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971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箱腔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缠绕有染布两端的绕布辊上分别设可自由收缩膨胀的充气套以及自由开闭的松紧卡头,可示意多种型号纺布的夹持缠绕;同时本装置通过将纺布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转轴上不,保证染布过程中纺布始终保证平整,避免由于布料褶皱而产生染料不均匀的现象,同时将布料通过多个料辊层层印染,保证充分染色;本装置将染色后布料从烘干装置和吸湿装置之间通过,保证染色后布料及时充分上色,保证染色效率。

A Small Textile Fabric Printing and Dye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mall printing and dyeing device for textile fabrics, which comprises a worktable with two symmetrical brackets fixed on the worktable and two bracket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two brackets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installation box. The box cavity of the installation box rotates to connect two first rotating shafts, and both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s are fixed with driving gears.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dicate the clamping and winding of various types of textiles by installing a free shrinking and expanding inflatable sleeve and a free opening and closing elastic clamp head on the winding rollers at both ends of the dyed cloth; at the same time, by fixing the two ends of the textile cloth on two second rotating axles respectively, the device ensures that the textiles are smooth throughout the dyeing process, and avoids dyes due to fabric fol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loth is dyed through multiple rollers to ensure full dyeing. The device passes the dyed cloth between the drying device and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device to ensure timely and full dyeing of the dyed cloth and ensure dye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染装置
,具体为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
技术介绍
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在染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不通型号的布辊在印染过程中很难利用同一印染设备进行染色加工,同时在染色工程中很容易由于纺织布料放置不平整而造成染色不均匀,影响染色质量,同时染色时不容易很快上色,影响染色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箱腔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且两个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安装箱外箱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端和一侧第一转轴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外侧边均设有第二转轴,且两个第二转轴均和安装箱内箱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上均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且两个从动齿轮均和相邻的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架,且向支撑架远离安装箱一侧延伸,两个第二转轴延伸端均固定套接有绕布辊,且两个绕布辊上安装有同一纺布,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染料盒,所述染料盒外盒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上固定套接有料辊,所述纺布中间段部分交错缠绕于各个料辊上,所述转杆上设有通料槽,且通料槽槽壁上设有出料孔,所述染料盒上连通有导管,且导管远离染料盒的一端和水泵相连通,所述导管管壁上连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延伸至通料槽内,所述染料盒侧边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固定于工作台上,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烘干装置,且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吸湿装置。优选的,接近支撑杆一侧绕布辊上设有凹槽,且凹槽内槽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销,所述转动销上固定套接有松紧卡头。优选的,接近染料盒一侧绕布辊上设有环槽,且环槽内设有充气套,所述充气套上安装有充气机,且充气机充气端延伸至充气套内,所述充气套远离充气机的一端设有泄气阀。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加热管和网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烘干槽,且烘干槽内槽壁上设有加热管,且烘干槽开口外沿壁上固定安装有网板。优选的,所述吸湿装置包括吸气机、导气盘和吸气头,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吸湿槽,且吸湿槽内安装有导气盘,所述第二安装板外板壁上固定安装有吸气机,且吸气机吸气端延伸至导气盘盘腔内,所述导气盘盘腔壁上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吸气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缠绕有染布两端的绕布辊上分别设可自由收缩膨胀的充气套以及自由开闭的松紧卡头,可示意多种型号纺布的夹持缠绕;同时本装置通过将纺布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转轴上不,保证染布过程中纺布始终保证平整,避免由于布料褶皱而产生染料不均匀的现象,同时将布料通过多个料辊层层印染,保证充分染色;本装置将染色后布料从烘干装置和吸湿装置之间通过,保证染色后布料及时充分上色,保证染色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染料盒和料辊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支撑架、3支撑杆、4安装箱、5第一电机、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第一转轴、9绕布辊、10充气套、11充气机、12泄气阀、13第二转轴、14纺布、15染料盒、16安装架、17水泵、18导管、19转杆、20料辊、21第二电机、22连接杆、23第一安装板、24第二安装板、25吸气机、26导气盘、27吸气头、28加热管、29网板、30松紧卡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架2,且两个支撑架2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安装箱4,安装箱4内箱腔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8,两个第一转轴8上均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6,且两个主动齿轮6相互啮合,安装箱4外箱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输出端和一侧第一转轴8相连接,两个第一转轴8外侧边均设有第二转轴13,且两个第二转轴13均和安装箱4内箱壁转动连接,两个第二转轴13上均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7,且两个从动齿轮7均和相邻的主动齿轮6相互啮合,两个第二转轴13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架2,且向支撑架2远离安装箱4一侧延伸,两个第二转轴13延伸端均固定套接有绕布辊9,且两个绕布辊9上安装有同一纺布14,接近支撑杆3一侧绕布辊9上设有凹槽,且凹槽内槽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销,转动销上固定套接有松紧卡头30,通过设松紧卡头30,可将纺布14上抽出的布头端卡于松紧卡头30内,使纺布14一端固定于一侧绕布辊9上。接近染料盒15一侧绕布辊9上设有环槽,且环槽内设有充气套10,充气套10上安装有充气机11,充气机11型号为新良盛11512V,且充气机11充气端延伸至充气套10内,充气套10远离充气机11的一端设有泄气阀12,各个型号的纺布14布辊中心间隙不同,通过将纺布14套于绕布辊9上,使充气机11对充气套10充气,可保证各个型号的纺布14起始端都能固定于绕布辊9上。工作台1上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染料盒15,染料盒15外盒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6,且安装架16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17,水泵17型号为钜泰DC-A8,安装架16上转动连接有转杆19,且转杆19上固定套接有料辊20,纺布14中间段部分交错缠绕于各个料辊20上,转杆19上设有通料槽,且通料槽槽壁上设有出料孔,染料盒15上连通有导管18,且导管18远离染料盒15的一端和水泵17相连通,导管18管壁上连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延伸至通料槽内,染料盒15侧边设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固定于工作台1上,支撑杆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1,且第二电机21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且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相平行设置,通过控制第二电机21,可控制两个安装板的倾斜角度,以将染布14置于中间位置为目的,第一安装板23上设有烘干装置,且第二安装板24上设有吸湿装置。烘干装置包括加热管28和网板29,第一安装板23上设有烘干槽,且烘干槽内槽壁上设有加热管28,且烘干槽开口外沿壁上固定安装有网板29,通过设加热管28保证染色后纺布14及时烘干上色,通过设网板29保证加热管28和纺布14的安全距离。吸湿装置包括吸气机25、导气盘26和吸气头27,第二安装板24上设有吸湿槽,且吸湿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架(2),且两个支撑架(2)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安装箱(4),所述安装箱(4)内箱腔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8),两个所述第一转轴(8)上均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6),且两个主动齿轮(6)相互啮合,所述安装箱(4)外箱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输出端和一侧第一转轴(8)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轴(8)外侧边均设有第二转轴(13),且两个第二转轴(13)均和安装箱(4)内箱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3)上均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7),且两个从动齿轮(7)均和相邻的主动齿轮(6)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3)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架(2),且向支撑架(2)远离安装箱(4)一侧延伸,两个第二转轴(13)延伸端均固定套接有绕布辊(9),且两个绕布辊(9)上安装有同一纺布(14),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染料盒(15),所述染料盒(15)外盒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6),且安装架(16)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17),所述安装架(16)上转动连接有转杆(19),且转杆(19)上固定套接有料辊(20),所述纺布(14)中间段部分交错缠绕于各个料辊(20)上,所述转杆(19)上设有通料槽,且通料槽槽壁上设有出料孔,所述染料盒(15)上连通有导管(18),且导管(18)远离染料盒(15)的一端和水泵(17)相连通,所述导管(18)管壁上连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延伸至通料槽内,所述染料盒(15)侧边设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固定于工作台(1)上,所述支撑杆(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1),且第二电机(21)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且第一安装板(23)和第二安装板(24)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23)上设有烘干装置,且第二安装板(24)上设有吸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纺织面料印染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架(2),且两个支撑架(2)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安装箱(4),所述安装箱(4)内箱腔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轴(8),两个所述第一转轴(8)上均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6),且两个主动齿轮(6)相互啮合,所述安装箱(4)外箱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输出端和一侧第一转轴(8)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轴(8)外侧边均设有第二转轴(13),且两个第二转轴(13)均和安装箱(4)内箱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3)上均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7),且两个从动齿轮(7)均和相邻的主动齿轮(6)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3)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架(2),且向支撑架(2)远离安装箱(4)一侧延伸,两个第二转轴(13)延伸端均固定套接有绕布辊(9),且两个绕布辊(9)上安装有同一纺布(14),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染料盒(15),所述染料盒(15)外盒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6),且安装架(16)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17),所述安装架(16)上转动连接有转杆(19),且转杆(19)上固定套接有料辊(20),所述纺布(14)中间段部分交错缠绕于各个料辊(20)上,所述转杆(19)上设有通料槽,且通料槽槽壁上设有出料孔,所述染料盒(15)上连通有导管(18),且导管(18)远离染料盒(15)的一端和水泵(17)相连通,所述导管(18)管壁上连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延伸至通料槽内,所述染料盒(15)侧边设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邓自刚郑珺寇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