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锯供油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720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1:49
一种链锯供油检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出油嘴、流体传感器、报警装置,流体传感器依次包括感应器壳体、导电薄膜、行程垫片、PCB板,感应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储油室、出油口,油泵与流体传感器的进油口相连接,流体传感器的出油口与出油嘴相连接,进油口的管径大于出油口的管径,PCB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PCB板与报警装置电连接,感应器壳体的靠近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处圆滑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油箱的流体传感器的感应器壳体的进油口管径大于出油口的管径,储油室内的润滑油会产生一个往导电薄膜方向的油压,从而发送一个电信号如X信号给报警装置以提醒使用者油箱的流量,避免出现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锯供油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链锯,尤其涉及链锯供油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链锯是一种主要用于伐木的手持式工具,其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汽油链锯,另一种是以电动机为动力的电动链锯,这两种链锯在工作过程中都是通过高速运动的锯链来实现伐木切割的功能。但由于锯链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和支撑锯链的静止的导板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因而会产生一系列使用者不希望看到的机坏或人伤的问题:比如因摩擦产生的高温而烧坏锯链和导板,又比如长期使用后锯链和导板之间因磨损严重从而造成链锯的强度受损或卡死而导致锯链断裂伤到使用者等严重的后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链锯一般都具有锯链润滑油供油系统来给锯链提供润滑油,从而大大减小了锯链与导板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油是消耗品,需要及时添加,然而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忘记往链锯中添加润滑油,或者链锯中的供油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从而无法再为锯链提供润滑油,而现有的链锯中并无对供油系统是否有为锯链供油进行监测报警的功能,从而有可能再次引发上述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供油系统是否有为锯链供油进行监测报警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链锯供油检测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链锯供油检测系统,包括油箱(1)、油泵(3)、出油嘴(8),所述的油箱(1)通过第一油管(2)与油泵(3)相连接,还包括流体传感器(5)、报警装置(6),所述的流体传感器(5)依次包括感应器壳体(51)、导电薄膜(53)、行程垫片(54)、PCB板(55)并通过紧固件(56)紧固,所述的感应器壳体(51)上设置有进油口(511)、储油室(513)、出油口(512),所述的油泵(3)通过第二油管(4)与流体传感器(5)的进油口(511)相连接,所述的流体传感器(5)的出油口(512)通过第三油管(7)与出油嘴(8)相连接,所述的进油口(511)的管径大于出油口(512)的管径,所述的PCB板(5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板(552)、第二电极板(553),所述的PCB板(55)与报警装置(6)电连接,所述感应器壳体(51)的靠近所述进油口(511)和所述出油口(512)处圆滑连接。进一步,所述感应器壳体与导电薄膜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提高密封性能,更加安全。进一步,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易于获取且成本较低。进一步,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排气孔。使得导电薄膜在润滑油的压力下变形更为容易,从而提高监测的灵敏度以及精确度,使用时更加安全。进一步,报警装置还包括蜂鸣器、发光二极管。两者能分别以声音、光的形式提醒使用者,警示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油箱用于储存润滑油并通过第一油管、油泵、第二油管将润滑油输送到流体传感器中,所述流体传感器的感应器壳体的进油口管径大于出油口的管径,储油室内的润滑油会产生一个往导电薄膜方向的油压,从而使导电薄膜变形而连通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则此时PCB板将发送一个电信号如X信号给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接收到Y信号后将对使用者发出警示,从而提醒使用者及时添加润滑油,避免出现危险灵敏度,更加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链锯供油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流体传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流体传感器内无润滑油通过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流体传感器内有润滑油通过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报警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链锯供油检测系统,包括油箱1、油泵3、出油嘴8,所述的油箱1通过第一油管2与油泵3相连接,还包括流体传感器5、报警装置6。所述的流体传感器5依次包括感应器壳体51、导电薄膜53、行程垫片54、PCB板55并通过紧固件56紧固,所述的感应器壳体51上设置有进油口511、储油室513、出油口512,所述的油泵3通过第二油管4与流体传感器5的进油口511相连接,所述的流体传感器5的出油口512通过第三油管7与出油嘴8相连接,所述的进油口511的管径大于出油口512的管径,所述的PCB板5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板552、第二电极板553,所述的PCB板55与报警装置6电连接。所述感应器壳体51的靠近所述进油口511和所述出油口512处圆滑连接,以便于少量润滑油的流通。使用前,先将润滑油加入油箱1中,则工作过程中油泵3将通过第一油管2将油箱1中的润滑油进行抽取并通过第二油管4将润滑油输送到流体传感器5中,并最终通过第三油管7、出油嘴8将润滑油滴到锯链上,当润滑油从流体传感器5的感应器壳体51的进油口511进入感应器壳体51的储油室513时,因感应器壳体51的进油口511管径大于感应器壳体51的出油口512的管径,则润滑油在储油室513内将产生一个向导电薄膜53方向的油压,则导电薄膜53在油压的作用力下将向外扩张变形,并最终分别与PCB板55上的第一电极板552和第二电极板553接触,从而连通第一电极板552和第二电极板553,则此时PCB板55将发送一个电信号如X信号给报警装置6,报警装置6接收到X信号后将不发出警示,表明链锯的供油系统处于正常供油状态;而当油箱1内的润滑油使用完后,或是供油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时,将不会有润滑油通过流体传感器5,则此时流体传感器5的感应器壳体51内的储油室513中并无油压产生,则导电薄膜53始终保持原状而致使PCB板55上的第一电极板552和第二电极板553始终处于断开状态,若经过一段时间如3秒、5秒后第一电极板552和第二电极板553始终未连通即始终未有润滑油经过流体传感器5,则PCB板55将发送另外一个电信号如Y信号给报警装置6,报警装置6接收到Y信号后将会向使用者发出警示,从而提醒使用者及时往油箱1中添加润滑油,有效避免了因忘记添加润滑油而产生的锯链和导板烧坏或锯链断裂而伤到使用者的危险情况,使得在链锯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本专利技术所述感应器壳体51的靠近所述进油口511和所述出油口512处圆滑连接,即使少量润滑油流过,也可以轻松实现导电薄膜53的扩张变形,加强流体传感器5的灵敏度。作为优选,所述的感应器壳体51与导电薄膜5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52。作为优选,所述的紧固件56为螺钉。作为优选,所述的PCB板55上还设置有排气孔551。作为优选,所述的报警装置6还包括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可设置多个,每个发光二极管可选用不同的颜色,以更好地提醒使用者目前的供油状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锯供油检测系统,包括油箱(1)、油泵(3)、出油嘴(8),所述的油箱(1)通过第一油管(2)与油泵(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体传感器(5)、报警装置(6),所述的流体传感器(5)依次包括感应器壳体(51)、导电薄膜(53)、行程垫片(54)、PCB板(55)并通过紧固件(56)紧固,所述的感应器壳体(51)上设置有进油口(511)、储油室(513)、出油口(512),所述的油泵(3)通过第二油管(4)与流体传感器(5)的进油口(511)相连接,所述的流体传感器(5)的出油口(512)通过第三油管(7)与出油嘴(8)相连接,所述的进油口(511)的管径大于出油口(512)的管径,所述的PCB板(5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板(552)、第二电极板(553),所述的PCB板(55)与报警装置(6)电连接,所述感应器壳体(51)的靠近所述进油口(511)和所述出油口(512)处圆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锯供油检测系统,包括油箱(1)、油泵(3)、出油嘴(8),所述的油箱(1)通过第一油管(2)与油泵(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体传感器(5)、报警装置(6),所述的流体传感器(5)依次包括感应器壳体(51)、导电薄膜(53)、行程垫片(54)、PCB板(55)并通过紧固件(56)紧固,所述的感应器壳体(51)上设置有进油口(511)、储油室(513)、出油口(512),所述的油泵(3)通过第二油管(4)与流体传感器(5)的进油口(511)相连接,所述的流体传感器(5)的出油口(512)通过第三油管(7)与出油嘴(8)相连接,所述的进油口(511)的管径大于出油口(512)的管径,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祖根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