热炉的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加热炉腔为密闭空间,所述加热炉腔采用空气环境,或结合真空泵实现炉内真空环境,或结合充气装置实现惰性气氛环境;微波信号通过波导管导入,穿过所述待测样品,然后通过波导管引出,继而进入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分析数据最终传输至所述电子计算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电子计算机、加热炉、波导管、测试腔、样品杆、真空泵、充气装置;其中,所述波导管通过定位法兰固定在加热炉上,一端头与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另一端头与测试腔连接;待测样品放置于测试腔内;所述测试腔及待测样品置于所述加热炉的有效热区内;所述加热炉的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加热炉腔为密闭空间,所述加热炉腔采用空气环境,或结合真空泵实现炉内真空环境,或结合充气装置实现惰性气氛环境;微波信号通过波导管导入,穿过所述待测样品,然后通过波导管引出,继而进入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分析数据最终传输至所述电子计算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的升温速率可调,最高速率达900℃/分钟,炉内额定温度达1600℃,短时保温温度达19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的所述加热炉腔均匀涂布微波发热介质,构成发热体,加热过程不依赖待测样品本身发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材料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宇平尹金伟左开慧夏咏锋姚冬旭梁汉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