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18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进布单元,涂布单元,烘干单元和出布单元,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进布单元包括第一导辊和第一张力测量装置,涂布单元包括第二导辊,烘干单元包括干燥装置、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三导辊;第一导辊连接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导辊连接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导辊连接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结构简单,在弹性织物不变形的情况下实现了刮涂生产阻燃弹性织物。

A Production Equipment for Flame Retardant Elastic Fabric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oduction equipment for flame retardant elastic fabrics, which comprises a cloth feeding unit, a coating unit, a drying unit and a cloth discharging unit arranged in sequenc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fabric to be treated. The cloth feeding unit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roller and a first force measuring device. The coating unit comprises a second guide roller, and the drying unit comprises a drying device, a second tension measuring device and a third guide roller. The first guide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ower device, the second guide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ower device, and the third guide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power device. The first power device, the second power device, the third power device, the first tension measur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tension measuring device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of the flame-retardant elastic fabric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the scraping and coating production of the flame-retardant elastic fabric is realized without deformation of the elastic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
本技术属于阻燃弹性织物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纺织品引起的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一半。因此,提高纺织品的阻燃性能,就成为纺织行业重要的目标。阻燃织物的生产方式可以分为永久性阻燃与织物后整理阻燃两大部分。永久性阻燃织物,是通过对纤维与纺丝时添加阻燃剂进行改质,由于阻燃剂是添加在纤维内部,所以可以形成永久性的阻燃织物。但是这类织物只能使用在人造纤维,不能使用在天然纤维,同时需要大批量生产,投资金额大,回收速度慢。后整理阻燃织物,是通过在后整理加工时(含浸、涂层或贴合的加工方式)添加具阻燃性的阻燃剂,这类的阻燃剂可以分为:有机系阻燃剂,例如溴系,卤素或是非卤素磷酸酯类;氯系无机系阻燃剂,例如氢氧化铝、氧化锑、氢氧化镁和硼酸锌。含卤,含溴的有机类的阻燃剂往往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的烟气并且产生熔滴,造成二次燃烧;部分无机类的阻燃剂,本身就有毒性,可能有致癌的危险。欧洲议会在2000年起已经公布禁用三氧化二锑,五溴二苯醚,八溴联苯醚,十溴联苯醚与卤素阻燃剂。CN1397383A公开了一种弹性织物涂布装置,包括滚筒、平台、刮刀、织物拉动装置和烘干装置等,所述的织物拉动装置包括织物涂布拉动装置和织物烘干拉动装置,织物涂布拉动装置拉动织物从平台和刮刀之间通过进行涂布,织物烘干拉动装置带动织物从烘干装置中通过予以烘干,在织物涂布拉动装置和织物烘干拉动装置之间有一定空间以消除应力和应变。但是,该装置的结构复杂,需另设两个拉动装置,且拉动速度难以调节,并不适用于在织物表面刮涂阻燃涂层从而制备阻燃织物,因为在针织物表面刮涂阻燃剂涂层时,拉动针织物极易造成其变形。因此,采用刮涂的方法生产带有阻燃涂层的针织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所述生产设备结构简单,在机织弹性织物和针织物不变形的情况下实现了刮涂生产阻燃弹性织物。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仅仅是为了区分各个部件。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进布单元,涂布单元,烘干单元和出布单元,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进布单元包括第一导辊和第一张力测量装置,涂布单元包括第二导辊,烘干单元包括干燥装置、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三导辊;第一导辊连接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导辊连接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导辊连接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导辊转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带动第二导辊转动,所述第三动力装置带动第三导辊转动。所述第一张力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待处理织物的张力,所述第二张力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处理后的织物的张力;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测量的张力值,控制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进而调整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第三导辊的运动速度,并最终使得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测量的张力值之差为零,以避免织物在涂布过程中的变形。本技术的改进点不在于控制器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器能够使用本领域现有的控制程序实现对第一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第三动力单元以及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的控制。本技术提供的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利用主动转动的导辊(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是滚筒等从动转动件,利用卷取机提供运动的动力)、张力测量装置和控制器调整织物,尤其是针织物或弹性织物在涂布时的张力,使其为零,从而避免了针织物或弹性织物在涂布时的变形,达到了优异的涂布效果。所述设备优其适用于阻燃针织物或弹性织物的制备。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独立地包括电机。如电机可同时控制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第三导辊的转动,则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可为相同的装置。所述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独立地包括张力感应器。所述进布单元还包括织物支撑平台,第一导辊、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织物支撑平台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涂布单元还包括涂料供给装置和涂布装置,涂料供给装置、涂布装置和第二导辊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涂料供给装置包括发泡机,所述发泡机将添加有阻燃剂的流动性物质进行发泡,控制一定的发泡倍率,得到的发泡料用作织物的阻燃涂料;所述涂布装置包括螺旋刮刀。所述发泡机将待涂布涂料挤出至待处理织物表面,刮刀将其涂布均匀。所述干燥装置、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三导辊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烘箱。所述烘干单元还包括压辊,所述压辊设置于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三导辊之间。所述压辊用于将干燥后的织物进行挤压,以增强其强度。所述出布单元包括卷取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在刮涂生产阻燃针织物的过程中能够保证针织物不变形;本技术提供的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节约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1,针织物;2,第一导辊;3,织物支撑平台;4,螺旋刮刀;5,第二导辊;6,烘箱;7,第三导辊;8,卷取机;9,涂料供给装置;10,第一张力感应器;11,第二张力感应器;12,压辊;13,泡沫状阻燃涂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进布单元,涂布单元,烘干单元和出布单元;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器、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所述控制器、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在图1中未画出;进布单元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导辊2、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织物支撑平台3;涂布单元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涂料供给装置9、涂布装置和第二导辊5;烘干单元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依次设置干燥装置、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三导辊7,所述烘干单元还包括压辊12,所述压辊12设置于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三导辊7之间;第一导辊2连接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导辊5连接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导辊7连接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导辊2转动,第二动力装置带动第二导辊5转动,第三动力装置带动第三导辊7转动;第一张力测量装置测量待处理织物的张力,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处理后的织物的张力;控制器根据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测量的张力值,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进而调整第一导辊2、第二导辊5和第三导辊7的运动速度,并最终使得第一测量装置和第二测量装置测量的张力值之差为零,避免了织物在涂布过程中的变形。出布单元包括卷取机8;所述控制器可为计算机;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独立地包括电机;所述第一张力测量装置为第一张力感应器10,第二张力测量装置为第二张力感应器11;所述涂料供给装置9包括发泡机,所述涂布装置包括螺旋刮刀4;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烘箱6。利用上述设备制备阻燃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进布单元,涂布单元,烘干单元和出布单元,其特征在于,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进布单元包括第一导辊和第一张力测量装置,涂布单元包括第二导辊,烘干单元包括干燥装置、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三导辊;第一导辊连接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导辊连接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导辊连接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进布单元,涂布单元,烘干单元和出布单元,其特征在于,沿待处理织物行进方向,进布单元包括第一导辊和第一张力测量装置,涂布单元包括第二导辊,烘干单元包括干燥装置、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三导辊;第一导辊连接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导辊连接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导辊连接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独立地包括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测量装置和第二张力测量装置独立地包括张力感应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弹性织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布单元还包括织物支撑平台,第一导辊、第一张力测量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昭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保扬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